多情乃佛心,好人得善果——你身边的人也许是你的救命恩人

多情乃佛心,好人得善果——你身边的人也许是你的救命恩人

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恢复国力,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发展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归乡务农。人民安居乐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话说,有兄弟二人,父母早亡,家里有几十亩薄地和两头牛。老大已婚,老二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在嫂嫂的鼓动下,大哥与弟弟分家了。

大哥说他家人多,拖累大,就要了一头壮实的牛。老二独身一人,一人吃了一家子饱,哥哥就分给弟弟一头体弱多病的瘦老牛。

哥哥的牛身体强壮,干活利索,到了农忙季节,省时省力。老二的瘦老牛干不了活,他一边照顾老牛,一边忙着种地,老牛也很懂人性,常常眼角落泪。

老二一边抚摸老牛,一边和老牛说话,安慰老牛不要难过,只要有他一口饭吃,就有老牛一口料吃。老牛就扭过头来,在他身上蹭蹭,好似听懂他说的话一样。

本地的富裕户梁财主,家境富足,有良田百亩,一群牛。他看到老二有一头瘦老牛,干不了活儿,庄稼长得差。他想把老二的土地收拢过来,让老二给他放牛,他给老二种地。

梁财主找到老二说明来意,老二不答应,他怕放那么多牛,自己照顾不好老牛了。

老财主保证,老二和他合作,日子一定比他一人过得好。

多情乃佛心,好人得善果——你身边的人也许是你的救命恩人

老二经不住梁财主的说和,最终答应和梁财主合作。老二只管放牛,农忙了就让牛犁地干活,农闲了,他就把牛赶到山上吃草。

那头老牛,他就一直悉心地照顾着。

梁财主主张把老牛杀了,老二就是不肯,只要老牛有一口气,他就要照顾它一辈子。

这样的合作方式,梁财主一举两得,既有了放牛娃,又增加了几十亩地,一年下来,除了给老二一些口粮外,其他全部归为己有。

老二也觉得合算,他自己能在梁财主家吃个现成饭,年底还有些余粮。

后来,梁财主得病了,他想吃牛肉,他舍不得杀他自己家的胖牛。他想把他家的一头小牛与老二那头老牛兑换过来。老二知道他想杀老牛,死活不肯换。

梁财主病的越来越严重,他是个守财奴,家里的肉牛他就是舍不得杀的。

有一次,老二正在山上放牛,突然,雷声大作,下起暴雨。老二赶着牛往回走,老牛实在走不动了,一脚踩空,掉到悬崖下面。

多情乃佛心,好人得善果——你身边的人也许是你的救命恩人

老二把梁财主家的牛赶回去,又返回悬崖下,找到了老牛的尸体,老牛摔得粉身碎骨。老二就一块儿一块儿地把牛骨头捡起来,准备找个地方埋了老牛。

他一摸,老牛的肝脏有一个圆形的硬块,他拨开肝脏一看,是一个黄黄的硬石头。啊!这不是人们常说的“牛黄”么?老二明白,这是块儿宝贝啊!

老财主病了很长时间了 ,他多么渴望吃一口牛肉哇。

老二手里拿着“牛黄”,他听说,牛黄能治百病。于是,他来到梁财主跟前说:“王大爷,我的老牛死了,我把它埋了。他的肉我不能让你吃,可老牛身上长着一块儿牛黄,我拿来给你治病吧。”

梁财主感动得流下泪来。果然,梁财主用牛黄配药后,病情慢慢好起来。

有一天,老二准备出山放牛,梁财主把他叫到跟前说,老二,我已经观察你多年了,你是个很有仁义之心的人,我已经征求了我女儿的意见,以后,你也别放牛了,就做我的姑爷吧。

老二激动地来不及多想,赶忙跪下给丈人磕头认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