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西方民族在东进的时候会选择去攻打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国?

yunyaling1987


为什么?过不来呗。

印度自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强大的外来移民,自公元前15世纪左右的雅利安人,到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人、安息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以及再往后的突厥人甚至于蒙古人都曾经侵扰或者入主过印度地区,可谓络绎不绝。反观中国地区,除了要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袭扰之外,好像在近代之前从来没有面对过西方的敌人。原因何在呢?

从地图上看,西方民族要侵入中国地区,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是走北方的欧亚大草原,然后从北部边境进入;另一条是从西部帕米尔高原进入。

北路不行

首先欧亚大草原的先天条件是东干西润,游牧民族为生计考虑往往是从东向西迁移,或气候转冷不得不西迁,或气候很好兵强马壮主动西迁。这就悲剧了,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民族大迁移都是从东向西走,东方的游牧驱逐裹挟着西方的游牧向更西方迁徙,欧洲人民饱受其苦,罗马帝国都因之而灭亡。由此看,西方民族想要从欧亚大草原路线来中国作客,是不可能的。

亚欧大草原

南线不方便

再看南线,哦哟,光看看地图就眼晕。

最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可能还不太难翻越,但紧接着来的主要屏障可就要了亲命了,自北向南阿尔泰山、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和青藏高原,山脉之间虽然有山口,沙漠戈壁上也有绿洲,但这也仅仅可以支撑小规模的商团通行,对大军团的长途行军来说,这些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这些地域可并不是没人存在的。您来干啥?打中国?哦,过路费谈谈吧。以盛唐之繁荣富强,也不过在西域维持了两万多人的正规军驻扎,您打算派多少人来呢?

尴尬的印度

那么印度为什么又这么尴尬呢?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北靠喜玛拉雅山脉,南部两面临海,这两个方向都没问题。不妙的是西面,印度西北与中亚接壤,随着贸易以及文化的交流,中亚地区伊朗高原一带游牧民族很自然会向东南方向纬度较低气候更好的地方迁移。而偏偏印度西北基本没什么屏障,只有一座兴都库什山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仅仅能够遮蔽北部边境,且不说开放的南部,对于民族迁徙这种不在乎时间成本的战略动作而言,兴都库什山还是略显单薄了,翻过山便是印度河平原,立刻便可以获得补给或者干脆就扎根在此了。而印度本身的条件又实在是太优越了,恒河、印度河两大流域平原,以及南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气候温暖多雨利于农耕的地区,也难怪会有一波接一波的客人过来反客为主了。

还有半条,也不行

至于说自西向东穿过恒河平原自孟加拉一带入侵中国,且不说横断山脉,印度这么美,中国是哪儿?呵呵。


说了归齐还是地理环境决定的。在亚欧大陆上,中国地区是史前人类大迁徙的东方终点,而印度是文明以来民族迁徙的终点之一。


海子蔚蓝


历史上西方民族在东进的时候会选择去攻打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国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古代信息传播落后,相比较远在东亚的中国,西方民族会更加了解印度的情况;

其次,地理条件的限制,西方民族进入中国的几条路都是道路坎坷,而进入印度就只要穿过一个山口险要;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国家实力。古代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直到清朝才被西方国家赶超,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西方民族躲都来不及了,更何况来进攻。


亚历山大东征,印度洋就是东方的尽头

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当亚历山大的大军来到了印度之后,看到了印度洋,骄傲的亚历山大自认为已经来到了东方的尽头,完成了占领东方的豪言壮志。

事实上亚历山大的这一次东征是西方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格的东进,这一次东进之所以只打到印度,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亚历山大并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叫华夏的国度。受到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亚历山大认为印度洋就是东方的边界,所以当攻打下印度之后,亚历山大就撤军回希腊了。

由于古代信息传播的落后,导致了西方民族对中国的认知只停留在传言之中,在那个时候他们也不确定是否有这么一个国家。

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后华夏文明才第一次大规模的与西域、西方文明交流,而此时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早已烟消云散了。事实上,真正让广大西方国家认识到中国这个国度,还得感谢《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

《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出版,直接刺激了那些冒险者横渡大西洋到东方寻找中国。


雪山、沙漠、丛林是华夏民族天然的卫士

在古代航海技术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无法支撑西方民族大规模的从海上进攻中国。如果要进攻中国,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大概四条线路。

