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一當領導,性格就立馬變了?

用戶65996267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正在創業中,我善於不將就的看問題

在心理學上來說,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很多人一當領導,你會發現在態度、口氣、眼神、表現上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種表現是正常的,也是無可厚非。

我們在各種場合你常常會發現有那麼一種人,就是看起來天生就是領導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搶盡風頭,並且主動承擔起領導的角色,這種人剛開始在內心其實就已經把自己放在領導的崗位,所以,當他們當上領導以後,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這種人畢竟屬於少數。

那麼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平常習慣了當好人,習慣了和和氣氣,習慣了稱兄道弟,哪一天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出現的機遇當上了領導,而為了更好的實施管理,我們必須要改變,為什麼必須要改變?

因為責任使然

原來的同事大部分是平級關係,不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誰對誰沒有太多的責任和義務,只要管理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就好,當上了領導以後,作為管理崗位上的工作主要是管人,讓手下的人工作能夠按照要求完成,基於這個情況,作為管理者的責任不再是隻有自己,而是整個團隊和團隊裡的每一個人,要對每一個人負責,要針對每一個人的問題去管理,這個時候必然會觸碰到一些人原有的問題,這個是不得不面對的情況!

因為公平使然

原來的平級關係,大家相安無事,很多時候不會分太多你我。但是成為管理者以後,很重要的一個職責是需要保證團隊內的公平公正,因為只有公平公正的團隊才會有真正的戰鬥力,如果因為原有的關係就偏向某個人,這種管理行為是拙劣的,而且很容易引起眾怒。所以當上管理者,需要的是站在大局上去看問題,去平衡矛盾,去分清權責,所以要公平,必然會讓一些人感覺對他的態度跟原來不一樣了。

因為制度使然

一個組織的管理,在制度和要求上是嚴謹的,沒有嚴肅的管理和考核辦法,一個組織很難發展和存在,當一個平常是制度的執行者,需要轉變成為制度的督促者甚至制定者的時候,必然會侵害到原來一些同事或人員的利益,這個時候往往會發現一些新的矛盾!

所以,一個人在一個組織中因為職務的改變,在性格和行為上跟原來不同是很正常的,除非他不希望好好當好這個領導,作為他的朋友更應該支持和配合他,這樣他的未來一定也能夠帶動你的未來!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關注我,給我指導、鼓勵和批評吧,我等你來懟!


不將就的張小果


小陳最近被公司提升為A組客戶經理,剛任職沒幾天,性格立馬就不同了,平時大家和和氣氣的在茶水間聊天,喝著咖啡,現在小陳每天都端著個水杯在辦公室裡面喝了。現在好多同事都覺得小陳昇職了,官大了,就不和他們玩了。難道是小陳變了嗎?

其實不難想象,平時大家職位相同,有著共同的話題,大家都聚在一起,不是說著公司的八卦事非,就是討論了下班去那裡玩。現在小陳無端被空升成客戶經理,他是為什麼不再和公司同事多聊天,反而在辦公室裡,從三點可以對小陳的行為進行分析:


【1】 所處的位置不同,關係也不同

人所處的位置不同,大家的想法都不同,平時可能是要好的同事,但往往升職,那麼就意味的他們的關係從平等的關係變成從屬的關係,這個是比較考驗同事關係的。有的人處理得好,就給同事的感覺比較舒服,但是有些人處理得不好,就給人一種

新官上任,便難以相處的感覺。


【2】 職位不同,想法不同

每個人處在職位,都各司其職,都有著在本職工作和工作崗位賦予的工作職能,所以每個人處在不同的職位,都有不同的想法,小陳提升成A組的客戶經理,那麼他從一個被帶領的人成為一個帶團隊的領導,那麼他的想法不改變的話很難服眾,因為你沒有和其他人不同,那麼你就體現不出價值,那麼公司提拔你也就沒有必要了。


