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我们中国人,往往以五千年文明自居。五千年沧桑历史,也是这个古老国家最为骄傲的一点。不知道多少个春秋,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清末外国人来到中国

清朝时期,因为长期坚持闭关锁国的国策,中国与世界脱节,开始变得落后。因此当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他们见到的,仅仅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中国。

这种落后的国家,古代一定也十分落后呢?外国人纷纷鄙视中国,于是就出现了“欧洲科技领先说”,大致内容就是:自古以来,欧洲的科技都是人类最为领先的,其他地方哪怕历史很长,也不如欧洲先进!

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考工记

但是随着欧洲渐渐开始了解中国,他们中的一些人发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周礼》。一本讲周朝礼仪的书,如何体现了科技的先进呢?原来《周礼》中有一节,名叫《考工记》。

《考工记》原本不属于《周礼》,而是齐国的官书。但是因为《周礼》中的“冬宫”篇失传,所以后人才将其编入《周礼》,替代“冬宫”篇。古代失传的书为数不少,这也给今天研究古代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周代青铜鼎合金配比都相差不大

此书详细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手工业的详细情况。所谓官府手工业,指官府官制的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相对,可以理解为国企。本书中记载的不仅仅有各种金属物品的冶炼情况,还暗藏了一个惊天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一种金属配比——六齐配比。

所谓六齐配比,就是在冶炼青铜时所采用的一种固定配比,以锡最为关键。比如《考工记》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意思是铸鼎的青铜,锡要占六分之一。

《考工记》记载了鼎、斧、戈、戟、镜子等物品的特有金属配比,而且与现代合金配比相差无几!也难怪考古工作者会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器,同类金属器物的含量总是相差不多,原来古人早就总结了固定规律啊!

老外发现中国的一本古书,读完变脸失色: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

清末仍旧保留了弓箭部队

更厉害的是,六齐规律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合金配比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规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窥见数千年前的古人,对技术是何等的重视。在战争时期,谁能拥有更好的兵器,谁就能有更大的胜算。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对这点有这清醒的认识,只不过满清统治者为了“防民患”,抑制了技术的发展罢了。

老外发现《考工记》后,也让一些有理性的外国人知道,“原来古代最先进的是中国”,而不是欧洲。这也对西方学术圈产生了影响,西方学界也渐渐摆脱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思想禁锢,直到今天仍然在发挥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