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兩大機遇爲香港經濟注入動能

香港《文匯報》8月24日報道,香港中華總商會昨日舉辦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特首林鄭月娥作開幕演講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予香港和全球華商重大機會,特區政府會擔當“促進者”與“推廣者”的角色,抓緊機遇,探索更多合作機會,亦希望全球華商可適時把握當前機遇,共同打開新市場,創造商機。

林鄭月娥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策,香港近年產業結構缺乏新增長點,大灣區可以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促進經濟產業多元發展。另外香港的住房、安老、土地等社會發展受到一定製約,大灣區可以為港人追求更美好生活提供廣闊腹地。

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目前在推進大灣區建設有三大重點工作:

首先是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香港擁有多間世界級大學、雄厚科研實力、健全法治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加上今年5月起香港科研機構能直接申請“中央科研資金計劃”項目,實現了科研資金“過河”,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打下強心針。特區政府會善用優勢,配合大灣區發展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其中創新及科技局將與國家科技部簽署合作安排,推動兩地科技交流工作,也會在香港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推動區內的“兩院”院士參與大灣區建設。

第二是便利香港的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大灣區為香港的醫療、教育等優勢產業提供極佳發展機會,為內地開拓新的產業和提升專業水平。

第三是通過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大灣區內居民、貨物、資金和信息的流通仍有不少限制,特區政府會突破舊有框架,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促進生產要素便捷流通,並便利港人到內地發展。

林鄭月娥表示,大灣區已具備發展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條件,只要三地能充分發揮互補優勢,明確各城市的發展定位,必定能提升整個灣區的全球競爭力。

至於“一帶一路”,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香港可發揮“一國兩制”下的雙重優勢,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樞紐,擔當融資及專業服務平臺,並進一步加強橋樑角色,聯繫內地與其他經濟體,配合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

她表示,香港正積極尋求與更多貿易伙伴締結自由貿易協議及避免雙重徵稅的稅務協議,為企業打開“一帶一路”新區域市場,並通過拆除貿易壁壘促進區域經貿發展,達至“一帶一路”倡議的貿易暢通。特區政府會為有意把握“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機遇的全球企業和華商提供“一站式”合作平臺,併為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