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賺錢的標準,爲什麼要看門檻高低

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在投資投機領域,有一條鄙視鏈:

炒房的鄙視炒股的,炒股的鄙視炒幣的,炒幣的鄙視炒現貨貴金屬或原油的......然後上面所有人都鄙視搞傳銷的。

雖然不能這樣鄙視,可是其中有一定的道理。

不能說成王敗寇,因為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總有人能賺到錢,只不過賺錢多少,還有多少人能賺到錢而已。能讓所有人賺錢的投資肯定沒有,可是能讓大多數人能賺到錢的投資還是有的。

其中的標準之一就是,門檻。

也就是說,門檻越高的項目,賺錢的可能性越大,門檻越低,賺錢的可能性越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在一線城市買房,首付都要二三百萬起,在二線城市買房,首付也至少需要上百萬,縣城買套房,全款也就幾十萬而已。

所以,我們經常說,一線城市的購房門檻越來越高,門檻高的原因是房價高,門檻高的結果就是,大多數人買不起。

可是,我們知道,一線城市的房子最有投資價值,只要買了,基本都能賺錢,而且可能賺很多錢,也就是說,門檻越高,越容易賺錢。

另一方面,比如說傳銷,根本沒有門檻,那很可能就是陷阱或者騙局。很多上套傳銷的人,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給你洗腦,最終賠上自己的全部積蓄,還想賠上家人、同學和朋友的積蓄......

因為,判斷騙局的標準也很簡單,比如宣傳一夜暴富,無門檻創業的,承諾高收益、無風險的,想都不用想,百分之百是騙局。

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是騙局,還上當受騙呢?這是人性的弱點啊,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人人都想不勞而獲,人人都盼望著天上掉餡餅,還更好砸在自己頭上。

那麼,為什麼門檻可以用來作為標準之一呢,因為投資賺錢的邏輯,永遠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門檻越高,就意味著越有可能成為少數人。

同時,人是有社會屬性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圈子,所有人都需要混圈子,圈子越高級,門檻就越高,人數就越少。

相反,如果是沒有門檻的圈子,人人都可以隨意進出,那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當然,騙子也在不斷升級,門檻高的也有可能是陷阱,這個就應另當別論了。

這裡講的只是概率,大概率事件。

就像那句,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少數人也有可能是錯的,可是從概率上來講,尤其是投資或者投機這種事,永遠選擇站在少數人一邊,往往更容易賺到錢。

就像股市,這是反人性的,所以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

判斷賺錢的標準,為什麼要看門檻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