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加金服」P2P不会“凉凉”,多项重磅文件已昭示行业未来

在历经了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之后,当下的网贷行业正经历一次破碎和重生。暴雷潮爆发后,投资人人心惶惶,行业恐有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和网贷行业都面对一个共同的难题:要不要抢救这个行业?又该如何出手?

「迭加金服」P2P不会“凉凉”,多项重磅文件已昭示行业未来

从近十几天内接连发布的几大大重磅文件18项大举措来看,监管信号弹已升空。特别是在上周末,国家最高监管层又加急出台十项前所未有的重大措施,并且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播报,彻底放大招全面护盘P2P。

这18项重大举措,一环扣一环,对待“坏人”一招比一招狠,应对措施一次比一次周全。

网贷不会“凉凉”,监管层多次肯定P2P的普惠价值

从2014年的行业大洗牌,到2015年的e租宝跑路,再到今年的爆雷潮,每一次P2P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但每一次都能像打不死的小强一般顽强地活了下来。

P2P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源于国内中小企业及企业主旺盛的借款刚需。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微企业约有7000万,然而只有10%能从银行获得贷款,“难、贵、慢”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普遍现状。

当前我国P2P贷款余额已经突破1.3万亿元,也就是说有超过1万亿的资金输血于中国的中小微企业主,解其燃眉之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最直接的形式之一,P2P的普惠价值毋容置疑,监管也多次肯定普惠金融价值,强调互金回归本源。

互联网金融已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也肯定了互联网对普及金融服务的价值:“互联网对普及金融服务,做好中小企业、居民群众的服务很有帮助。”

官媒、协会也不断输出正面声音,为P2P站台

7月11日,新华社指出“短时间内的爆雷潮是行业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P2P行业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缩影。”

7月17日,五大互金协会为P2P网贷发声:不刻意制造恐慌,呼吁P2P平台有序退出,妥善度过行业风险期。

8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喊话P2P,文章指出,经历整治和转型之痛后,网贷平台将会“水落石出”,不规范的会出局,转型成功的会坚持到最后。

一系列监管实锤接连落地,全面护盘P2P

一方面官媒、协会不断为P2P站台;另外一方面,监管实锤也在不断落下,对具体路径和风险处置,监管亦迅速给出了补救措施。

7月中下旬,北上深等各地监管部门先后宣布重启P2P现场检查工作,部分地区宣布将实施“白名单”制度,给行业合规机构吃定心丸。同时,要求下架违规“理财计划”产品,强调清盘机构无风险退出,打击逃废债等。

7月18日,《新京报》报道称,监管方或将于7-8月间落实187条P2P备案验收细则。

10天内连发4个重磅文件,应对措施一次比一次周全详尽

2018年8月5日,互金整治办发布九大工作安排: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和P2P风险化解工作。

2018年8月8日,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厉打击老赖,直接将其送上失信名单 ;

2018年8月12日,互金、网贷整治办召开会议,拟定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全面护盘P2P。

2018年8月17日,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向各省市网贷整治办下发了《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随同这一通知下发的还有此前市场颇为关注的《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包含108条),这预示着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即将拉开帷幕。

从文件的定调和深度来看,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具体,对待“坏人”一招比一招狠。比如,关于逃废债,九大工作安排中简单一提,没有具体措施;8号下发的《通知》中要求平台上报逃废债借款人名单,并会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而12号拟定的十项举措明确定调,打击逃废债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监管机制,震慑效果远远超过《通知》。

梳理这4份重磅文件,重点包括如下几点:

一、规范现有仍合规运营的P2P机构,通过检查、禁止新增的方式让行业有序发展;

这无疑是列明了网贷行业的发展出路,不让新增,现有的存量P2P需在国家要求下规范运营。一方面结束了此前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模式,同时也降低了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在防风险的要求下,行业发展不一定要做大,但要做“稳”。

二、引导不合规机构良性退出,和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无风险退出;

网贷行业和银行、资管、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体量较小,出现流动性风险易出现问题,只有和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兼并重组、资产变现等市场化的方式,才能让还不起款、逾期的平台有释缓的机会。

在这一方面,今天更是传来重磅利好消息:银保监会召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接收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特设机构)高管开会,要求四大AMC主动作为以协助化解P2P的暴雷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三、严厉打击P2P平台恶意跑路行为,缉捕外逃人员,股东依法负连带责任;

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平台,P2P老板、实控人不能一跑了之,股东、高管等主要经营负责人员,需要有连带责任,在地方政府、司法部门的监督下制定清盘兑付方案,尽可能的提高债务的清偿率,让出借人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严厉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直接将其送上失信名单,形成长效监管;

逃废债是网贷平台此轮暴雷风波中的疑难问题,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还款义务,加剧了P2P平台的风险爆发。《通知》要求,各地应根据前期掌握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并表示,全国互金整治办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五、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畅通出借人维权渠道,地方政府设立窗口回应诉求;

人民群众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这波雷潮中,部分地区出现了投资人合理诉求得不到正常、有效反馈的情况。十项措施中,监管要求畅通出借人唯权投诉渠道,网贷机构建立沟通机制,提高经营的透明度,地方政府设立沟通窗口,解释政策,回应诉求。

只有建立了公平、透明的沟通机制,让出借人明白了解政策、时刻知晓平台兑付进展、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依法依规协调处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此次P2P暴雷风险软着陆,避免引起更大的恐慌,波及无辜。

六、全国P2P备案验收统一标准出台,预示着行业监管乱象将成为历史。

事实上,随着国家最高监管频频出手护盘P2P,网贷市场已趋于稳定,并呈现回暖迹象。最近的清盘暴雷的平台数量已趋于减少,行业成交量也在逐步提升,行业信心在不断恢复。

有这么多的利好政策加持,相信在国家、协会、平台、投资人的多方努力下,P2P雷潮很快会过去。去伪存真,优胜劣汰,行业将凤凰涅槃!

稳住,我们能赢!

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

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理财投资七十二法则,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理财渠道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2.5%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