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將迎來供應新篇章

港楼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港楼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香港房屋政策,正在醞釀鉅變!

土地供應大辯論的展開,為打破香港長久以來的供應樽頸帶來契機;隨著公眾諮詢結束,預料最快9月可以作出初步總結及建議。10月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會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屆時肯定會對房屋政策有所著墨,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誠宜為此提供基礎。凡此種種,均意味香港房屋政策即將生變。

問題是,到底怎樣變?其實,林鄭月娥早有腹稿;早前她宣佈的新房策六招,正好讓大家一探端倪——簡言之,就是循供應入手,特別是公營供應方面,來紓解市民的置業需要。

詳談之前,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幾屆特首推過甚麼房策。

董建華(任期1997-2005年)的“八萬五”房屋政策,讀者相信知之甚詳,大方向就是大增供應。可惜生不逢時,不巧遇上1998年金融風暴,令此前積累的樓市泡沫爆破,甚而催生了“負資產”問題及不少燒炭自殺悲劇,所以“八萬五”不得不胎死腹中。

接任的曾蔭權(2005-2012年)為了救市,房策目標乃限制供應及刺激需求,包括停止居屋興建、將主動定期賣地變為被動的勾地制等,主導思想是由市場主導樓市。措施無疑成功收效,樓價於他任內見底回升;惟美國2009年推出非常寬鬆貨幣政策,樓價竟然因而飆至天高,其做法就為人詬病造成供應斷層。

梁振英(2012-2017年)以整頓樓市為競選及施政重點,任內推出了港人港地、復建居屋、以及試行綠置居、白居二等措施,並制定了十年建屋目標;但他最為人熟悉的房策,當數俗稱“辣招”的需求管理措施,分別針對遏抑了投機投資及非本地等置業需求。不過,市場卻指這令樓市成交大減,導致樓價“幹升”,治標不治本。

那麼,到了林鄭月娥,她是怎樣看待樓市?繼而又將如何對症下藥?

需求管理辦法 難紓市民樓困

首先,自從非常寬鬆貨幣政策實施以來,香港樓價已累積了10年升幅,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中的樓價指數,不單更勝1997年的高峰,翻了一番有餘,而且較2008年的低位,更大升逾2.6倍。換言之,即使今日樓價能夠大跌一半甚至七成,也尚不足以回到10年前的水平。倘以負擔能力衡量,以目前供樓負擔高逾70%計算,若要重新降回50%的較正常及較安全水準,樓價亦要下跌一半方成;當中尚未計及未來加息必會反過來推高負擔比率。

港楼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可見,要真正有效回應市民的置業需求,除非真正大力出手以致樓市“崩塌”,否則根本無法令樓價“復常”,讓市民可以負擔。可是,如斯程度地推倒樓市,難道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不會連累按揭市場及金融體系,甚而拖垮整體經濟及勞動市場?痛下“殺手”,難道就不怕“負資產”及燒炭自殺的惡夢重臨?有謂“投鼠忌器”,我們誠無必要為了打擊樓市而冒如此重大風險。相信任何政治人物,也沒能耐及膽量擔起相關政經責任。

所以,此前所有需求管理措施,都旨在擠走不適切的置業需求,而非將目標定為推倒樓市——事實上,如果將買賣印花稅提高到100%、以至1000%,又或將持有物業的稅項(例如差餉)大增100%、以至1000%,試問樓價不會應聲墜地麼?只不過,這是“不為”的問題,而非“不能”的問題。

在梁振英的“辣招”基礎上,由於相關不適切的置業需求幾已絕跡,額外印花額(SSD)、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所錄稅款均較前大減,可以說,“寓禁於征”的目標幾近達成,需求管理的道路幾已走到盡頭。雖然,其中肯定存在更進一步的收緊空間,尤其近期三大“辣招”稅款皆見回升,惟毫無疑問,循此方向再往前走的作用實難言多,收效只怕愈來愈小——這裡再次強調,需求管理措施的目標不在遏抑樓價,而在遏抑不適切的置業需求。因此,林鄭月娥的未來房策焦點,已不得不轉至另一條路——供應。

港楼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 林鄭月娥新推六招,正正圍繞供應主題大力出手——尤其是公營供應的數量,以及公營供應的價格。

大增公營供應 大降公營價格

林鄭月娥新推六招,正正圍繞供應主題大力出手——尤其是公營供應的數量,以及公營供應的價格。

其中,引入俗稱“空置稅”的“額外差餉”打擊一手囤貨,以及修改“預售樓花同意方案”防止“擠牙膏”售樓,這兩招就有助加快新盤供應步伐。至於其餘四招,即分別將“新居屋”折扣從市價7折降至52折、改撥市建局地作“港人首置上車盤”並提供市價62折至72折優惠、改撥9幅私營房屋土地作公營房屋用、以及成立專責小組協助推行過渡性房屋計劃,都是透過公營辦法來調整房屋供應數量及價格。

