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二戰輸的不止是德國,輸的還有戰勝國英國?

怎麼起一個名字那麼難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二戰前,英國的衰落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不說後來戰敗的德國,當時的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蘇聯當時也已經完成工業化,國力增長的勢頭勢不可擋。同時期英國的創新能力、工業水平、人才儲備已經不再是世界一流,加之依靠吸血殖民地的方式也已經不再為英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反倒是英國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鎮壓殖民地的起義運動。可以說,沒有二戰的打擊,英國也會衰落,其世界第一的位置仍會拱手讓人。

二戰的爆發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英國雖然堅持成為最後的戰勝國,但其國家本土基本淪為廢墟,海外殖民地更是在短短的時間內獨立成為新的主權國家。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轉為美國。必須提及的是,雖然英國衰落了,但英國的政治家仍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英國的國際地位,至今英國仍是世界的主要國家之一。


法大庶吉士


這個問題的提法是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是一場反法西斯戰爭,也是一場國際霸權的轉移戰爭。但很多回答裡面說,英國的霸權的結束就是因為二戰,那也未免誇大了二戰的作用。英國霸權早就搖搖欲墜,只是一些特殊因素撐到了二戰後而已。

一戰後至二戰期間,主導世界秩序的是英國法國以及他們控制下的國際聯盟,而二戰後美國和蘇聯崛起,代替了英國和法國。雖然說霸權轉移的正式標誌可能還要到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和英法海外殖民地獨立後。但二戰讓美蘇真正的站上了世界舞臺。英國雖然力抗德國,同時在東南亞對抗日本,本土從未陷落。但是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已經是事實。

英國在二戰時就藉助美國的租借法案(租借武器,飛機,船隻等)方可自保,欠下了美國鉅額外債,直到2006年才還清,已經沒有當年日不落帝國的雄資。要知道,在英國奪取世界霸權的18世紀七年戰爭,以及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裡,是英國人扮演著類似二戰時美國的角色。

其實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美國的工業產值就超過了英國,德國發展速度也遠高於英國。一戰期間,當沙俄爆發革命無法牽制德軍的時候,英國和法國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只是1917年威爾遜總統宣佈美國加入一戰,英法才最終獲勝。

不過,一戰的勝利對於英國已經是慘勝,英國在戰爭中幾乎動員了帝國全部的力量。看起來一戰後殖民地因為吞併了德國的納米比亞和坦桑尼亞而擴大,但控制力度卻大大降低了。

因為英國幾個核心白人殖民地 加拿大,新西蘭, 愛爾蘭,澳大利亞要求自治,在一戰後英國被迫同意他們成立了自治領。

英國皇冠上的明珠 印度此時民族主義運動也是風雲激盪,聖雄甘地就是此時為世人所知的。中國一口氣收回了漢口,九江兩個英租界和威海衛租借地。英國在全世界的霸權到處受到挑戰

本來,美國可以憑藉此時的經濟優勢和一戰時期的軍事貢獻成了主導世界的三巨頭之首。但因為美國此時本土孤立主義傾向上升,拒絕加入國聯,不想幹預國際事務。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英法因為收不到德國賠款,無法還清美國欠款,美國一氣之下中斷了美歐之間的官方經濟合作,不再幹預歐洲局勢,專心應付經濟危機。這相當於主動放棄了國際霸權

而歐洲新崛起的蘇聯和納粹德國因為意識形態和戰敗國身份,被國際體系排斥,即使工業相對英國有優勢,但優勢無法轉換為國際地位。英國的霸權由此得以維持。

因此,二戰只是加速英國的衰落並且導致國際格局的洗牌而已,英國的霸權早在二戰前就搖搖欲墜了

您的點贊和轉發決定了我的文章能陪您走多遠。


昭楊


一般都說二戰的戰敗國是德國、日本和意大利,《聯合國憲章》上也有個“敵國條款”說明了這一點,但要說二戰最大的失敗國,那還真的非英國莫屬,一場世界大戰,讓一個旗飄七大洋的日不落帝國沒了。

(紅色部分是大英帝國曾經有過的版圖,在二戰之前,除了籃圈標出的北美13塊殖民地和佛羅里達成了美國的一部分之外,其餘都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1992年克林頓戰勝了老布什當選美國總統,那年和老布什競爭共和黨提名的是帕特·布坎南。這個布坎南是美國最著名的舊保守主義政治評論家、作家、政治家和媒體人,他是尼克松、福特和里根這連續三位共和黨總統的高級顧問。1992年和1996年為了美國的舊保守政治後繼無人,親自出馬競選總統,當然都失敗了。

