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昭東教授應邀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

東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昭東教授應邀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

  1月24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5位科技工作者圍繞科技創新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昭東教授作為應邀出席的五位科技工作者之一,就科技創新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東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昭東教授應邀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

  王昭東教授目前擔任東北大學軋製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軋製及熱處理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他在見面會上表示,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們實驗室研發了先進熱軋鋼材新一代TMCP控制軋製控制冷卻技術和特種鋼板輥式淬火技術兩項技術。先進熱軋鋼材新一代TMCP控制軋製控制冷卻技術已經構建起我國家獨特的資源節約型鋼材生產體系,這個技術它可以使鋼材的強度提高100兆帕,噸鋼的成本降低100到200塊錢,這個技術可以應用到80%以上的熱軋鋼材;特種鋼板輥式淬火技術可以為鋼廠生產像海洋工程、水電核電等特種鋼板提供關鍵的熱處理技術上的支持和裝備上的保障。這兩個技術目前在國內主要的大型鋼鐵企業的50多條生產線得到了應用,年生產規模達到了4000萬噸。近期,這兩個技術也得到了國外先進鋼鐵企業的重視,主動和他們合作,希望來引進他們這個技術。這兩項技術分別在2017年和201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今後來看,王教授團隊要更加加強產學研融合,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服務於國民經濟的主戰場。

  對於經濟日報記者怎麼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生產力的提問,王昭東教授回答到,他所在東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特色就是注重基礎研究,加強成果轉化。他的導師王國棟院士帶領他們,凝練出這樣的創新理念,這個理念就叫做R&DES,就是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這樣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做這個事情,在成果轉化過程當中,它是一種多學科交叉,他們就提出來叫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來實現工藝、裝備和產品的一體化,來推動成果的轉化。

  王昭東教授舉了個例子,他們和河北鋼鐵成立了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他們共同在一起針對河北鋼鐵它各條產線的關鍵技術瓶頸,借用醫學叫做靶向式的這種改造,這種靶向式的改造,它的原創是來源於河鋼集團董事長於勇,這樣的改造他們能夠抓住企業的痛點,抓住以後他們就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使企業的產線用很小的投入來進行升級,升級以後產品質量得到提高,生產成本降低,企業競爭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企業當然對他們就認可,成果轉化就會很快的推進。這樣的模式他們在鞍鋼、首鋼、南鋼和國內好多企業都採用了,這種採用最後,他們得到最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有很高的回報,企業回報以後,現在都市場經濟,企業就會給他們更多的經費支持,王教授舉例說一個數,2012年的時候他們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年的科研費大概是1億,現在的科研費能夠達到3個億,其中80%是企業給的。目前首鋼、河鋼、南鋼等很多鋼企,軋鋼生產線上設備的標誌都寫著東北大學研製。王教授最後指出,成果轉化必須抓住企業的痛點,把企業作為實施的主體,投資的主體,真正給企業提高競爭力,做出東西來,這個成果就轉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