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今日立秋,然鵝~

高溫的天氣依舊得持續一個月呢

因此

立秋之後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我們該怎麼去養生呢

不懂也沒關係

U匠今天特意整理了一些養生小知識

一起來看看吧!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飲食篇——少辛增酸

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是秋天飲食之要。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

鱉肉、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橄欖等。當然,這只是對正常人及血虛、陰虛體質的人而言。

要“少辛增酸”。少吃辛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生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在秋天一定

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

楊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要吃些溫食

初秋時節,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

補中氣的功能。

運動篇——注意收斂

在秋天“養收”的時候,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

秋天宜練減肥功

儘管一年四季皆可減肥,但還是以秋天減肥效果最好。秋天,脂肪細胞開始逐漸積聚,以防止熱量擴散,如果這時不加以抑制,人體

就開始趨於肥胖,這時也正是我們減肥的最好時節。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秋天宜登高爬上

秋高氣爽,山巔之間披紅掛綠,景色十分宜人。與親朋為伴,登山暢遊,既有雅趣,又可健身。朝朝夕夕、月月年年的登樓梯,正是

防止衰老的一種重要的運動方式。

秋天宜練健鼻功

健鼻功方法是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在有熱感時,用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

15至20次(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釐米,當鼻唇溝中)。每天搓鼻3至4次,可大大加強鼻的耐寒能力,亦能治療傷風、鼻塞不通。

“立秋早晚涼”,一日中溫差較大,深秋才是典型的秋涼時節,若到了晚秋,則秋霜降臨,氣候已經轉冷。因此,要注意對下列疾病的預防首先

是做好防蚊、滅蚊,預防蚊叮所致的傳染病。

所謂“早立秋冷颼颼”、“秋前秋後一場雨”。立秋首先帶來天氣變化,天氣將由熱轉涼,日夜溼差逐漸加大。此時,要注意適時添加衣被,尤其是

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此外,還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立秋常見養生食材

銀耳

銀耳以其色白如銀,形如人耳故名,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銀耳一般製成幹品,以乾燥、白色微黃、朵大體輕、有光澤、膠質厚者為佳品。

銀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恢復疲勞等功效。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藥用特點。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紅豆

紅豆具有很高的藥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紅豆藥用可以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病。秋天吃紅豆

可以養生,這是因為,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通常較高,空氣溼度也較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進補需先調理脾胃,調理脾胃須

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而紅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及時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同時紅小豆還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可以

為秋冬進補奠定基礎。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糙米

我們平常吃的雪白柔軟的米飯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部分得到的產品。大米雖然潔白細膩,但你也許不知道,經過精加工

的大米,在碾制過程中胚芽以及穀子釉部分和穀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營養更加全面,維生素保留較多。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含有鈴蘭甙、鈴蘭苦甙、糖類、黏液質、維生素A類物質,能改善心肌缺血的異常心電圖,可使心脈加強。中醫認為

玉竹性平、味甘,功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用於肺陰不足,燥熱咳速,乾咳少痰;胃陰不足,舌幹口渴;亦用於糖尿病的消谷善飢,冠心病心悸胸悶等。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胡蘿蔔

胡蘿蔔既能補脾健胃,又能養肝明目。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胡蘿蔔最好與肉燉著吃。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立秋養生注意事項

1、 防暑降溫要繼續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一、雖然夏天的炎熱已經過去了,但是解暑一類的食物還不能一下子就直接從餐桌上去掉。正常情況下,解暑類的食物能夠補充人體內所需的水分以及

減少人體汗液的流出。所以和一些綠豆湯和薄荷粥之類的是很有幫助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應該多吃一些,它們既可以補充人體流失的營養。

二、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

西瓜、梨、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飲食營養更加強。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

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2、還須防治“空調病”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

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一、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宜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溼。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

二、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三、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易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3、食品、衣物防黴變

立秋之時降雨增加溼度大,天氣悶熱,食品、衣物很易發生黴變。一般來說,如果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而相對溼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產生黴變。

食用黴變的食物後會發生胃腸疾病,如腹瀉、嘔吐、腸炎和痢疾等。

「今日立秋」這些你不得不知的秋季養生小知識!

易黴變的食物有:麵包、蛋糕、熟肉、魚蝦、奶、雞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類等。衣物、床單、被褥發生黴變,同樣會導致皮膚過敏。

一、封閉式包裝的熟肉打開後,一天內應吃完,如果時間較長,在沒有確認變質的情況下要充分加熱後才可食用。牛奶變質一定不能喝。黴變

的大米、麵包、蛋糕一定不要吃。

二、經過清洗的水果更易發生漬爛,所以應現吃現洗。如果局部發生黴變,可以將黴變的部分削掉後,再往周圍擴大去除一釐米,其他部分可以食用。

如果一半黴變,就應丟掉。

三、衣物洗後最好晾在陽臺上,陽光照射、通風可防黴變。冬天衣褥也應每月拿出通風日曬,防止發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