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沒有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很多人都說秦始皇當了皇帝后十分滿意,想一直活下去和日月同輝,萬年不朽結果就到處尋找仙藥,找了很多江湖術士採藥煉丹,煉丹的主要配料就是鉛屬於重金屬,長期服用一定會中毒死亡,結果沒有長生倒是先成仙了。秦始皇死的很突然沒有交代後事,沒有選好繼承人,導致了秦二世登基後天下大亂,六國殘餘的貴族勢力開始蠢蠢欲動有了復國的想法。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公元前207年,六國貴族在楚懷王的倡導下一致通過,誰先攻入關中滅了大秦,誰就為天下的共主,所有的諸侯國都會擁他為王。這個是楚懷王當時設置的一個陷阱,因為項羽雖然立了楚懷王為王,但是楚國的大權掌握在項氏叔侄的手中,懷王只是一個傀儡罷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牽制項羽不讓他一支獨大,同樣在楚懷王手下的劉邦也成為了項羽的競爭對手。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還是劉邦以招降為手段首先進入了關中,而靠攻城殺戮的項羽卻被遠遠的拋在了後面。公元前206年劉邦進入了咸陽城接受了子嬰的投降,本來劉邦想直接在關中稱王,不過他的謀士張良提醒了他,告訴劉邦他的義兄項羽是一定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一定會來興師問罪。所以劉邦封存了秦國的金庫和宮殿,乖乖的屯兵霸上等待項羽的到來。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項羽聽說劉邦先進入了關中已經接受了子嬰的投降,惱羞成怒帶領大軍要來興師問罪。手下的謀士范增提議在鴻門擺設酒宴請劉邦過來飲宴給劉邦慶功,宴席上把劉邦殺死解決掉項羽的競爭對手。項羽照做了,宴請劉邦於鴻門,劉邦知道去赴宴會有很大的危險,但是軍事實力不一定有項羽的項家軍強。劉邦本身的兵力不如項羽後來招降了很多秦國的士兵,兵力數量要比項家軍多,但是質量就沒有那麼高了,真要打起來真的不是對手,而且項羽本身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所以劉邦只有硬著頭皮前去赴宴,以便尋找逃生的機會。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鴻門宴上項莊接受范增的命令以舞劍為名來刺殺劉邦,還好劉邦早有準備,自己手下的大將樊噲擋下了樊噲的攻擊化解了刺殺的危機。當然范增還在賬外埋伏了刀斧手就等項羽在席間摔杯為號,進賬斬殺劉邦。結果項羽遲遲不摔杯,把范增氣的暴跳如雷,揚言項羽日後必定被劉邦所滅,不知是氣話還是范增有先見之明,後來項羽真的被劉邦所滅。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其實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是不想殺劉邦而是自己的實力不足,殺一個劉邦固然容易,但是殺了劉邦後的善後問題確實難以解決,劉邦這個時候已經不在是一個小軍閥了,推到了大秦後,各路的諸侯國都有分一杯羹的權利,而劉邦是第一個進關的人,就算劉邦不敢做天下的共主,但是也不是項羽能說殺就殺的。因為殺了劉邦其他的諸侯國都會害怕,害怕到了極點就會反抗,反抗打不過後就會抱團反抗。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所以項羽並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如果他殺了劉邦自己也會成為其他諸侯國的敵人,會被群起而攻之,這樣就中了楚懷王的奸計同時除掉了劉邦和項羽兩個強大的對手,而楚懷王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項羽在宴席上考慮了很多最後決定不殺劉邦,並把這次想刺殺劉邦的刺客交給了劉邦。項羽滅掉秦國後沒有選擇稱帝而是把統一的秦國分解了回到了統一六國之前的割據局面,自己回到楚國後將傀儡楚懷王廢除了,自己當上了西楚霸王。對於一個楚國的貴族能走到王位上已經是一個飛躍了,所以項羽很滿意,劉邦由一個市井混混成為了關中王也是比較滿意的。所以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項羽是做過多方面的考慮的,而不是向范增說的項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

鴻門宴上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 而是項羽實力不足根本不能動手

當然後來劉邦做的燒燬棧道的舉動麻痺了項羽,導致了最後楚漢之爭,但是如果項羽不那麼剛愎自用,不在烏江自刎,而是選擇會江東休養生息再戰,最後鹿死誰手也不得為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