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志》|农牧林水 农业——耕作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田耕作比较粗放,一般不注重精耕细作。普通种田办法,多在“春分”左右耕耙一次,即开始播种。出苗后先锄一次,后耧一次,也有仅锄一次而不耧的。施肥多用农家肥,以培田力。秋收时碾打入库,农作物一年一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出一系列精耕细作措施,在以往春耕、春播、夏锄、秋收耕作方式基础上,耕地时加深耕作层,提倡秋耕、冬灌、春耙、“三九”磙地、顶凌耙耱、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耕作措施,耕作质量明显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山区一直沿用“两面翻”的山地犁,平原地区一直沿用旧式“老犁”。这些农具使用上多用牛拉,也有用马、骡的。作业率低、效果差,一般耕深3寸左右,一犁一天,耕翻3亩左右。1957年,开始推广使用7吋、8吋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旧式犁铧被逐步淘汰。新式步犁也使用牛、马、骡拉犁,深耕一般在5寸左右。二牛一犁称为一犋,一天可耕地5亩,比旧式犁提高工效1.7倍。双轮双铧犁一天耕8~10亩,是旧式犁的2.6~3.3倍。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链轨拖拉机从事农业耕作,拖拉机耕翻地深,时效高,极受农民欢迎。1979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土地划小,承包到户,分散经营,大型农具作业不便,机耕面积迅速下降。至2000年,农民耕地也常用牛犋、小四轮拖拉机机耕,小片地块也有直接用锹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沿用传统的木制铁齿旧式耙。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圆盘耙。这种圆盘耙耙的深,碎土力强,但役畜劳作强度大。20世纪60年代后,改用机引耙,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又大多使用上木制耙。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开始使用铁制耙。耱地一直沿用传统的木耱,也有个别农户使用钢制耱。至2004年,木制、钢制耱还同时使用。

春播之前,为保墒,有利灌溉,多数地块需人工起垄、作畦。作畦形状多为长方形、方形。“清明”前后开始播种,播种粮食作物多用耧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直沿用7.5吋或8吋排码的旧式耧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新排码三腿耧和机引24行窄行播种机。1961年,开始使用机引播种机,但机播面积不大。1970年后,在大面积推广“四斗八行”播种机的同时,盛行用锹铲种植小麦。因种植锹铲小麦需人工用平头锹铲开沟下种,虽播幅较宽,有利于保墒和提高产量,但过于费工,遂改为宽幅耧。宽幅耧播幅3寸左右,既省工,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深受农民欢迎。种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时,用犁开沟、手工点种。

夏锄在出苗后禾苗长至1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遍以锄草为主。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绝大部分庄稼都能锄一遍以上,锄第二遍的称为耧,除能锄去杂草外,还能为庄稼培土,起到松土抗旱的作用,当地有“锄头自带三分水”的农谚。

立秋过后,进入秋收季节,是当地农民一年农事中的大忙季节。男女老少有劳动能力的都要下地劳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此时也要回来参加劳动,帮助秋收。小麦收割的传统工具是镰刀。1956年,推行畜力收割机收割小麦、莜麦,因留茬高,失穗多,农民不愿意用。20世纪70年代后,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镰刀收割多有使用,机收和传统收割方法并用。手工收割回来的庄稼,要在场面上碾打入库。传统的脱粒工具是碌碡和连枷,还有木杈、木锨、筛子、簸箕等辅助工具。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机动脱粒机。20世纪70年代,虽有部分农作物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但一些大田作物仍用碌碡脱粒。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农民普遍用小四轮拖拉机和牵引碌碡脱粒,连枷也多有使用,部分农户把收割回来的作物放在公路上,由过往车辆辗压脱粒。秋收结束后,要秋翻土地,秋翻地比春翻地含水量高,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耕地普遍都要秋翻一次以上。进入冬季后,部分耕地还要灌溉,以利保墒。

冬季“三九”天,为保墒,还要把秋耕过的土地用石磙压一遍,之后进入农闲。集体化时,常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们也常搞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工作,待到第二年3月20日至3月底,再把耕地顶凌耙耱后,这个年度的耕作活动才告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