【3】 升職後處理方式不對,同事變成敵對

很多人都有新官新任三把火的做態,以給同事一個下馬威,就算平時暗地裡關係不錯,經常下班後相聚一起,但是往往升職了,最想消除的就是和同事的所謂親密關係,甚至乎以前一起討論的八卦,升職後所想的就是以前的往事都不要再提起,因為沒升職前的言論和行為同事都看在眼裡。升職後想避開這些同事,所以就給同事一種新官上任的態度。


所以職場的每個位置都有他的功能和作用,往往在同一個位置是看不見問題點,或者根本不知道上一層樓會是怎麼樣?一旦上升到某個位置,處理不得,就會被人垢病,所以正確處理同事間的關係也很重要。

所以職場中的你升職了後會怎麼處理呢?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很多人一當領導,性格就立馬變了!是的,變了,必須變!因為:


一、當了領導責任大了。作為一單位領導,就是單位的重要代表,單位上員工工作生活都要去關心,單位事務,單位事件,必須找他。

二、當了領導時間少了。因為大小事情,都要他們去處理。


三、當了領導圈子不一樣了。領導要有領導樣子,不再可能和普通百姓打成一片。他有重新的交際圈子。必須在新圈子紮根,那是層次。

四、當領導了氣質品味不一樣了。全局意識,舉手投足間,顧忌多了,刻意的裝。


五、當領導了就不直爽了。因為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關係要處理好,心裡必須要有小九九。

六、當領導了苦惱也多了。對上,對下,方案策略,頭髮都急掉了!


七、當領導了最重要的地位高了。

還有……

就想到那麼多。所以當了領導性格改變是一定的,環境改變人嘛。幸好,我不是領導!哈哈哈……


槓子15匯智教育


這個問題提的好。作為資深HR,身邊有許多“人一闊臉就變”的領導。換個思維想一想,有時候還真的不怪他們。為什麼呢?有句諺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又有一句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還有一句更形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不是性格變了,而是性格的表現形式變了,這是由職位、環境和責權所決定的。

我先舉一個標準插件式的案例吧,你先代入一下,腦補一下畫面,再感受一下心態。

你在一個部門裡,有十個同事,大家平時路邊攤擼串,稱兄道弟。突然有一天,你被提拔為部門經理。從硬件上來講,你的身份、職責、權力和角色都變了。

你給九個兄弟分配任務,有些兄弟還摟著你的肩膀,喝著扎啤,對你說,哥,你先喝了這杯,工作的事兒明天再說。你是不是一把推開那隻油乎乎的胖手,心裡特別不高興。因為大家拖拖拉拉的,影響了工作進度,你的上司會問責你。

所以,接下來,你會拉臉子了。喝個啥酒,工作不完成,我要被問責。你的臉一拉下來,你猜你原來的兄弟會說啥,肯定會說,哥,你一當官就被變了,不認哥們了。你心裡會怎麼想?你會想,我認你們是兄弟,你們給我拆臺啊。於是,那幫兄弟自然就說你變了。

你真的變了嗎?說你變了,也說你沒有變。你委屈,原來的同事不尊重你。同事委屈,你怎麼一提拔就翻臉了。不同層次,不同境界。環境變了,人自然就要適應形勢。

回到上面那個場景裡,你原來只是一個具體的工作人員,只負責一個環節,但你現在要對整個部門的工作負總責,其中有一個下屬工作質量不高,就會形成木桶效應,導致你的整體工作質量下降,你的上司會訓斥你。你就會遷怒於下屬,矛盾就會產生了。你和原來的同事,早晚要越來越疏遠,這是鐵的職場規律。

那麼,你提出這個問題,可能處於兩個情況,要麼你在埋怨原來的同事提拔後對你不親近了,要麼你是提拔之後感覺自己也變得沉穩後,然後原來的同事疏遠你了。於是,我有兩種建議:

一是如果你是看不慣原來的同事提拔後變了,那麼,你要換位思考一下,他當了領導之後,責任大了、壓力大了,對上負責。為了履職盡責,必須對下屬嚴格管理,嘻嘻哈哈的是不行的。如果有一天你提拔了,你也會這樣的,人人都會變的,互相理解一下。

