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有時候我們形容一個很內向的孩子,——像一顆蘑菇。

因為印象裡,蘑菇總是長在陰暗的角落,深深地隱蔽著自己。

但是我們也總是不得不承認,一個沉默的人會潛藏多麼巨大的力量,TA總是悄然生長,在不為人知的地方,迸發著無數可能。

恰如一顆蘑菇。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奇妙的蘑菇

現已知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藍鯨,成年藍鯨平均體長可達30米,然而和蘑菇比起來……

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馬胡爾國家公園裡發現了一株奧氏蜜環菌。它的菌索如同一根直徑2-5mm的管子,在地下悄然延伸了2400年,領地擴展至14400畝。

這株奧氏蜜環菌形成了約600噸的菌體,——不是隻長了一隻蘑菇,但由於所有的蘑菇都擁有相同的基因,所以這些蘑菇連同它們龐大的根系(菌絲索)一口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生物。

馬胡爾公園裡的奧氏蜜環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人們在不同的地點掘土取樣,然後對在不同採樣點獲取的菌絲進行基因檢測分析,確認在大約965公頃範圍內的地下分佈的菌絲屬於同一個個體。密環菌是掠奪性物種,對樹木的成長是有害的。

在中國大興安嶺裡有一種著名的山珍——榛蘑,就是蜜環菌的一種。如果你看見它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倒木或大樹的根基上,就知道它們又成功入侵了一棵倒黴的樹。

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燉的就是榛蘑。

榛蘑

(請橫屏觀看)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蘑菇是森林中的精靈,它們在不易見光的陰蔽處,悉心打扮著自己。顯然,蘑菇們的審美觀是千差萬別的:

有的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瓷菌(粘小奧德蘑)

有的蒼勁挺拔,仙風道骨;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靈芝

有的粗壯憨厚,胖乎胖乎;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牛肝菌

有的瘦骨伶仃,嬌小可憐;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晶粒鬼傘

有的則乾脆把自己裝扮成毛肚的樣子,讓人浮想聯翩。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羊肚菌

還有一些劍走偏鋒的,完全擺脫了“傘”形的束縛。

譬如這種圓溜溜的跟球一樣的小東西,實際上也是一種蘑菇,民間叫做馬糞包或者灰包,外敷止血效用頗佳。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馬勃菌

這種枝狀叢生的菌子,像極了一株鮮豔的海底珊瑚。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珊瑚菌

這位穿著白裙子的翩翩少女,則把蘑菇界的愛美之心表現到了極致。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竹蓀

除了變化萬千的姿態,蘑菇們還擁有五彩斑斕的色彩。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青頭菌,攝影©孤城

蘑菇的顏色大多是由皮層菌絲裡包含的不同色素反映而成,所以不要小瞧蘑菇,每一隻蘑菇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想象它們是怎樣細膩地選擇著這個世界的色彩,並巧妙地為自己搭配,形成分明而純淨的過渡系,純色系,撞色系……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攝影:Jill Bliss

有人說蘑菇是地球上最具外星生命氣質的物種,它們心思縝密地在整個星球上穿行,每一寸潮溼的土地上都有它們建立的王國,它們幾乎無處不在。

蘑菇是什麼

蘑菇是一種真菌,是和動物與植物並列的一個生物類別。更準確地說,我們見到的蘑菇只是真菌的“果實”,是已組織化了的菌絲體,學名“子實體”

傘菌子實體結構示意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廣義上的蘑菇是指所有具有子實體的高等真菌,稍狹義的概念是指子實體呈傘狀的真菌,更狹義的概念是指傘菌科中的蘑菇屬,並非所有傘菌都擁有圖中完整的結構。

真菌生命週期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度過,只有當它需要繁衍後代的時候才會鑽出地表,萌生蘑菇。

所以說,蘑菇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它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長大、成熟並把種子(孢子)散播出去。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破土而出的紅菇,攝影©孤城

為了更有效率地傳播、延續基因,真菌們各顯神通。蘑菇之所以生出千奇百怪的形狀和顏色,其目的也正在於此。

對於大部分傘菌而言,其菌蓋下面有許多呈放射狀排列的菌褶,菌褶兩面產生擔子,通常每個擔子負責產生2~4個擔孢子。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孢子成熟後,便從菌褶中脫落,隨風飄散。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傘菌釋放孢子

有時候,也藉助動物甚至人類實現更遠距離的傳播。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採食橙黃鵝膏菌的小松鼠

對於沒有菌褶的蘑菇,孢子會在菌蓋開裂後自動向外噴射;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橙皮菌噴射孢子

或者利用外力的擠壓,像火山噴發一樣,從菌蓋上預留的“火山口”噴出孢子。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馬勃菌噴射孢子

