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小講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適合嗎?

养生小讲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晨起空腹一杯水”成為一條流傳甚廣的健康名言,很多人認為這杯水可以清腸胃、排毒養顏、稀釋血液,甚至可以減少疾病發生。

养生小讲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其實,中醫認為,很多脾胃虛寒、脾虛溼重、消化功能欠缺、肺腎功能不足的人,晨起喝水喝不對還會傷身體,喝水也要因人而異。

晨起喝水要看體質

清晨,人體陽氣隨太陽東昇開始升起,“晨起一杯水”會阻礙一些人的陽氣升起,尤其是體弱多病、經絡堵塞、陽氣少 的人。

不少人並不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晨起一杯水”,其實可以通過觀察面色判斷,是溼潤明亮還是乾澀暗淡。前者表明體內陽氣充足,後者代表身體裡陽氣較少,陰氣偏盛,這類人起床後應該鼓勵陽氣生髮,不適宜飲水,否則會使陽氣生髮受阻

臨床上,很多女性患者晨起飲水後出現不少症狀,有的頭暈,有的面部浮腫,像沒清洗乾淨,這就是水溼造成。特別是脾胃虛的人,面部很容易發現症狀,因為足陽明胃經分佈在面部。這類人對水溼的代謝不健全,尤其是早晨,陽氣不足,飲水後運化不暢,造成水溼瀰漫、上蒙清竅,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這種情況,必須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中藥調理,把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

脾胃差,少喝水

清代醫書《四聖心源》中記載:“水谷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如若脾陽不足(脾陽即脾胃功能),對水的消化吸收作用弱,不能化為氣血。脾胃差的人,比如有食慾不振、易噁心嘔吐、呃逆頻繁、腹脹腹瀉、胃脘不適等症狀,晨起最好少喝水,以免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

其次,肺對水的調節也起著重要作用。中醫認為,除了呼吸,肺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主治節”,包括“通調水道”。“水道”指水液運行的途徑,也就是說,肺能調節水液代謝,主要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運用肺氣將津液運輸到全身各處,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輸於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果肺功能有障礙,比如常胸悶氣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況,水液代謝也會很差,亂喝水就會加重症狀。

中醫認為,腎主水,膀胱主水之氣化。腎對調節和維持體內水液平衡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腎臟功能出現問題,飲水更要注意

,否則會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等。沒有飲水需求時,不要強制自己進行飲水,應把身體維持在一個氣血平和的狀態。

過量喝水,增加負擔

不少慢性病人血液黏稠,希望通過多喝水稀釋血液,其實,水並不能立刻進入血管。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循環的整體,水的代謝要在各器官組織的協調下完成,如果三焦氣化、臟腑轉輸、氣血運行中出現問題,水就無法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心肺脾腎的負擔。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飲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

养生小讲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清代名醫黃元御說,如果沒有陽氣,比如陽虛脾虛、肺腎不運,水液會鬱積成痰,形成痰飲病

痰飲可堵塞氣血運行,導致多種疾病。常過量喝水的人脾腎負擔大,衰老速度往往比其他人快,一些慢性病也會比別人來得快、來得多。

中醫認為,體內水液積聚還會形成痰濁,痰濁進一步積聚可成為痰核,比如瘰癧、癭瘤等疾病;或與瘀血互結形成結節、腫塊等。臨床中,一些囊腫病人因不當飲水導致療效降低,改變了不當飲水習慣後,療效會明顯提升。

痰飲、痰濁,是中醫特有概念,分有形和無形兩類。

养生小讲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有形、黏稠的叫痰,清稀的為飲。無形的痰飲可引起很多症狀,如頭暈目眩、噁心嘔吐、氣短胸悶、心悸或癲狂、昏迷等,但看不到實質的痰和飲。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痰濁和身體免疫、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以及精神病等多種疾病有關。

喝多少水因人而異

喝水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喝多少,與每個人的身體條件、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喝水必須因人而異。上班族和運動員、年輕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病人,喝水量都不一樣。每個人要根據自身活動量、排洩能力、對水的需求量、年齡、體重、工作狀態、飲食狀況和生活環境而定,並不是遵循一個死板和固定的飲水量

比如運動員、體力勞動者,身體消耗較大、代謝又很旺盛,對飲水不必加以限制。

养生小讲堂|晨起空腹一杯水,人人都适合吗?

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運動量和出汗量不大,水大都直接進入腎臟,增加了排尿量。

如果大量、頻繁喝水,反而增加腎臟負擔,引起脾胃不適。中醫認為,“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女人35歲之後,脾胃功能就會下降,七八十歲的老太太脾胃已經很差,食物攝入量要比年輕人少很多,如果喝的水和年輕人一樣多,身體自然無法代謝,無法承受。

護肝養腎的養生好茶~

心意之選,貴在經典。

我們精選的產品

皆在為了您的健康。

為了您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