(帕特·布坎南)

布坎南的政治生涯和這個問題無關,但他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丘吉爾,希特勒和不必要的戰爭》,中的觀點倒和本題有關。那本書的副題是“不列顛是如何失去了帝國,西方又是如何失去了世界(How Britain Lost Its Empire and the West Lost the World)”。

(“不列顛失去了帝國,西方失去了世界”)

其實歷史學家中一直人對英國參與兩次世界大戰有不同於主流觀點的看法,布坎南是勇闖禁區的最大腕級人物,這本書在美國成為暢銷書,對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

真要說德意日三大軸心國,除了日本在敗戰後吐出了臺灣、朝鮮半島以及一戰之後從德國接收來的赤道以北太平洋上的大量島嶼,損失慘重之外,德國和意大利其實沒有什麼損失。

德國該損失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都已經損失了,非洲的大量殖民地和太平洋上的大量島嶼都被日本、英國和法國瓜分了,而二戰結束之後除了被分裂為東西德之外,被波蘭等國拿走的領土並不多。而意大利受到的處罰則可以說輕微得出奇,比如意屬索馬里在1941年就已經被英國佔領,但在戰後依然交還了意大利,直到1960年才獨立。

但是大英帝國呢?

雖然英國在19世紀末的布爾戰爭失利之後就一直有人在主張“大英帝國衰亡論”,但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使得大英帝國登上了巔峰時期。英國憑藉接受來的戰敗國德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使領土面積達到了空前的3400萬平方公里,帝國的臣民佔到了全球人口的1/4。

但這個史上最強大的帝國還沒有來得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傷中恢復過來緊接著又被人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耗盡了大英帝國在數百年中積累的全部海外財產,英鎊區解體,無法再對抗戰後的非殖民化浪潮,得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

二戰在1945年就結束了,但英國人過了六十多年,直到2006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12月29日才算完全還清因參加第二次大戰而欠下來的債。那一天英國財政副大臣愛德華•波爾代表聯合王國政府寄給美國財政部一封正式的對美國戰時給予支援的感謝信,附上了最後一張8330萬美元的支票。

大英帝國的崩潰是一個漫長到幾乎使人沒有耐心去觀察。一般來說,大英帝國真正的崩潰始於1947年的印度獨立而終於1997年的香港迴歸中國,居然花費了整整50年的時間。

(丘吉爾,親手葬送了大英帝國的帝國主義者和愛國者)

特別是在美國,有人對丘吉爾的評價非常低,他們認為丘吉爾是最堅定的帝國主義者和愛國者,然而他也是造成大英帝國崩潰的元兇。不管是不是同意這個觀點,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承認,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不會那麼快地崩潰。


冰冷雨天


準確的說,當時的英國統治世界各大洲數以百計的殖民地、自治領,應該叫大英帝國。

從19世紀開始,由於鐵路的出現,大英帝國開始出現衰落的徵兆。英國作為一個島國通過控制海洋要道進而引領本國在外交政策、產業革命、國內製度、金融建設等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並最終打造成為獨霸全球近200年的日不落帝國。但是鐵路的出現實現了陸地資源的整合,內陸大國德國、俄國相繼崛起,盤踞美洲大陸的美國更是利用其“東西為大洋、南北皆弱國”的地緣格局走上了由陸向海的強國之路,開啟了新的超級大國模式。

與此同時,陸地資源的整合還帶來了20世紀風起雲湧的民族解放運動。大英帝國在各大洲的殖民地、自治領謀求自治和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對帝國的霸權形成巨大的衝擊。而崛起或正在崛起的美、日、俄、德等國則利用這一契機,或吞併或扶植,大有一舉摘取帝國霸權桂冠之意。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完成統一大業還不到半個世紀的德意志帝國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問鼎英國霸權。雖然最後以戰敗而告終,但是不堪重負的大英帝國也元氣大傷,且不說加劇了帝國殖民體系的崩潰,最致命的是衝擊了英國內部傳統體制及思維。慘重的戰爭代價讓素有“紳士之風”的英國大眾心有餘悸,從此將戰爭視為危途。多數政客甚至還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依靠民意和國際輿論實行公開透明的外交政策就可以實現消除戰爭的目的。