二是如果你提拔之後感覺自己變了,也感覺同事們疏遠了。那麼,你難受幾天,就抓緊調整過來吧,你現在負責一個面上的工作,交際面和視野面都發生了本質變化。能理解你支持你的老同事,還是好朋友,如果不理解不支持的同事,那麼註定要失去這份友情了。

綜上,每個人都要成長,許多人早晚會逐步成長進步,不斷提拔當領導,還有更多的人,忙忙碌碌一輩子,還在原地踏步。越是職位高的人,越明白這個道理,反而越是原地踏步的底層員工,越在哪裡埋怨和抱怨別人提拔了就變了。要想提拔,先從調整這個心態做起吧。


職場火鍋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以下回答來自上啥班用戶互動留言

很多人原來是親密無間的好閨蜜,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因為一個人的升職突然間變得有間隙。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會說,因為當了領導了,眼界高了,瞧不上我們了唄。有的人說了,當了領導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吧。真的是這樣嗎?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每一個人到了一定格局,有了一定格局的圈子,自然也會有些飄飄然。但是等一切穩定之後,這份小小的驕傲會變得不再是主導。升職之後面臨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說:


1. 升職後的責任範圍變得較之前沉重了;工作職責對應的工作義務相對增加,工作義務增加,對應的接觸的人群,處理的事情變得增多。萬事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做到每個人都滿意。即使是閨蜜,是無話不說的朋友,也有與工作的交集。當然也不會對你放綠燈,總會有紅燈的時候,因為一直以來的親密關係,偶爾有些紅燈的時候,你會覺得她變了。變得陌生,變得不近人情。


2. 很多人當上領導,肩上的責任也重了。對自身的要求也高了,只有這樣才能跟上節奏,將本職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人往高處走,這是人之常情。多跟著她的節奏往上看看,也許你會理解很多的東西。


以往毫無顧忌的歡笑,沒有負擔的一起前行,換了種身份卻變得生疏。不是性格變了,是責任和義務有所改變,也許她的內心也如你所願,沒有紅燈,但在其職謀其政。時間久了,做事更加細緻,要求越來越嚴格。在領導的眼裡也許是可造之材,在下屬眼裡也許是變了。簡言之,不同角度不同見解。多換一下角度和位置,我想你會豁然開朗許多。

以上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我是一名中心小學校長,我來發言。先囉嗦下我的經歷,原來一直在初中,97年擔任政教主任,歷任教務主任,副校長,後擔任小學校長至今,為什麼要當校長,不為特權,不為利益,只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時稱一下自己幾斤幾兩。

作為做人,本性不變,也不容易變。性格形成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一旦形成,為人處世有自己的風格個性,不可能短時間改變。

改變的是做事的方式方法,說實話,當副職很多事情都是聽鼓響鑼,有校長吩咐,只需要作實事就行,不需要操心。當副職時總認為當一把手不過如此,認為自己也可以幹甚至乾的更好,但當了負責人,就不是那麼回事,多了許多煩心事。下面就此說明下原因,也訴訴苦吧。

1,校長是一所學校最勞心的人。假若有人反對,就是他沒當過一把手。校長負責制只是做實事負責,而不是什麼都負責,上面有領導意見你要聽,有政策要執行,有人情你要應付,有費用校長想辦法,有責任校長承擔,然而,人事權你沒發言權,什麼事願心做,什麼事不願心做都不由校長,不願心的事違心的事,你不幹也要幹。窩心不?

2、校長考慮的問題遠非副職想事那麼簡單。副職說話可以不負責任,有校長最後把關,但校長說話代表一個單位,沒有退路可講。所以很多話能不能說該不該說,很多情緒能不能流露,該不該流露都是有著本質不同。筆者記得在中學當副職時有一次陪領導吃飯,當場和領導摔酒杯,但是想想校長,能嗎?



