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說起陪讀,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騰訊新聞中心紀實欄目《活著》曾經這樣描述在毛坦廠“陪讀這件事”:

在毛坦廠中學,高壓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根本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生活。 因此陪讀現象相當普遍,全校近有50%左右的學生家長陪讀,高三更是近有80%的學生家長陪讀,可謂“家有讀書郎,全家跟著忙”。

毛坦廠鎮大菜市路口一家旅館的老闆這麼形容,“每天早上八九點,從我門口走過的家長有一兩萬人。”

毛坦廠中學辦公室主任劉洋說,“讓家長陪讀,可以讓孩子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學習,更有助於舒緩學生的壓力。”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中午在學校門口送飯的家長和吃飯的學生

實際上,毛坦廠每年上萬人的陪讀隊伍,僅僅只是中國陪讀大軍的一個縮影。學校與家庭距離遠,學習時間緊;學校要求住校,家長不放心;學習節奏太緊張,孩子沒有時間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父母希望孩子集中一切精力學習……所以從初一到初三,從高一到高三,各個學校、各個年級都會有家長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加入到陪讀大軍中。

陪讀所要花費的成本無疑是高昂的,花費的時間與精力,租房的費用,甚至有部分家長還需要放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陪讀中來。但是如此“昂貴”的陪讀,真正起到作用了嗎?陪讀到底應該怎麼“陪”?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家長只是“陪”讀

“整整一小時,作文才寫了兩行”“回到家左催右催,才肯拿出作業本”……

在陪讀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幕:家長著急上火,甚至有的家長心梗發作;但是孩子依然氣定神閒,彷彿學習與自己無關。

這是因為大多數家長長期的“監工”,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被動行為,認為自己學習是為了家長,是家長的事情。所以家長要讓孩子認清,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主動去學習。

尹建莉曾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兒貪玩沒做作業,媽媽“裝作沒看到”。到了深夜,孩子急得大哭,此後幾天都能記得早早寫作業。很多情況下,如果家長忍不了孩子一時犯錯,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因吃虧吸取教訓的機會,讓孩子變“主動克服困難”為“被動屈從家長”。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

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家長在陪讀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身體狀況,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從初中到高中,很多孩子都會進入叛逆期。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

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對自己的成績水平、發展方向等都有自己的打算,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他們意願的前提下給予一定的建議和幫助。千萬不要一味地強迫孩子認同自己的想法,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陪”孩子容易,“讀”孩子則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與付出。既“陪”又“讀”,瞭解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才是陪讀正確的打開方式。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陪讀不是為了給孩子增壓

“你一定要好好努力、認真學習,不然你就對不起我們在你身上下的功夫。”

類似這樣的話,一定有很多陪讀的家長都對孩子說過。殊不知這種話,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倍增。長期這樣唸叨,孩子特別容易反感。

實際上,當家長在孩子身邊“陪讀”,給予孩子各種各樣“愛”的照顧時,無需家長多言,孩子自身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如果不努力學習,就對不住家長的付出。當孩子成績不佳時,他們就會產生更大的壓力。

家長陪讀,是為了幫助孩子減輕負擔、遠離陋習,而不是用“陪”的方式,讓孩子時時感受家庭的過度期望和重壓。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

孩子的閱歷少,往往一點小事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態。而且隨著考試的臨近或者因為成績下滑等因素,孩子的心態會出現較大的起伏。家長在此時,千萬不要過分指責孩子,孩子此時的心理往往會比較脆弱,千萬不要雪上加霜。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做好孩子的後勤管理

為孩子打理日常生活瑣事,也是很多家長陪讀的重要任務之一。除了日常給孩子提供有營養的膳食,舒適的生活環境;家長還應提醒孩子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睡眠充足、體力充沛,才能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在考試衝刺階段等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家長陪讀,孩子反感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