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堡壘,董卓、公孫瓚爲何選擇躲進郿塢、易京?

董卓在權勢最大的時候,做了一件很多人看不懂的事,在長安附近修築了郿塢。《後漢書》記載,郿塢高厚七丈,與長安城的城牆一樣高。“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董卓說了一句很漏氣的話,

如果大事成了,就雄踞天下;如果大事不成,守在郿塢也足以終老。

郿塢真的有用嗎?董卓自己是沒用上,他死於呂布的偷襲暗殺。但當呂布、王允等人攻打由董旻(董卓弟弟)防守的郿塢時,郿塢並沒有像董卓想象的那樣堅不可摧,而是很快就被攻破了,郿塢也被毀之一炬。

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堡壘,董卓、公孫瓚為何選擇躲進郿塢、易京?​​​

無獨有偶,公孫瓚在最後幾年,也選擇躲進堅固的堡壘之中。當時公孫瓚被袁紹打敗,退守易縣。公孫瓚不思重整旗鼓打敗袁紹,卻選擇大興土木,躲進了堡壘裡。《三國志》記載,公孫瓚在易縣四周挖了十道壕溝,在溝裡興築高大土丘,每個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又在土丘上蓋起樓臺。最中間壕溝裡所築的土丘,特別高大,足有十丈之高,公孫瓚自己躲在中心樓臺(京),積存糧食三百萬斛。另有記載說,公孫瓚甚至連公文傳送都不打開樓門,由女僕通過吊籃來傳遞。公孫瓚說,兵書有云百尺高樓是不能攻打的,今天我的防禦高臺有千尺之高(虛數),等到我吃盡了裡面的糧食,天下大勢也就清楚了

易京堡壘的防守體系確實一度起到了預想的作用,袁紹連續幾年也沒有攻克易京,但最終袁紹不斷蠶食公孫瓚的防守半徑,通過挖掘地道,在樓臺下方火攻的辦法,逐漸把易京的周邊樓臺一一拔除,等到最後只剩下公孫瓚的中心樓臺時,公孫瓚只能殺儘自己妻兒後,最終焚火自盡。

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堡壘,董卓、公孫瓚為何選擇躲進郿塢、易京?

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堡壘?堅守堡壘,取得勝機,無非有兩種情況。一是等來援兵,裡應外合,把攻城的敵軍打敗。二是攻城敵軍由於糧草不繼,或者後方被襲等原因,主動撤退。如果不考慮這些外部因素,純粹地死守堡壘,堡壘總有一天會被打破的,絕對不會出現董卓、公孫瓚臆想中的堡壘永世不破。

作為多年帶兵打仗的將軍,這樣淺顯的道理,想必董卓、公孫瓚也都是清楚的。為什麼他們還是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無法攻破的堡壘上呢?這隻能從心理學上去分析了。打了一輩子的仗,刀尖舔血,好不容易有了地盤、有了財富,還沒好好享受幾天,又被人逼得走投無路,步步驚心。與其東奔西跑,左突右殺,倒不如就地堅守孤城,等待時局變化。在孤城之內,他們都還是一言九鼎的霸主,這種感覺真的很過癮啊,一天也捨不得丟掉。

天下哪有攻不破的堡壘,董卓、公孫瓚為何選擇躲進郿塢、易京?​​

創業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老闆的。創業首先是要非常執著的人,他的目標就是非常高遠的,這一點在劉備身上就非常突出,劉備有很多次機會可以依附他人,當高級打工仔,但他始終就是要創業,不管吃多少苦,扔多少次老婆孩子也要堅定的自己當老大。像董卓、公孫瓚這樣已經給自己開始留後路的人,基本上創業是沒法成功的,在心氣上已經輸了。

其次創業的人,心要無限大,不能抱著守成的心態,越想守越守不住。劉表想守守不住、劉璋想守守不住、張魯想守也守不住。只有進攻進攻再進攻,以攻為守,才能取法乎上,得乎其下,守住已有的東西。蜀漢如果不是諸葛亮多次北伐,在戰略上形成對魏國的攻擊態勢,很可能蜀漢的壽命會更短。

出來混,都不容易。如果沒有遠大的理(ye)想(xin),堅定的信(du)念(xing),我們還是就當一個安安穩穩的普通人吧。

本文由三國摸金探秘記出品。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