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流的醫療衛生強區,青白江在行動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指出,要健全醫療服務支撐體系,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全面強化公共衛生管理,建設一流的醫療衛生強區。

建設一流的醫療衛生強區,青白江在行動

行動

我區首批“華西婦兒聯盟醫生”上線

“小兒病情發展快、複雜,之前遇到棘手問題我們不得不捨近求遠,將娃娃送到成都大醫院醫治。現在我區就有了能達到華西第二醫院標準的醫生,今後,娃娃生病再也不用發愁了。”近日,一則消息讓家住紅陽街道的羅女士高興不已。

今年6月14日,在華西婦兒聯盟青白江區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我區11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認證為首批華西婦兒聯盟青白江區聯盟醫院。“華西婦兒聯盟” ,按照華西第二醫院規範化培訓醫生的“華西標準”,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進行培訓,達到要求水平的,授予“華西婦兒聯盟”聯盟醫生標識。近日,我區就有4名醫生通過考核獲得聯盟醫生認證,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雷越華就是其中之一。

雷醫生表示,針對兒科常見發燒、腹瀉、嘔吐、咳嗽、皮疹等常見症狀,聯盟醫生和聯盟醫院均使用華西婦兒聯盟統一的診療路徑,從而實現兒科小病在家門口診療,急重症患者綠色轉診,讓孩子和家長都能更輕鬆地應對兒科常見病。雷醫生說:“通過華西婦兒聯盟統一的轉診標準,一旦患兒症狀超出聯盟轉診紅線,立即通過聯盟轉診通道轉診至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門診。通過聯盟轉診的患兒,還享受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多科會診、入院等方便、貼心的院內服務。”

“硬件提升工程”百姓就醫添福音

火熱八月,在人和鄉車站村1組,人和鄉衛生院遷建項目的施工現場,頭戴完全帽的施工人員正在工地上忙活,混凝土澆築、磚砌牆壁……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座新的衛生院正在拔地而起。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0%,預計年底完工。

“城區太遠了,有啥頭疼腦熱的,我們都習慣到衛生院看病。”對於修建在家門口的衛生院,家住人和鄉和苑小區的黃大爺特別高興,每天都要過來看看工程進度,“以後看病就更方便了!”

“人和鄉衛生院年收治門診病人約1.3萬餘人次,並呈逐年增長趨勢。在人滿為患時只有在病房裡或走廊上臨時增設床位以解燃眉之急。”說起遷建的原因,人和鄉衛生院院長曹毅坦言,“衛生院前面是人和鄉唯一交通要道,後方是地質滑坡地帶,左右均是緊密鄰街住戶或商鋪,要想提升,遷建是唯一途徑。”

據瞭解,人和鄉衛生院修建於2007年,20張病床、3間門診室、醫療業務用房1100 m2,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新的衛生院啟用後,病床數達50張,門診室達6間,醫療業務用房2712.39m2,大大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除了人和鄉衛生院遷建項目,祥福鎮公立中心衛生院新建項目、紅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項目、龍王鎮衛生院改建項目以及70個村衛生室的“提檔升級”等“十三五”期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提升工程也正按照計劃有序進行,這一系列項目的建成投運將極大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舉措

下一步,區衛計局將統籌做好衛計重點工作,打造“醫療新高地”:

一是全面深化合作辦醫。深化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合作力度,積極與合作辦醫單位加強溝通聯繫,促進項目加快落地建成,到2018年底完成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青白江醫院(過渡期)建成投運,有效提升我區醫療服務高端化、國際化,逐步塑造品牌區域醫療中心。

二是全面提升醫療機構等級。全力推進區婦幼保健院創建三級乙等專科醫院,做好區人民醫院創“三甲”、區疾控中心創“三乙”相關準備工作。全力創建區中醫醫院老年病科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區人民醫院皮膚科、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市級重點專科等,全力構建以三甲綜合醫院為主導、高檔專科醫院為特色、鄉鎮衛生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保障的醫療支撐體系。

三是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合理調整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佈局,著力推進“十三五”基層醫療機構硬件提升工程項目,改善就醫環境,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設施設備配置。完善和優化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積極創建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國優質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家級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

四是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提升公共衛生管理水平。做好三級乙等疾控中心創建準備,持續鞏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省級結核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和血吸蟲消除達標成果。強化公共衛生管理,積極創建國家艾滋病綜合防控示範區、2個國家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鄉鎮,建設20個健康細胞工程,確保高水平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