更高級的“播種方式”甚至用到了高等生物才擁有的智慧和謀略。

當一堆牛糞被消耗殆盡的時候,生長在上面的扔帽細菌會拼命的吸取牛糞中的水分,並生成一個鼓囊囊的孢子水泡。然後它利用水泡破裂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將孢子噴射到附近的草葉上。吃草的牛一口將孢子吞下,幾個小時後,這些孢子就順利的降生在數公里之外的新牛糞上了。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扔帽真菌噴射孢子

還有一種蘑菇會在夜裡發出熒光,引誘昆蟲前來尋找配偶。不明就裡的昆蟲,飛到蘑菇上,尋尋覓覓之後,裹著一身孢子粉遺憾地飛走了……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熒光真菌

比較令人驚悚的是蟲草菌。

當蟲草菌的孢子感染昆蟲後,它們會在昆蟲體內萌發,並慢慢殺死昆蟲。甚至能“操縱”昆蟲如同木偶般走向適宜自己生長的環境。最後,蟲草菌還會從昆蟲體內破“殼”而出,長出子實體並釋放新的孢子。

可以說,這類小蘑菇堪比科幻片裡的“異形”,還好它們對人類的大腦不起作用。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寄生在螞蟻體內的蟲草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真菌算得上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一類生物,其種類至少是植物的十倍。

沒有蘑菇(真菌)就沒有森林,地球上70%~90%的植物都同真菌建立了特殊的共生關係。真菌的菌絲依附在植物的根系上,植物向真菌提供必須的糖類,真菌則以水和礦物質回饋。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牛肝菌

真菌可以分解複雜的有機物,對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有著尤為高超的降解能力。它們在自然界裡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 ,日夜不停地進行著緩慢而持續不斷的轉化作用,將動植物的殘體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重新歸還給大自然。

真菌也滲透進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從發酵食品到醫藥、農牧、化工……無處不見真菌的影子。

然而,真菌生而為造福人類,也有一部分真菌會給動植物帶來病害,甚至死亡。

同樣,森林裡的蘑菇也並非都可以採來嚐鮮,即使長年居住山區地帶,對辨識蘑菇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如果長期有著採食蘑菇的習慣,一生不中幾回”毒“也是不大可能。

避開那些毒蘑菇

夏天,是野生蘑菇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在炎炎烈日過後,一場雨水的洗刷,山林裡就會悄然生出各種各樣的蘑菇來。

既然採蘑菇,就永遠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毒蘑菇”。

所有毒蘑菇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致命白毒傘”

致命鵝膏菌,俗稱白毒傘

一種含有毒傘肽和毒肽類毒素的劇毒真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這是一種在我國廣泛分佈的劇毒真菌。一個約50克的白毒傘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這些毒素對人體肝、腎、血管內壁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為嚴重,致使人體內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5%以上。

見諸報端的惡性蘑菇中毒事件大都由致命白毒傘引起。

“白毒傘”的中毒潛伏期長達24小時,一般為8至10小時。誤食大約一天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胃腸炎的症狀,經過處理後,第二天這些症狀會緩解,進入“假愈期”,讓人誤以為身體好轉而耽誤治療。但第三天就會進入肝損害期,病人轉氨酶急劇升高,嚴重的出現肝衰竭,搶救成功機會非常微小。

大部分毒蘑菇都是令人敬而遠之的,不過也有例外。

傘形毒菌中部分品種為佈滿白色圓點的紅蘑菇或黃蘑姑,就十分招人喜愛。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毒蠅傘

《超級瑪麗》一頭撞出來的蘑菇就是這貨。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更有不少人直接把它當藍本,創作兒童動漫作品,殊不知,這種可愛的蘑菇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小菇涼,你採的是毒蘑菇哦”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毒蠅鵝膏菌,俗稱毒蠅傘

一種含有神經性毒素的真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在歐洲,人們曾把毒蠅傘搗碎,拌在牛奶裡毒殺蒼蠅,這大概就是它得名的由來。

人類誤食後則會產生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肌肉抽畜等症狀。

毒蠅傘的毒性物質是水溶性的。當切細或切碎成方塊狀,並且使用大量水煮沸時,毒性會部分解除。不過,安全起見,還是不要去冒險食用。

雲南的山林裡一種非常著名且爭議巨多的蘑菇,就是導致“小人國幻視症”的“見手青”

粉蓋牛肝菌,俗稱見手青

一種可能會引起神經中毒反映的真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不少人因為吃了“見手青”以後出現幻聽幻視,主要表現為看見許多五彩的小人兒,會蹦會跳,引誘中毒者去抓它們,同時還會從地上到天花板到處奔跑。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既然這玩意吃了會中毒,為什麼還有人去吃呢?