3、校長管理學校時因為有很多老師,因為要考慮便於工作開展,所以很多時候都站在學校大局來考慮問題,並不是當副職時考慮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角度不一樣,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因而讓原來的同學也好,同事也好感覺性情變了,有些同學同事或許因此有怨言也可以理解。因為考慮問題的角度變了,所以看似性情變了,實際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不可能因為私人關係而滿足。

以上回答,希望能解答你的困惑。更多困惑,請關注【文軒閣】


文軒閣


不是因為一當領導性格就變,是因為他本來就這種性格,只是你看不懂,或者說他已經忍了很久了,等到上了位子之後才爆發出來。

領導和普通的員工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處境

普通的員工是被管理者,基本上是按照既有的流程來做事情,需要修改需要改進改善的地方不多,必要正正規規,四平八穩,遇到困難,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人際關係上的可以找領導去幫忙解決。或者甚至你解決不了,也不想找領導幫忙,你賴在那兒不吭聲,領導也自動會幫你解決,或者領導會議批評的方式,推動事情的解決,所以如果從總體上看,普通的員工就是像切豆腐一樣,一塊一塊的豆腐,它是隔開的,每人負責自己的位置上的事情就行了,綜合性的,跨部門的難搞的,都有在上一個層次的人關照著,

領導者或者叫管理者,他需要去關注技術性的東西,也需要關注人際關係的東西,兩方面,所以有時候有些同學說我們的公司的領導業務上,他一點都不懂,技術上的東西他也不懂,啥都不懂,就懂做領導,或者就懂拍馬屁。其實這種評價是不合理的,

當領導他的視角不一樣,就像前面所講的,普通員工,做好自己的位置,上面的事情就行了,做領導需要關心的是各個豆腐塊兒之間的關係,互相之間的關係,每個人坐在哪個位置到底對不對?還有對外的人際關係,對其他部門的人際關係,我們知道所有的技術問題,最終都是通過人去實現的,技術難題其實也是人的難題,真的難題解決了,其實技術性問題就容易多了,不能說百分之百,除非科學不能突破的,其他的只要你有人管好人,那就能解決了。

所以呢?他的方式不一樣,如果以前是一個普通的員工,那麼他管好自己的位置的東西,他的性格也就不會出現那種管別人啊,或者跟領導視角有關的事情,他就不暴露出來,等到一做了領導,這是他的分內事,所以他必然要管,那麼給其他的人或者普通的員工,看起來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就不是這個意思,是椅子變了,這個位置變了。

就像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白日依山盡,還是那個山,還是那個日,上了一層樓,看的景色就不一樣了難道你能說這人怎麼上了一層樓之後老不下來嗎性格是不是變了沒變,還是他只是

高了一層景色,太漂亮了,他下不來。

所以我們平時看問題不要隨隨便便就說性格怎麼樣?要用公司的這種管理體制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作者:張澤鋒,資深企業財務管理顧問,財務管理的實戰派專家,財務職業成長導師,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提升財務和職場能力,達到晉升加薪有套路,請私我】


張澤鋒


我個人猜測,負面回答你的人大部分沒有經歷過你所表達的“升遷”。

真是情況是,“位置變了,職責變了,所以思考與處事方式角度自然也變了”

作為新任管理者,剛上位,為了表達對上級的感恩,也為了表達自己的積極性回饋自己,必然會有些動作,這也是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二,作為管理者,為了完成大布局,開始給別人分配工作。同事中有牴觸的,有不以為然的,有逃避的,各式各樣。這時還用原來“老好人,打成一片”必然完成工作效率下降,影響整體。而你的領導不會說你的員工,只會說你不善於管理,工作產能低下。並不是說當了領導都要吆五喝六,而是你為了顧全自己的部門與指標不得已而為之。誰不願意做好人?日常的和氣並不能百分百換來指標,如果你實在理解不了,參考這句話,“在其位謀其職”。能做領導人一定有優於他人的地方,活絡的性格也好,出色的工作能力也好,甚至是人脈的積累。都不是笨蛋,他們的心胸不是電視裡的“小人得志”,一上位就踩人,首先考慮的都是如何坐穩位置,一心為工作。

