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这轮房价上涨持续时间最长、上涨幅度累计最大、房价调控时间最长、调控政策最严厉、调控手段最多、房价反弹幅度最大,房价难跌的真相背后就是人民币贬值上涨,央妈一直在源源不断的给楼市输资金。房价上涨的逻辑就是货币放水,货币超发、人才分房化与棚改货币化及有钱人资产保值增值,供需失衡,转移债务,增加地方财税收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比较明显,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如果土地错配,即人地脱钩,仅仅用一刀切的货币化安置办法,就会产生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通过货币放水+债务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的拉动经济增长动力与引擎器。利用房地产作为杠杆,用土地与房地产稳定大局,实现经济、金融、债务三大风险平稳落地,应该说是房价可以扛住调控的根本逻辑。银保监会8月11日发布公告称,据初步统计,2018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7月份新增基础设施行业贷款1724亿元,较6月多增469亿元。前7个月,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万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为拯救GDP、股市、债市、银行、楼市,防止通缩、崩盘、金融、债务、钱荒、库存六大危机,目前央行砸向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已超过15万亿元。这15万亿元,其中前7月新增银行信贷10.48万亿,三次定向降准分别为3000亿元、4000亿元、7000亿元,货币工具(SLF、MLF、PSL)6月7845.3、5月1560亿、4月9000亿,3月5763.6亿、2月5713.8亿、1月4954.5亿,全部加起来共有超15万亿元(15.36372万亿元),超过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4万亿了的四倍左右。央妈放水了,房价又要涨了,最好的买房时机来临。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现在看房地产税不可能改变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可能改变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器。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大,土地与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到地方财政比例太高了。今年上半年,投资主要靠房地产,税收等其他方面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房地产和房地产相关的收入达3万多亿。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金额比销售面积的增长更高一点,说明房价是在持续上涨和不可逆转上涨的。很多人对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担忧,今年有大量的还债高峰,会导致一些企业资金流出现问题,一些地区的开发增速会继续下降。

房地产不会崩盘,毕竟城镇化需求还存在,改善性需求还存在,独立生活的总户数在增大。今年房地产销售出现了负增长,开发商的日子也不会更惨,这个市场是巨大的,开发商应对的不是市场需求,而是能否适应政府政策的变化。2019年会出现供给严重不足,开工量赶不上销售量,商品房供应量大量减少,会导致房价又出现新行情。这是任总的判断,相信应该不会崩的,因为谁都不愿意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特别是拿房地产收入最多的人。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2017年1月以来连续19个月上涨。数据显示,2018年7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7%,相当于基准利率1.157倍,环比6月上升0.53%,同比去年7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99%,上升13.63%。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6.03%,较上月上涨3BP,整体涨幅低于上月。2018年7月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47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升,占比8.82%,较上月减少9家银行分(支)行;有476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与上月持平,占比90.24%。

央行只公布季度末一个月的“加权平均利率”,只能知道3月、6月、9月和12月的数据。2018年一季报,3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2%。二季报,6 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0%。5.6%,这相当于4.9%的基准利率上浮了14%,这是全国6月份全部房贷的平均利率。当达到7%的时候,熊市才会真正到来。现在距离7%还比较远,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你贷款买房享受的利率(6月为5.60%),是比搞实业(6月为5.97%)要低的。从利率角度看,是鼓励买房子。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央行报告里的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结构”,可以看出,钱仍然加速流向住户部门,其新增贷款的同比增速高达18.8%(一季度为20%),几乎是实体经济贷款增速(9.7%)的2倍。给居民家庭加杠杆,仍然是当前稳增长的主要路径。央行还给出了上半年各类房地产贷款的增长情况,截至6 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5.8 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较3月末高0.1 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7.7%(一季度末为27.3%)。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3.8 万亿元,同比增长18.6%。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6.7 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7.1%。截至6 月末,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4.1 万亿元,同比增长37.4%;由此可见,房地产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仍然在上升,从一季度末的27.3%上升到了二季度末的27.7%。房地产贷款增速,仍然高达20.4%,甚至超过“住户贷款增速”。贷款增长最快的是保障房领域,这不意外,国家正在提倡这个。令人吃惊的是,上半年银行支持开发商的贷款,竟然达到了34.2%的增速(住房开发贷)。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三次降准之后,又开始谈降息了。在一季报里,央行就开始谈到利率走低。到了二季报,这简直成为一个主题了。国债收益率在走低。加息,对楼市构成利空,因为购房者成本上升;降息,对楼市构成利好,因为购房者成本将降低。当然,中国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没有正式降低,现在是市场利率在走低。 央行怒怼财政部,是过去一个多月的热点。后来,高层明确接下来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央行二季报里,我们不仅可以读到“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和“财政支持相对平稳”的话。

没错,到今年上半年政府存款高达32.7万亿,占全部存款的19%。更重要的是,政府存款增长速度非常快,超过实体经济部门和居民家庭。当然,政府存款里包含了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但财政需要加紧支出,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总之,央行报告告诉我们:开发商上半年很受宠,他们获得的“住房开发贷”飙升了34%。居民贷款(主要是房贷)也很受宠,不仅利率低,而且增长幅度相当于实体经济的2倍。房地产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仍然在上升。因为中国上半年经济、金融、债务需要稳定。

谢逸枫:感谢央妈!终于阻挡住了楼市崩盘灾难!

目前房地还债高峰期去年就暴露隐患,给房企贷款,实质上就是拯救经济,防止爆发债务危机。2010-2014年的5年间,房企债务只有8000多亿。2015-2016年两年间,房企新增债务达到8500亿。到2018年,房地产行业将迎来一个还债高峰,额度达到3300亿,2019年额度达到4700亿,2017-2019年房企还债规模将超一万亿。来自海通证券的报告显示,存续房地产债中2018年需要偿付的规模为1613亿元,是2017年的2.3倍,在接下来的2019–2021年需要偿付的规模分别为2807亿元、3998亿元和4037亿元。

此外存续地产债在2018年进入回售期的超过3800亿元,规模之大史无前例。2015年和2016年,是被房企视为发债前有窗口期的岁月。得益于2014年下半年起,国家对发行主体扩容和审批机制的改革,房企发债规模呈现井喷。按照海通统计,其中的2016年为房企债务融资的高峰期。该年共发行870只债券,总发行量高达8316亿元。而2017–2018年(1–6月)发行量仅为2584亿元和1798亿元。同时,海外债券到期规模也开始上升。2018年下半年,中国地产企业海外融资债券到期规模在564.75亿元人民币的水平,2019年到期规模增长到1436.95亿元人民币。

不仅短期调控开启“五限”政策、长期实行租购并举,房企的融资格局也发生巨大变化,银行信贷、信托、私募、信用债等常见的境内融资全面收紧,高昂的海外融资因此成为房企纾解融资的重要渠道。2017年全年房企境外融资总额达388.6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140.6亿美元大幅上涨176%。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136家上市房企总负债达6.04万亿元,同比增加1.40万亿元,增幅为23.21%。房地产板块资产负债率为79.3%,较6月末上升0.8个百分点,再创近年新高,而净负债率达到11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