第一条跨越西伯利亚,进入中国,这一条路直到沙俄一步步蚕食西伯利亚之后才算打通,在沙俄之前没有一个民族敢走这条苦寒之路。

第二条从中亚翻越葱岭进入新疆,但是当他们翻越葱岭之后会发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第三条就是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就算是现在也不会有哪个国家会选择这条路入侵中国。

第四条就是从东南亚等国入侵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就在东南亚的丛林吃尽苦头,更何况是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瘴气、痢疾就够入侵者吃一壶的。

反过来看一下印度,古代西方民族入侵印度千百年来都是经过喀布尔至伊斯兰堡走廊占领旁遮普地区轮番进入印度次大陆。在这一条路上只有开伯尔山口这一险要地段,一旦西方民族占领这个山口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一马平川的印度河平原。正是这种地理优势,让古代中国免受西方民族的侵扰,而古印度就没这么幸运了,一旦开伯尔山口丢失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


落后就要挨打,最弱的中国都不曾亡国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也就清末、民国那一百多年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不管是清朝还是民国,中国都没有被西方国家灭国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都是堪称霸主的存在。

三国时期,战乱纷飞,此时的号称世界第二的贵霜帝国也不敢打中国的主意。

即便是唐玄宗时期在与大食国的怛罗斯战役中失利,但是大食国也不敢趁胜入侵唐朝。

反观印度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孔雀王朝,自孔雀王朝之后,印度就再也没有建立过统一的中央政权,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都是诸国林立,这种情况下等待印度的就只有被侵略的命运了。特别是到新航路开辟之后,印度更是沦为应该的殖民地。

感谢读完文章,本文作者为历史作家煮酒君。喜欢请点个赞👍


煮酒君谈史


不宜太高估甚至是神化古代中国的战斗力。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硬屏障”,没有西域万里戈壁的“软屏障”,中原绝不会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间断流传至今天的文明。上天给中国的恩赐太过充足了。

对于西方来说,东方固然神秘,但神秘不等于强大。东方是神秘是经历了漫长而破碎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这种神秘一直到清朝被打开国门之后,甚至直到今天还依然未散——但你能说,欧洲列强因为清朝的神秘而不敢侵略清朝吗?

古代西方基本没有攻打中国,主要是地理因素。一是中国实在太远,补给过于困难;二是亚洲中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西方想进攻中国只有远经西域,而这是个广袤而相对贫瘠的地区。《孙子兵法》中说到“取用于国,因粮于敌”,试问西方的数十万大军打到西域,他怎么“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这漫长的补给线直接会拖垮西方大军。

然而,一旦敌人的基地不在遥远的西方而在中北亚,事态就变得不一样了。中国历代王朝受中北亚游牧民族欺负还少?汉朝是好不容易才在中期扳回一局,宋朝更被辽金打趴下,元、清直接长驱中原——这就是古代印度地区的写照。

印度西边是印度河平原,没有天险而且还土壤肥沃,西方的敌人进攻到此虽然对面临气候、瘟疫等难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克服的,亚历山大之所以没有再继续东征,与其军队本身的厌战情绪有关。相反,蒙古帝国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他们不也“放过了”印度么?因为从北向南,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屏障了,而北方人相比于西方人,更不适应印度的气候,打到印度河、恒河流域,受得罪当然要比亚历山大的士兵们多。

从西向东,印度好打,中国难打;从北向南,中国好打,印度难打。总体而言,古代文明中,中国远离其它诸文明,北有戈壁,西有高山,南有雨林,东有大海,天时地利,可以说是世界地理位置之冠,未来不复兴,实在太浪费这一先天条件了。


隐语


马克思说过:“印度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它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入侵者的历史。”

从雅利安人开始算起,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一直到后来的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所有这些入侵者,都是从西北方侵入的。后来的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是坐船来的,绕过一整个非洲才能抵达印度半岛,总算费了些周章,而先前的那些帝国或民族,都是从西北方向的陆路而来。

看看印度的地形图就知道,东方的若开山脉挡住了东南亚少数民族的觊觎,加上本来这些少数民族人数又少,又得受北方中华帝国的掣肘,很少给印度带来直接威胁。

正北方是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的吐蕃也给他们制造了一点麻烦,幸亏吐蕃人人丁不旺,到了平原又醉氧。