事實上,單單依靠市場力量,已無法解決市民的置業需求,這實為一個不得不承認、而又眾所周知的現實;故此,改以有形之手來分配土地及房屋資源,包括增加公營房屋的數量,以及大降公營房屋的價格,才可更有效兼更直接地幫助有需要的市民上車。

不妨做個假設:如果香港土地及房屋供應得以大增,不過所有供應都屬私人用途,那麼,整體樓市將會發生甚麼變化?受累於供應增加,樓價多多少少總會下跌,但必須強調,在新盤“豪宅化”的銷售策略下,正如現時一手叫價普遍逾萬元一呎來看,相關供應的板塊實僅限於中上價樓——換言之,唯有中上價的物業市場最受打擊。

反過來,如果相關供應集中到公營房屋呢?不論是出租公屋,抑或是綠置居、新居屋、首置盤等資助出售房屋,其瞄準的必然是基層市場及中下價樓;受累於相關住屋需求得到公營的疏導滿足,特別是相關價格遠較市價為低,求諸私營市場的需求必然相對下降,其價格亦必然同步會被拉低,這包括一般租賃物業以至劏房單位皆然,相關住客(包括潛在住客)均肯定流至公營房屋裡去。可見,措施必然大大有利基層和小康家庭,不單直接解決了成功上樓(公屋)或買入資助房屋(居屋等)者的住屋需要,就連其他市民亦可間接受惠於中下價樓的租售價格下調——這豈不是一箭雙鵰之舉?況且,在“等抽獎”的期望下,市民亦無必要繼續“恐慌性入市”,擔心“今日不買,明日更貴”,大可以保留“彈藥”等政府加推資助單位才上車,亦即“未來購買力”也可望藉此一定程度地鎖住。

港楼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政府現時政策,乃公私營供應比例為“六四比”;在林鄭銳意加強公營供應的前提下,這個數字會否鬆動?她早前與傳媒會晤時已主動透露,當局可考慮改為“七三比”,詳情料於10月施政報告再作交代。

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普查顯示,約29%人口居住公營出租房屋,約16%居於公營出售房屋,兩者合計即45%居於公營房屋;私人住宅方面,則佔了約53%;其餘市民居於非住宅用房屋或臨時房屋,例如院舍、船艇等。較諸2006年居於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均約49%而言,顯然,近年實出現了由公營轉向私營的趨勢。

如前所述,停建居屋固然導致公營供應減少,但公屋出現嚴重供不應求之窘,以致公屋輪候冊由2006年的2年增至最新超過5年,不少人還不得不蝸居劏房——公屋供應不足,無疑才是背後的罪魁禍首。以租金中位數看,公營出租房屋的租金過去10年間僅由1390元增至1500元,惟私人住宅單位卻由5100元幾乎翻倍至10000元,也反映了普羅市民特別是基層人士的水深火熱。

林鄭針對公營房屋大作文章,恰恰判對症、下對藥。

造大供應餅 公營餅才真正大

對比新加坡多逾8成市民居於公營房屋,香港的數字的確遠遠偏低了。即使回至2006年,亦即公私營比例各佔約半,對照2016年兩者家庭數目差距逾20萬,以及現時公屋興建量每年僅1萬多夥、私宅落成量亦僅2萬夥的進度,不必諱言,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要想解凍又豈能一時三刻成功?所以,將“六四比”增到“七三比”,甚而“八二比”或“九一比”之類,只是相對比例上的增加,而非實際數量上的增加,因為歸根究柢的癥結,還在於整體土地供應的不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手頭上的白米根本不夠,則任憑林鄭如何分配,包括將更多的米撥作公營用途,公營所得之米始終仍少,基層市民亦難免要繼續捱餓;唯有將白米的總量增多,公營分得之米才可真正大增,大家才卒之可望有飽飯吃。常言道:唯有“創造更多財富”,人們才可“分享更多財富”。在土地供應及分配的議題上,道理同出一轍。今日香港之處境,正是土地資源上的“均貧”!

就如林鄭公開表示,較諸其他零零碎碎的土地開拓辦法,填海誠乃香港無法避免的長遠選項。隨著土地供應大辯論結果揭盅,料可歸納出市民心水的發展選項。不難預期,在未來尤其是施政報告公佈之後,香港的土地供應將會迎來新的局面:土地供應大餅既必大大增加,當中,公營房屋供應也必同步大增;配合公營置業階梯的拓闊,不同階梯的折扣率亦見提高,基層及小康的市民必然受惠最多。

縱然,香港房屋問題積弊已久,短時間內難以發生根本改變。不過,羅馬非一日建成,林鄭現在既已開啟了重建香港樓市的新篇章,展望將來,相信香港市民的置業難題,包括“住得貴、住得細、住得擠”的窘態,當可獲得相當程度的紓緩。

長按識別二維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