因為“見手青”在充分烹飪後是可以食用的,——當然也因人而異。

“見手青”中毒的情況主要分為

1)烹飪不足半生不熟

2)吃太多

3)烹飪過後又放置至涼。

一些好奇心強的小夥伴為了見到“小人人”還特地去嘗試中毒,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小人人”的幻覺也是因人而異,人們對生物鹼不同的耐受性,可能導致出現的幻覺千差萬別。另外,伴隨幻覺的還有嚴重的腸胃疾病以及腹瀉,康復過程也是相當苦痛的。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1966年,披頭士和滾石兩隻樂隊分別發行了自己的專輯,迷幻音樂掀起了一波追捧。

人們試著在各種迷幻風格的音樂裡體驗死亡、追問靈魂、修煉禪道,甚至與暴力、性、冥想等關聯起來,但這些嘗試達到的效果,可能都不如一顆蘑菇“來得實在”。

裸蓋菇,俗稱迷幻蘑菇

一種具有神經致幻作用的有毒真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遠古的印第安人在三千年前,使用裸蓋菇屬的迷幻蘑菇舉行宗教占卜活動,人們在酒杯裡添加迷幻蘑菇,達到共遊天國的願景。

可以說,迷幻蘑菇也是率先開啟了人類對心靈、意識世界的探索。

在1962年,哈佛神學院的學生沃爾特·平克(Walter N. Pahnke)使用迷幻蘑菇對20名學生進行了一場試驗,這場試驗也被稱作“馬什教堂試驗”。

受試者普遍表示裸蓋菇素帶來的“幻想+幻覺”體驗,讓人感到宗教不止是一種興趣,很可能在某個層面還有比理論更值得信服的聯結。

而在今天,據研究報道,裸蓋菇素能促使人的大腦產生一個超連通的“信號”,並把通常沒有聯繫的大腦區域全部連接起來。

所以,食用迷幻蘑菇的人可能會表現得更有創作慾望,擁有深層次的心靈感官,這主要是因其視、聽、嗅覺功能都格外加強,神經極度興奮帶來的猛烈刺激。

大自然允許迷幻蘑菇的存在,必然有其用意,我們相信在未來,人類能解開迷幻蘑菇之謎,並將其用入正途,比如對大腦的開發、對抑鬱症的治療等。

不過在目前,這類蘑菇的濫用還是會帶來社會的混亂。

PS:我國衛生部2013年公佈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將裸蓋菇素和賽洛新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禁毒法明文規定,濫用我國規定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屬於吸毒行為。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畢竟,還有那麼多健康且營養價值極高的蘑菇在大山裡生長。

將無毒的蘑菇鑑別出來,帶回家做道美味佳餚才是正經事,然而這對於“新手”來說並不容易。

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許多毒蘑菇的外表同可食用蘑菇相差無幾,比如正紅菇與毒紅菇,僅憑肉眼分辨,極易混淆。

毒紅菇,俗稱嘔吐紅菇

一種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症的有毒真菌

蘑菇識別指南,避開那些毒蘑菇!

目前尚未有鑑別蘑菇是否有毒的簡易科學方法,網絡上有流傳識別毒蘑菇的訣竅,諸如:顏色鮮豔的有毒,蟲子不吃的有毒,與銀器、大蒜、米飯一起炒或煮後變黑色的有毒等。

實際上,顏色鮮豔的可能是美味,譬如大紅菇、青頭菌;外表樸素的反而可能有毒,譬如致命白毒傘、苦粉孢牛肝。被蟲子咬過的也可能有劇毒,比如常常被蛞蝓啃得七零八落的豹斑毒傘。至於用銀器、大蒜、米飯來驗毒的說法,估計是在宮廷劇裡炮製來的。

避開毒蘑菇的最好辦法是實地走訪,請教有經驗的當地人,不要採食在當地沒有食用歷史的野生蘑菇。

另外,不要採食過於幼小和老熟的。因為幼小的特徵不明顯,容易認錯;老熟的,則可能因黴變而產生新的毒素。

切記,無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吃生的、涼拌的,加工時不要用急火快炒,一定等炒煮熟透才可進食,且最好每次只吃一個品種,進食量也要控制。

吃菌子時不宜喝酒,因為萬一吃到了毒蘑菇,酒精會促進毒素的吸收,加速中毒。

牢記這些注意事項,可以挎上竹筐,採蘑菇去啦!

圖片來源

地球旅客攝影師@孤城

攝圖網 | 暱圖網

視頻資料來源

《蘑菇的魔力》《地球脈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