大英帝國正是在這樣一個內部危機四伏、外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進入了國際局勢空前錯綜複雜的20世紀30年代。

由近至遠,一戰後憑藉著法西斯獨裁專制的德國迅速崛起,圖謀世界霸權的野心蟄伏20年後在國內民眾復仇情緒的推動下再次呼之欲出;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取代沙俄帝國而建立的全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則繼承沙俄的傳統擺出與資本主義世界對抗的姿態;太平洋西側的日本在一戰後搶奪完德國在亞太的殖民地進而又把手伸向了大英帝國在亞太的地盤。那個盤踞在北美大陸、從大英帝國母體中分離出來的美利堅合眾國,打著反殖民主義的旗號,靜靜的看著歐亞列強的博弈。

而此時的英國高層顯然意識到世界大戰越來越濃重的氣息,他們更清楚,擺在英國面前有兩條路:一是避免大戰,二是贏得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按說只有積極備戰才有可能降低損失。可惜處在衰落期的帝國人民普遍厭戰的情緒極大的左右了當時英國的張伯倫內閣。而其對手希特勒則洞悉了這一切,積極將德國打扮成一個國際社會的遺棄者,宣傳之成功居然令廣大的英國人民也為之同情,錯誤的認為德國只是想拿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

張伯倫內閣夾在狡詐的對手和單純的國內大眾之間,竭力尋找政策的平衡點。他最終站在民意的一方,默認甚至幫助德國拿回所謂的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張伯倫企圖通過綏靖政策將德國的擴張限定在一個方向和一定範圍內的做法來規避戰爭,即便德國的擴張範圍衝破限制,但只要在方向上不走偏,至少可以保證英國可以避免第一個加入戰團。從德奧合併再到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均視而不見,目的就是要實現禍水東引,將德國的擴張方向一直向東引。在遙遠的亞太,英國人也如法炮製,在積極推動日本北進的同時又緊鑼密鼓的營建新加坡要塞,企圖在情況不妙時退守馬六甲,坐看中日美蘇在亞太廝殺。

但是一旦這一策略失敗,那無異於開門揖盜、以糧資敵。

很快,隨著德意日三國軸心的形成,讓張伯倫內閣的策略出現轉折。納粹德國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後還不滿足,乾脆將整個國家一口吞下,打開了向東歐和南歐進軍的大門。同時,納粹德國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與蘇聯結盟,合夥將英國一手扶植起來的東歐強國波蘭肢解。隨後納粹德國又向南歐滲透,將曾經受到英國公開安全保證的羅馬尼亞、希臘一舉掌控。繼而納粹德軍又突然掉頭,以空前龐大的機械化集群橫掃西歐、北歐,飲馬英吉利海峽。這樣一來,大英帝國面臨數百年來的空前危機!張伯倫內閣則在一片黯淡神傷中下臺。

臨危受命的丘吉爾內閣,在面對海峽對面鐵騎成群、鐵鳥蔽空的納粹大軍手裡僅有一個裝備齊全的裝甲師和一道令數千年來無數歐陸梟雄競折腰的英吉利海峽!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納粹德國首腦希特勒居然有著傳統的親英情結,歐洲陸戰一結束,希特勒就向英國發出和平照會,希望英國能夠與德國聯合,彼此依靠海陸優勢共治天下。希特勒的這一主張得到了英國國內多數政客的贊同,他們認為雖然英國在第一個回合中失掉了歐陸的所有的勢力範圍,但是德國和蘇聯卻因此接壤,如果能夠謀求哪怕短暫的和平,讓希特勒全力以赴攻擊蘇聯,等於是重走了“禍水東引”的老路。

但是丘吉爾則認為,之前的綏靖政策徹底暴露了英國的虛弱,結果讓各個列強掀起了瓜分大英帝國的潮流。歐洲已經基本喪失,亞太方面日本人的腳步也越來越近,所以此時與納粹德國媾和無疑是投降。唯有拼死一戰,才有翻盤的希望,更何況還有大西洋對岸的美國支持。所以此時對英國而言,最大的翻盤機會就是早日促成蘇德開戰,而那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則是充滿了可以將德國彈回東面的彈性。

所以,丘吉爾才一再高呼要與納粹德國血戰到底!正是丘吉爾內閣的強硬態度,迫使希特勒在英國和蘇聯兩國先征服誰上進行選擇。

接下來激烈的不列顛空戰充分暴露了納粹德軍戰爭機器的尺有所短,蘇聯、日本對德國的態度開始變得微妙起來。希特勒按捺不住藝術家骨子裡依賴直覺和靈感的缺陷,決定先放下奄奄一息的英國,先放倒東面那個虛胖的蘇聯,再收拾英國。

