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傳說:《桃花庵》的故事 鶴山區張家溝村版本

傳統戲劇《桃花庵》和電影《桃花庵》的故事發生在蘇州,故事講的是桃花庵裡的尼姑陳妙善與富家子弟張才之間的愛情故事。

鶴山區姬家山鄉張家溝村版本《桃花庵》故事

鶴壁傳說:《桃花庵》的故事 鶴山區張家溝村版本

傳說明代初期,桃花庵裡住著師徒老少兩位尼姑,某年的農曆二月初十這天,老尼姑帶著弟子陳妙善來到距桃花庵幾里外的張家溝村葦泉山靜居寺趕廟會,與書生張才不期而遇。二人相識,互傾才貌,墜入愛河,私定終身。此後,陳妙善瞞著師父和張才來到了桃花庵,兩人互訴衷腸,很快墜入愛河。此時的張才正準備進京趕考,遇到妙善後,將趕考一事拋到了九霄雲外。為了長相廝守,兩人商議,張才喬裝成尼姑在桃花庵住了下來,兩人如膠似漆並偷嚐了禁果。

不料,數日後張才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在了桃花庵。妙善悲痛欲絕,把張才偷偷埋在了桃花庵的香火池下面。

張才死後,妙善卻懷有身孕,八個月後生下了她與張才的兒子。尼姑生子被視為大逆不道,妙善找到附近老望巖村的王桑氏,暗託王桑氏為嬰兒尋找一好人家撫養。並送藍衫為記。王桑氏遂將孩子賣給了在縣衙做官的施大人。施大人老來無子,將孩子視如珍寶,並給孩子取名施寶玉。

鶴壁傳說:《桃花庵》的故事 鶴山區張家溝村版本

轉眼,施寶玉15歲了。一天,施寶玉路過張才生前的家,張才的妻子竇夫人偶然發現,眼前的施寶玉與失蹤多年的丈夫很像,便將施寶玉引進家門並認為義子,還把張才當年的一件藍衫送給了他,說還有一件藍衫當年張才進京趕考時穿走了。提起失蹤多年的丈夫,竇夫人十分悲傷,施寶玉對此深表同情,表示今後要像親兒子一樣照顧竇夫人。

這年,住在老望巖村的王桑氏已經70歲了,家中遭災,無柴米度日,於是她想起了當年留下的那件藍衫,據說可以兌換二兩銀子,就取出藍衫找人出售,不料卻恰巧被竇夫人看到,竇夫人拿起藍衫仔細端詳後大吃一驚,這件藍衫正是當年張才的衣裳。於是,她用兩倍的價錢買下藍衫,然後不動聲色盤問藍衫的來歷,王桑氏於是向竇夫人道出了實情。

鶴壁傳說:《桃花庵》的故事 鶴山區張家溝村版本

竇夫人來到桃花庵找到妙善,質問她與張才當年的事。妙善見有王桑氏在場,只好承認了當年她與張才的私情。竇夫人斥責妙善身為出家之人卻行苟且之事,妙善則哭訴張才對自己隱瞞了已有家室的實情。兩個女人一陣痛哭之後,都理解了對方的苦衷。最終,竇夫人和妙善這兩個苦命的女人結成了姐妹。

竇夫人與妙善一起找到施大人,說明真相併要認領兒子。施大人和老伴得知寶貝兒子要被其孃親認走,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施大人找到官府中人從中調解,最後與竇夫人達成了“一門兩不絕”的協議,約定竇夫人作為張才的妻子為施寶玉娶一妻,施大人作為養父為施寶玉再娶一妻,婚後,施寶玉在兩家各住半月,在張家所生之子姓張,在施家所生之子姓施。

鶴壁傳說:《桃花庵》的故事 鶴山區張家溝村版本

如此,張、施兩家爭子風波得以平息,而桃花庵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位於張家溝村葦泉山的靜居寺,始建於唐代,是彰德府黎陽縣天寧寺的下院。靜居寺建寺以來“高僧輩出”,至今寺院依然香火旺盛、鐘聲不絕,長年有來自各方的僧人在這裡參禪誦經,靜居寺每年二月初十的傳統廟會人山人海、異常熱鬧。

靜居寺周圍曾有三座尼姑庵,分別為桃花庵、杏花庵和梨花庵。三座庵與靜居寺相距都在一兩公里,都毀於上世紀60年代的破“四舊”風潮中,如今僅存部分牆基和房屋的柱頂石。

據村民介紹,陳妙善原是山城區鹿樓鄉某村人,張才、王尚氏、施大人和竇夫人,則分別是現在的姬家山鄉張家溝村、老望巖村、施家溝村與鶴壁集鄉竇馬莊村人。 桃花庵、杏花庵和梨花庵均屬靜居寺管轄,被當地人稱為“一寺管三庵”。桃花庵的故事由於被後人編成了戲文,因此知曉的人更多。村民說,儘管戲文裡把桃花庵故事的發生地改成了蘇州,把施大人改成了蘇大人,王尚氏成了王桑思,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並始終恪守著傳統的是非觀念,這一帶至今無人演唱《桃花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