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殘渣廢液 還土地「潔淨」本色

株洲網訊(株洲日報記者 劉毅 通訊員/陳學)日前,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幾輛裝有磷肥的貨車緩緩駛出廠門。未來,這些因關停而產生的殘渣,將在另一家化工企業變廢為寶,進行資源化處理。

對於關停企業,市委、市政府態度明確:不能簡單“一關了之”。今年以來,市、石峰區兩級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指揮部穩妥推進殘渣廢液等危化物品處置,加快拆除相關生產設備,推動交廠交地工作全面完成。截至7月底,已處置殘渣超過10萬噸、廢液超過1萬立方米,拆除設備100餘臺套。

“中鹽株化”9個分廠完成殘渣廢液處置

走進“中鹽株化”,昔日繁忙的生產景象不見蹤影,這家曾是湖南基礎化工企業中的“老大”,已全部關停,車間內的設備基本被拆除,一條嶄新的大馬路將從廠區原址穿過。

據介紹,2015年停產後,佔地1250畝的“中鹽株化”,遺留在現場的殘渣廢液、劇毒試劑以及各種存貨種類繁多。其中,各類設備12560臺套,化學品100種,包括危化品18種、劇毒化學品6種。

按照“明確主體責任、嚴格操作程序、加快處置進度”的要求,今年4月,殘渣廢液、危化品、庫存物資等專業組成立,參照停電檢修模式,依法依規進行資產處置,加快實現交廠交地。

“中鹽株化”殘渣廢液處置組組長文宇介紹,存放劇毒試劑的保險櫃被鎖在一處鐵房子內,大門被完全“焊死”,需先切割,再由兩人同時開啟兩把鎖方能入內,還有“無死角”視頻監控四周及屋內。

今年1月,在公安部門的全程監督下,該公司6500克氰化鉀、5500克氰化鈉和3500克三氧化二砷分別被安全移送至同行廠家進行無公害處置,消除了重大公共安全隱患。3月,該公司硫酸廠轉化器平臺啟動拆除工作,釩觸媒跨省處置的審批手續此後通過環保部門審批。

“對各種非收儲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核查、分析,並分類登記造冊,根據資產類別、性狀,分別實施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三種處置方式。”文宇說,全公司14個分廠,上半年已完成9個分廠的殘渣廢液處置,包括2.7萬噸磷礦、268噸廢油、10375個廢塑料包裝桶等。

到年底,這個誕生過“翡翠牌”“晶晶牌”的基礎化工基地,絕大多數裝置設備將被拆除。

“一企一方案” 同步推進場地環境汙染調查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清水塘聚集了130多家冶金、化工、能源等企業,其遺留的廢渣、廢液危害極大,停產後若不妥善處置,不僅會汙染水體和土壤,也將影響區域環境、經濟發展。

“按照‘一企一方案’要求,對危化企業實行全方位監管,防止企業搬遷造成二次汙染,同步啟動清水塘工業區汙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推進殘渣廢液處置。”市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緊扣安全環保工作要求,市、石峰區兩級指揮部多次專題研究部署關停搬遷驗收工作。上半年,已完成15家關停中小企業場地環境調查和4家企業修復方案編制,並啟動了後續28個關停中小企業場地環境調查。同時,加快推進5家重點企業的殘渣廢液、危化品及設備設施的安全處置拆除工作。

其中,海利化工鹽渣資源化利用處置已完成3565噸,市指揮部指導株冶、昊華化工制定危險廢物、殘渣廢液安全處置技術方案和搬遷方案,督促柳化株洲基地完成部分危化品處置。

“‘因企施策、因地制宜’,根據具體開發項目及土地利用性質同步推進汙染企業場地治理工作。”市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啟動清水塘汙染場地治理和土壤修復,根據土地利用規劃,明確各地塊的土壤治理目標和類別,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明確治理時限,確保清水塘工業區企業場地環境安全隱患基本消除,土地達到規劃用地環境質量要求,土地實現流轉、再利用。

企業“功成身退”,土地“涅槃重生”,清水塘片區正在走向生態科技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