蘇德開戰,終於為英國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在接下來的珍珠港之戰,徹底澄清了二戰初期那錯綜複雜、混沌不堪的國際局勢。一面是以蘇聯、中國、美國、英國的同盟國集團,一面是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的軸心國集團。

只可惜好景不長,繼大英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範圍被德國和蘇聯吞併後,其在亞太的殖民地和自治領在美國與日本的廝殺下淪喪殆盡。日本自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兵鋒就直指英屬東南亞殖民地。由於英國軍事理論還停留在大炮鉅艦的層面,低估了航空兵對海戰的影響。結果在緬甸之戰和新加坡之戰中,英國在亞太的海陸軍力量幾乎全軍覆沒,陸軍完全拋棄緬甸撤到印度,海軍則一口氣跑到印度洋西岸。

如果僅僅是一場爭奪利益局部戰爭,英國可以許諾戰後分享戰爭紅利來獲得殖民地和自治領的全面支持達到上下一心共禦外侮的局面。但是作為全面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爭得是生死存亡,毫無紅利可言,各個殖民地和自治領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捍衛大英帝國的利益。這無疑加快了殖民地和自治領獨立的步伐!所以,大英帝國將面對一個更加風雨飄搖的艱難局面。

1942年以後,隨著各大戰場的同盟國軍隊都實現了戰局的轉折,美國與蘇聯越打越強。特別是美國,居然借香港問題公開支持中國,成功的將中國拉到自己的麾下。此舉更深遠的意義實際上是鼓勵英屬殖民地和自治領獨立。

眼看大英帝國有被美國蘇聯瓜分的危險,丘吉爾開始坐不住了,竭力謀求美蘇英三國平衡的局面。只可惜此時的英國在歐陸擋不住蘇聯鐵甲洪流,在太平洋上阻止不了美國的龐大艦隊,丘吉爾所謀求的建立親英波蘭政府、由盟軍攻打柏林、承認德國鄧尼茨政府重組德國均宣告失敗,這就更進一步加劇了大英帝國在國際上的危機。

二戰剛結束,美國和蘇聯在中東的以色列建國、殖民地獨立、蘇伊士運河歸屬等問題上都站在了英國的對立面,等於是將大英帝國徹底肢解。

所以,二戰對於英國來說等於徹底失去了世界霸權和逐漸失去所有的殖民地和自治領。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過若輸的有英國,那麼整個歐洲何嘗不是輸家呢?

從工業革命開始,歐洲逐步成為世界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中心,不管是歐洲列強如何在海外開拓殖民地,又或者爭奪海上霸權及所屬殖民地,但毫無疑問列強的核心關注都在歐洲本土,這也是沙俄向歐洲擴張受各方面的牽制,美國從英國殖民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即使在一戰以前沙俄已經擴張成了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英國殖民地已經橫跨各大洋大洲,號稱日不落帝國,又或者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以及東亞的日本純純欲動極為不安分,但毫無疑問歐洲仍然是世界上核心!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只能是主要戰場在歐洲,並且很快的有滋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列強的內鬥終於徹底毀滅了歐洲的世界中心的位置,並且促使兩個超級大國的崛起:美國和蘇聯,從此歐洲一分為二,東邊被蘇聯捆綁在自己身邊,西邊被美國捆綁在自己麾下,表面上是北約與華約兩個國家集團的對峙,而實際是則是美蘇冷戰,歐洲再也沒有了以前指點世界的實力,從此淪為兩個體系的附庸!



比較顯著的是英國,在對抗納粹德國的擴張中,英國耗盡了數百年的國力,雖然最終戰勝了德國,但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原屬於日不落帝國或者英聯邦的國家,最終成了美國的跟班小弟,而戰後英法等國仍然擁有一定量的海外殖民地,但英法的掌控能力卻嚴重下降,如法國試圖恢復在中南半島的殖民統治還必須依賴美國的支持,最終成了美國直接主導!



當然英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殖民地獨立浪潮最終迫使英國只能堅持一個鬆散的英聯邦,幾乎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組織,而英國自己甚至險些連海外殖民地都無法保衛,如英阿馬島戰爭,英國幾乎傾盡全力並得到美英法等國的支持,甚至對頭蘇聯也紳士了一把,英國才勉強的保留了一點尊嚴!