同一個人,有孩子和沒孩子的區別下,表現就不同。

相信我,如果有一天你也成為領導,你一樣會這麼做。


神經病人思路廣_弱智兒童樂趣多


有句俗話說的好,人一闊,臉就變,用在此處非常恰當。

凡是在職場打拼的,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以前無話不談的朋友,突然有一天被提拔了,當了領導,你就再也找不到過去那個指點江山,甚至也是牢騷滿腹的朋友了。有些實在人非常不理解,好好的一個人,怎麼當個破官就性情大變,讓人都不認識了呢。這很奇怪嗎?不!很正常!為什麼呢?



一,地位折射出膚淺。有些人本身比較膚淺,在地位低下的時候夾著尾巴做人,因為沒有高調的資本。一旦當了官,狐狸尾巴就露了出來,心中就會覺得高人一等。說白了,還是因為官欲燻心。

二,圈子已經不是過去的圈子。當了官,接觸的都是領導,這是一個與底層群眾截然不同的圈子。在領導圈子浸淫久了,免不了沾染一些官氣,不由自主地就會帶到與老同事的交往中,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三,看問題的角度發生變化。以前做群眾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可是做了領導就不能口無遮攔,這叫屁股決定腦袋。所以,就得拿點架子,說點官話,不能跟群眾一樣信口雌黃,否則,傳到領導耳朵裡,會影響個人前途。

四,刻意表現距離感。還有一種人,是刻意與基層朋友保持距離感。這樣做出於兩個心理,一是當官得有個官樣,說難聽點,就是裝!二是怕故交舊友拿村長不當幹部,說白了,還是裝!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你的關注。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管理知識啦

分享是一種快樂,關注是一種美德。歡迎大家關注、交流、評論、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問題中說,人一當領導性格就變了,其實並不是性格變了,而是待人接物的言行舉止變了。

事實上,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比方說,孔子。他在家鄉和在朝堂上,連說話都是不一樣的。

《論語》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如也,言唯謹爾。”

意思是,孔子在自己的家鄉時,待人非常恭敬,好像不能說話的樣子。而他在宗廟裡、朝堂上,有話便明白流暢地說出來,只是說得很少。

孔子在家鄉與在朝堂上說話方式不同,其實是因為孔子面對的人群不同,他自己的身份也不同。

在家鄉,孔子面對的是鄉鄰父老,因此他的身份不是一個朝廷命官,而是一個後生晚輩。所以,他就用後生晚輩對待長輩的禮節,恭敬待人。長輩說話時,自己在一旁默默聽著,不發表任何意見。

在朝堂上,孔子面對的是君王和同朝官員,這個時候他就是臣子和同僚。作為臣子,他應當發表對君王有益的建議;作為同僚,他應當要尊重同朝官員的想法。因此,該說話的時候,他便明白流暢的說出來;不該說話的時候,就不說。

不僅孔子是這麼做的,我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同的人,言行舉止也是不一樣的。比方說,當你餓了,面對不同的人,你的行為方式是不一樣的。

在面對父母時,你會直接說:“老媽,我餓了,你給我弄點吃的?”

在面對同事時,你會建議說:“嘿,你們餓不餓?要不要一起點個外賣?”

在面對領導時,即使你餓得飢腸轆轆,你也絕不會說半個字。

這就是因為你面對的對象不同,你的身份定位也不同。

因此,當一個人成為領導後,對於他的孩子來說,他還是爸爸;對於老婆來說,他還是丈夫;但對於平級的同事來說,他就是上級領導,在這裡,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因此他的言行舉止也會隨之而變。這是非常正常,且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

如果一個人面對任何人的時候,行為舉止都是一樣的,那才是違背常理的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