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制度被废除后,大量银元被回收后都干什么用了?

一德格天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直到1928年之前,虽然中国市面上同时存在各种纸币、银元,但还有农村地区还是用清代的银两,也就是银锭。

到了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以后,1933年出台法律禁止使用银两。

于是,之后几十年,市面上只有各种银元和纸币。

不过,之后因为西方经济危机,美国商人开始低价在中国收购白银。

2年之间,虽然政府出台法律禁止,仍然有3亿多枚银元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走私进入美国。这导致中国市面上银元开始短缺,纸币贬值。

无奈之下,1935年由孔祥熙负责进行币值改革。

改变了各地军阀都可以发行纸币的现状,由国有3家银行垄断。同时废除银元的流通,全部采用法币。另外,中国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以减少受银元数量导致法币波动。


这种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帮助非常大,改革了以往落后的币制。

当时的评价是:币制改革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尤其是当着日本军国主义正准备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时候,财政金融的稳定对于中国以后坚持抗战是至关重要的。抗日

不过,没有多久,抗战爆发。由于国民政府无法承担巨额军费,被迫大量发行法币救急,导致货币通货膨胀严重。

但即便如此,抗战期间法币没有崩溃,人民生活痛苦但尚且可以维持。

至于银元,大体三个去向。


第一,被国家收购。

战争爆发以后,政府收购了大量的银元库存。

77事变后,美国继续收购中国白银,迄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共购银3.621亿盎司,价值1.572亿美元。 这有助于维持抗战初期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客观上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种帮助。

第二,仍然在民间流通。

国民政府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更别说还有很多军阀割据。

即便在抗战期间,地方仍然存在大量使用银元的情况,而并不是只用法币。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老百姓根本不认纸币,只认银元。

还有一些军阀地区,他们有自己的纸币,并不是法币。老百姓和外省交易,也只能使用银元。

到了中共建国前,民间还有大量银元。1952年,福建全省甲类银元167.5万枚。



第三,老百姓私藏。

很多老百姓将银元作为古董私藏下来,萨沙自己也有。

至于被国家收购的银元,上面也说了。

除了出售给美国以外,大部分收购的银元回炉熔铸后封存在国库中,作为贵重金属储备。

当然,还有一部分则用于首饰用银。


萨沙


历朝历代的衰亡必然伴随着货币的变更,这是人类文明和货币文化的演变规律。自从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改用人民币,银元通用货币制被废止,中国人民银行在1950年就开始按银元面值等价着手回收,回收的品种非常多。


有日本龙洋,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印度坐洋等,国内的清朝银币,袁大头,民国纪念币等银币,还包括银锭、金锭等金属,回收的这部分银元被全部回炉溶解,并重新制造民国三年袁大头支援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

大家一定感到奇怪,既然通货银元被废止了,为何又要制造呢?原因是:由于国内刚刚解放,为促进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安定团结和发展地方经济,在地方民众只相信通用货币袁大头的前提下发行的。



这批袁大头的模版依然是三年原模版,只做了稍微的修饰和改动,为了区别于旧版三年袁大头,就在背嘉禾结带处横8左圆圈内刻小圆暗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年袁大头“O版”和“O版三角圆”,并且规定这批新版三年袁大头只限于本地区流通。


直到1965年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货币替换稳定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又着手回收这批新版银元,一直到八几年,基本回收殆尽,并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回收及政治运动,民间存在的各类银元已经寥寥无几,这些被回收的银元全部被溶解,溶解后通过提纯来制造贵金属银制纪念币和纪念章,大家应该记得首发精制纪念币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发行的。

总结:好吧,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有些意思,就请关注点赞,欢迎留言共同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