最為打臉的是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的核國家英國,除了核潛艇是自己造的,核彈頭和運載火箭卻是美國技術,而且常年被暫時寄存在美國的北美防空指揮部下屬的核潛艇基地中,也就是說當英國人想做核反擊的時候必須通過美國主子的同意,才能領用核彈頭和核武器!



法國雖然特立獨行戰後有了一定的自主,但有些事情不是法國說了算,例如著名的俄法“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交易”,在建成下水後不得不取消交易,一方面給俄羅斯賠償鉅額違約金,另一方面把軍艦賤賣給了埃及!



而整個歐洲更為悲慘,冷戰時期德國法國就是對抗華約,面對蘇聯龐大的機械化裝甲集群的最前線,好不容易盼來蘇聯和華約解體,歐洲一體化的夢想卻胎死腹中,快反部隊壓根就沒希望,表面上歐元和大飛機項目獲得了好處,但不得不揹負北約對南聯盟的打擊後的戰爭經費,以及北約東擴的經濟補償提供者!一切都要看著美國的臉色行事!


嘟嘟超


英國雖然是戰勝國,卻輸了本錢,其所構建的帝國體系,也在戰後逐漸瓦解。事實上,英國的衰落,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卻給予英國以重創,直接導致了大英帝國的解體。在二戰中,英國為了擊敗德國,求助於美國,但美國人不可能白乾,必要的成本還是得出,於是乎英國人將自己的軍事基地抵押給美國人,同時也向美國大量借錢。從這一刻起,大英帝國的軍事力量,逐漸被美國取代,而這些軍事基地,正是大英帝國霸權地位的體現,現在甩給了美國人,也就意味著美國接手了英國的霸權。

同時,英鎊體系,也被美元體系所取代。1944年,國際社會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黃金和美元掛鉤,美元時代正式來臨,英國的金融霸權不復存在。在政治方面,英國前期奉行“綏靖主義”,任由納粹德國擴張,最終釀成了大禍,使得英國政府信譽掃地,而且在1940年,英國的隊友法國,被納粹德國給佔領,這使得英國損失了其在歐洲大陸最重要的盟友,即使後期法國被解放,但主要是美國的功勞,法國也不願意感激英國人。自此之後,英國對於歐洲大陸的影響力越來越弱,法國和德國這對“冤家”,反而成為了鐵哥們,開始了歐洲一體化進程,而這個體系,也在有意排斥英國人。

英國人的政治同盟,也被美國給瓦解,在“二戰”時期,英國本土遭受納粹德國的威脅,無暇他顧,致使英國無力援助其前殖民地。澳洲、新西蘭、和加拿大,都站在了美國這一邊,因為只有美國人才能保護他們,英國人雖是“父親”,可已經不頂用了。在二戰後,英國的親人,都奔美國而去,尤其是澳洲和加拿大,都拜了美國的碼頭。1947年,印度獨立,這標誌著大英帝國開始走向解體,在此之後,英國人的殖民地一個接一個的喪失。

這就給人一個感覺,那就是英國作為“二戰”的戰勝國,卻並沒有從中獲得太多好處,反而是本錢輸光。可換個角度看,英國戰勝納粹的代價,就是賠上整個帝國體系,如果不做出這個犧牲,英國本土也保不住,最終將徹底滅亡。因此,英國不能算輸,只能叫慘勝,從1940年“敦刻爾克”撤退開始,英國人就已知曉這個命運,拋棄整個帝國體系,換來本土的安全,在那個年代的英國人看來,是一筆值錢的買賣,畢竟命都保不住了,財產還有啥用呢?


圖維坦


完全贊同。德國當然是徹底輸了,而英國則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其實不光是英國,整個西歐洲幾乎都沒有贏,最大的贏家其實是美國。



戰後,英國元氣大傷,直接退出了昔日世界霸主霸權地位,就連在歐洲的強權地位都難以維持。而且其國際外交話語權和國際外交地位也順勢下滑。尤其是在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等綜合國力上都徹底輸給了新興崛起的美國。


我們知道,戰後的歐洲幾乎一片瓦礫,經濟衰退嚴重,可以說幾年的戰爭將歐洲打殘了。亟待恢復經濟的歐洲包括英國在內都完全依靠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才漸漸地復甦,但這個過程卻給了美國控制歐洲的機會。

