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

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

肥胖症

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數增加致體脂佔體重的百分比異常增高並在某些局部過多沉積脂肪為特點。

目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肥胖患病率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範圍內增長。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研究顯示,全世界各地區人群中均有50-75%的35-64歲成人超重或肥胖,少數發達地區人群肥胖檢出率超過75%,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中,絕大多數還存在各種肥胖併發症。

WHO2011年中國調查研究顯示:中國有22%的人超重,中國目前肥胖人口達3.25億人,六千多萬人因肥胖而就醫。體重是否超重關鍵在於體重指數(BMI)高不高。BMI<18.5 kg/㎡者為體重過低,18.5-23.9 kg/㎡為正常範圍,≥24 kg/㎡為超重;≥28 kg/㎡為肥胖。

肥胖常見的類型

1

蘋果型——即“內臟脂肪型肥胖”,特別是腹部周圍堆積有脂肪的體型(所謂的“啤酒肚”)。大致的標準是腰圍與臀圍的比例:男性為1,女性為0.8以上。

2

梨型——即“皮下脂肪型肥胖”,肥胖主要集中在下半身,臀部肉多且下垂,大腿粗壯,經常被吐槽為大象腿。大致的標準是腰圍與臀圍的比例為0.7以下。

肥胖症是多種危害健康疾病,如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徵、高血壓、高血脂症等的危險因子。

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

肥胖和糖尿病又是一對難兄難弟,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多,肥胖者中糖尿病患者多,兩者經常形影不離。肥胖和高血壓是一對親兄弟,有研究表明,在肥胖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患有高血壓。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患者的脂肪組織增多,膽同醇及甘油三酯指標多高於正常值,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肥胖者長期高糖、高脂肪飲食及高胰島素血癥,肝臟合成的甘油三酯速率大大超過了其轉運能力,從而肝臟細胞脂肪變性而腫大,也就是所謂的“脂肪肝”。肥胖也與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密切相關。另外,肥胖者腫瘤(尤其結腸癌、乳腺癌)發病率也較正常體型者高。

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

* 肥胖症的危害 *

蘋果型肥胖容易引起很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對身體的危害更大。梨型肥胖由於下身脂肪過多,會引起關節疼痛、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而且梨型肥胖主要以女性為主,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也會出現。

肥胖相關性腎病

很多肥胖朋友在體檢時發現尿中有蛋白,醫生告知可能患有慢性腎炎,大家可曾想過原因原來是肥胖呢?

早在1974年,人們就發現嚴重肥胖患者可出現大量蛋白尿,此後很多臨床病理研究均證實了肥胖可引起腎臟損害,即肥胖相關性腎病。肥胖相關性腎病一般起病隱匿,各年齡段肥胖患者均可發生,以年輕患者為主。

典型臨床表現為腎病性蛋白尿或非腎病性蛋白尿,伴或不伴腎功能衰竭,少部分患者可合併有少量鏡下血尿,一般無明顯水腫和低蛋白血癥,多伴有高血紅蛋白血癥、高脂血症、高血壓等。一旦出現肥胖相關性腎病,發現及治療不及時可緩慢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

肥胖患者出現蛋白尿時,應儘早行腎活檢穿刺術以明確診斷。病理表現為腎小球肥大和/或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病變時,需高度考慮肥胖相關性腎病。需與特發性局灶節段腎小球硬化、糖尿病腎病等相鑑別。

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

肥胖症患者一旦出現相關併發症,應積極尋找肥胖原因,積極控制體重減輕併發症。一般肥胖均有如下幾個因素:

1

遺傳因素,父母肥胖的子女肥胖發生率均較高;

2

飲食量過大,營養過剩,鍛鍊過少,脂肪消耗過少,這是引起肥胖的最主要原因;

3

相關疾病導致,尤其內分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導致激素失衡所致,如腦垂體、甲狀腺、性腺功能低下以及腎上腺部位腫瘤等;

4

藥物所致,如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就會產生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脂肪主要堆積在胸、背及臉部),多數患者於藥物停用後或減量後可減輕。

因此,出現肥胖時,應積極尋找原因,有針對性進行體重控制或疾病治療。除外相關疾病因素後一般控制體重需要邁開腿、控制嘴:1.控制飲食; 2.加強運動;3.慎用減肥藥物。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