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塌的长城

曾有人问过,如果明朝的长城不倒,是否大明王朝就不会倒下?当然,这里说的长城并不是秦朝修筑,明朝重修的万里长城。而是明朝的隐形长城,他就是袁崇焕。为什么说他是明朝的长城呢?

倒塌的长城

长城

袁崇焕三十多岁才中进士,被分配到福建邵武当知县。但袁崇焕从小喜欢研读兵书,在福建邵武任上的时候,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到退伍老兵时,袁崇焕与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情况比较了解。后来袁崇焕通过自荐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从此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自从他镇守宁远之后,袁崇焕取得了硕大的战功。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带领大军西渡辽河,意欲进攻宁远城。袁崇焕得知后,一面坚壁清野,一面盘查奸细,认真备战。待得努尔哈赤兵临城下,备战的西洋火炮毫不留情的轰向后金军,之前所向披靡的后金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努尔哈赤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大小经历数十战,无一落败。而如今却败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上,心下愤懑不已,再加上努尔哈赤在攻城中也受了伤,退兵后不久便死去。

倒塌的长城

努尔哈赤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率兵围攻锦州,意图打开通往大明都城北京的闸门。锦州赵率教与纪用一方面闭城坚守,一方面派遣使者议和,意图拖延时间以待援军。赵率教与纪用等的是哪里的援军呢?两人等的正是袁崇焕的宁远的尖兵利炮。但袁崇焕看穿了皇太极的意图,担心皇太极会分兵进攻宁远。所以袁崇焕并不打算在宁远调兵。袁崇焕命山海关的满桂移驻前屯,三屯孙祖寿移往山海关,宣府黑云龙移往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到关城,又调动昌平、天津、保定的部队奔赴上关;传檄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守将整备好兵马听候调遣。

就在袁崇焕准备好的时候,皇太极果然分兵围攻宁远。准备充足的锦州和宁远利用尖兵利炮挡住了皇太极的围攻,虽然明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清兵从宁远撤退后增加锦州的攻势,但仍旧无法攻克,而且伤亡惨重,终于清兵撤退。

取得了两次如此大型的胜利后按理说袁崇焕应该加官进爵,但是由于袁崇焕是孙承宗提携起来的。而孙承宗是东林党人,自然袁崇焕也被归为东林党人。当时朝廷真正掌权的是魏忠贤,而东林党人是魏忠贤的死对头。所以袁崇焕取得如此大的战功,却只官升一级,袁崇焕当下愤而辞官。

倒塌的长城

宁远古城

等到明熹宗驾崩,崇祯帝即位后,才将袁崇焕召回。袁崇焕担心自己去边关时会招人陷害,毕竟自己以前的上司孙承宗正是遭人陷害。袁崇焕将自己的担心告诉崇祯,崇祯将自己的尚方宝剑赐予他。同时,袁崇焕告诉崇祯,防守是正规的策略,攻战是变通的策略,和议是辅助策略。希望崇祯以后不要听进小人谗言,误会自己的意图。

崇祯二年,清军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忙率兵奔袭千里护卫京师。袁崇焕驻军城外,与清军鏖战,互有胜负。清军久战不下,随即撤退,但遭到明军追击,死伤惨重。同时袁崇焕率领火枪队袭击清军大营,清军大败而归。

谁知清军撤退后,袁崇焕却被清算。朝中大臣认为是袁崇焕引清军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清军有勾结。这时清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最后袁崇焕被崇祯下狱凌迟处死。

倒塌的长城

袁崇焕

有一些人觉得袁崇焕死得罪有应得,那是什么罪呢?首先是袁崇焕一直不想跟清军对战,而是坚持采用议和的方式对待清军。

其实袁崇焕采用议和也是一种无奈,当时天灾不断,导致朝廷赋税不足,府库极度缺钱,没有钱粮怎么养兵。袁崇焕只能采用一种缓和的方式让朝廷能够缓过气来,结果就变成了审批他的罪过。

其次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这个不得说是袁崇焕的私心在里面。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已是大错,而崇祯又杀袁崇焕更是错上加错。仅有的几个人才就这般死于非命,徒然让亲者痛,仇者快。

倒塌的长城

袁崇焕雕像

袁崇焕不负君王不负社稷,负袍泽不负本心,虽有瑕疵,但终究是瑕不掩瑜,汉家好汉,铁血忠魂!有这等忠魂保家卫国,明朝或许能够力挽狂澜,可惜崇祯将大好江山葬送己手,亲自埋葬了大明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