比如說戰後為了對抗前蘇聯,歐洲各國竟無能為力,還得依賴美國人。這就給美國進一步駐軍歐洲,控制歐洲創造了機會。北約組織的成立其實就是馬歇爾計劃的一種延伸!從此,美國不僅抓住了歐洲的軍事,也控制了歐洲的經濟和政治。英國也就成為了美國在全球利益跟隨的“小弟”。



就是現在,美國依舊是歐洲的保護傘,北約組織的最大軍費開支來源於美國提供。雖說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但受制於美國的影響很大,更多時候都是積極響應美國罷了!所以說,英國自戰後就輸了,再也沒有往日的大英帝國時光了。除了保留一個英聯邦之外,全球影響力幾乎沒有了!


東震木


世界大戰中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那為什麼還有一種叫做英國也是戰敗國的說法呢?下面是英國巔峰時期的勢力範圍


而現在英國龜縮在一個小小的島嶼之上



因為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二戰後,英國的國際影響力一落千丈。從昔日的超級大國,變為了世界二流國家。

可以說,英國比德國輸得更慘。

因為英國在二戰中失去的一切。失去了英國它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失去了支撐起英國的帝國特惠制。失去了加拿大,失去了澳大利亞,失去了馬來西亞,失去了印度,失去了南非。失去了英國那曾經無敵的海軍。



失去了一切一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中美蘇,勝利的以外,其他國家全部是失敗者

中(恢復獨立)

美(成為了世界第一)

蘇(打出了第二的地位)

德國,日本,意大利,國破家亡,淪為半殖民地以及商品傾銷地(美國駐軍十美國價值觀)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這句話沒毛病,其它二戰參予國在二戰中只損失了錢財人而已,可英法(尤其是英國)不僅損失了錢財人,而且還損失了廣大海外殖民地,錢財人沒了,還可慢慢恢復,而土地沒了,那就徹底輸了。

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緬甸巴基斯坦獨立建國,意味了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地大規模喪失的開始,再經過短短几十年,英國在東南亞、中東、北非、東非、中西非、南非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英國由世界最大帝國逐漸龜縮到今天的英倫三島上。

下面再通過地圖來看看英國曾經的領土有多大吧:

英法二戰後的衰退卻成就美國,讓美國成為了世界的霸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英國的確是二戰中輸得最慘的一個國家。

本館近二萬枚英女王國王及其殖民地早期系列珍郵(亞洲第一)以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展示了日不落帝國由盛入衰的過程,歡迎朋友們關注本館!


湘平古珍郵館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二戰的戰敗國無疑是德國。但從政治,國際和經濟角度來說 二戰只有兩個蘇聯與美國,但真正意義上勝利者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經過二戰,美國通過發戰爭財,極大地提高 綜合國力,一舉躍居世界第一強國。

而二戰則是英國的轉折點。是英國退出歷史舞臺,不,應該是永遠退出了歷史舞臺,永遠地退出了世界一流大國的舞臺。在一戰之前的大英帝國在最鼎盛時期佔據全世界陸地面積和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著世界貿易的20%,壟斷著世界的金融和海上貿易航線,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應該比今天的美國還要強大。但在一戰後就衰敗了,尤其是在二戰結束後出現斷崖式衰落,在國際體系以及貿易中土崩瓦解。二戰初期經濟水平尚不如德國,英國何以落得如此地步。

第一但就都是國際金融體系已經進入美元時代。美國已經控制了國際貿易的60%。而二戰期間,德國把英國徹底打殘,國庫空虛,根本無法維持其龐大的利益集團,失敗就在所難免,第二就是世界殖民獨立浪潮風起雲湧,全球國際體系分崩離析。英國人根本維持不住其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英國沒有能力捍衛自己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一戰之前。美,日,德,法。奧,蘇等國崛起,英國的霸主地位受到諸多挑戰,德國,在經濟和軍事以及科技處處與英國挑戰,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已經無力維持其霸主地位,霸主只能是美國,英國人徹底淪為美國的小跟班。

二戰結束初期,英國與德國都是配給制。但德國的配給制遠比英國做的好,而配給時間也比英國短,英國民眾哀嘆,到底是誰贏得了戰爭,到底誰是戰敗國,英國的哀嘆與其說是在哀嘆生活的艱難。不如說是哀嘆大英帝國的一去不返了。這也證明了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強大。他總有衰敗的一天,美國也是一樣,他也有衰敗的一天,這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