西北方,问题来了,兴都库什山脉之间有一座开伯尔(又译喀布尔)山口,山口里有一个开伯尔河谷,全长53公里,最窄处不超过600米,一年四季可畅通无阻,从一马平川的印度河平原出发,过了河谷,进入阿姆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就又到了同样一马平川的中亚了。

这处山口也是中亚和南亚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多次要了印度的亲命,几乎所有的外敌都是从这条路不请自来的,唐僧当年也是经过了开伯尔山口才到的印度。

中亚西亚一盘棋,是古代大部分战争发源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建立的任何一个帝国,搂草打兔子,总要穿过开伯尔山口试试运气,而印度半岛本土势力建立的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基本统一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200多年,其他时间都是些分散小国,民族成分纷杂,根本没有抵御外侮的能力可言。

要想攻打古代中国?好吧,希望他们的神灵能保佑他们先翻越几百公里的兴都库什山脉,再趟过300多公里的瓦罕走廊,再爬过上百公里的冰达坂,经历过以上这些世界公认的常年冰封的无人居住区后,恭喜,他们可以获得与中国西北部游牧民族挑战的机会了!冲破重重考验后,要想与古代中原王朝对决,再走一年吧。


历来现实



历史上西方民族根本就越不过这个鸿沟,他们没有办法,才选择去攻打印度,因为前面有连绵起伏的大雪山和无尽的沙漠阻挡着他们的视线,而印度呢?恰恰刚和合他们的口味,印度所属的南亚和伊朗高原相连,只有狭窄的印度河和塔尔沙漠阻挡,印度刚好地势低,处于平原,有无尽森林和克什米尔雪山高地,这样有利于来自波斯的异族入侵。


在东面成c型的喜马拉雅山环绕着,和北部喀喇昆仑山相连,即便越过雪山,对面还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片都是无人区像罗布泊,和漫长的河西走廊。等他们到达中国,补给就很困难,哪有力气去攻打中国,即便他们到了,路上气候,地形就把他们给拖死。西方探险队包括旅行家都想通过重重障碍去往中国,可走到的能有几个,倒是中国很积极,像汉朝张骞,甘英一度到达红海。


阿勒泰地区以北可以进入中国,但要浪费好长时间,北面虽然是冰封寒冷的西伯利亚平原和额尔齐斯河,但那只到了外蒙古以北。沙俄就是从哪里走过来的,他可以说是西方最成功的入侵着,俄罗斯扩张速度这么快,无非就是他所处的地形有利于突击冒进。不到一百年席卷整个西伯利亚,直到中国边境,他们为了殖民将欧洲囚犯流放到哪里。


在印度以北喜马拉雅山内有青藏高原,哪里更不能让西方人消化掉,西方人即便越过他,也是一片片无人区,哪能和波斯建立联系,在世界屋脊上,气候不适应,贫瘠而极端的地方让他们补给变得很困难,迟早会让他们死伤惨重。所以在东面只有印度才是他们的乐园,于是他们大都会绕过喜马拉雅山去控制印度。




从古代开始,进入印度的波斯人不少,他们还有的从中亚方向过来,或者中国新疆方向,波斯人,不单单指波斯,那还有被征服波斯的民族。先看看西方是那些民族:

一,那是在原始时期,印欧人所谓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为什么我们是黄种人,还得益于地形限制,东西方自那时起形成两个世界,至于印欧人,后来只有少部分进入新疆一带,建立城邦国。

二,波斯人,但那不彻底,波斯人在很早以前建立了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印度自然不纳下,为此波斯皇帝还建立了驰道,随时随地微服私访东西两边,他们在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建立的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却止步于中亚,被喀喇昆仑山挡在哪里。

三,希腊人,波斯帝国在希腊地区统治,直接勾起希腊人的欲望,波希战争时常爆发,哪时还出了个马拉松,希腊城邦国众多,后来出现佼佼者在以北有个马其顿崛起。亚历山大年少有为,亲率大军从希腊杀向波斯,畅通无阻,节节胜利,大流士大败,亚历山大很快玩转波斯帝国全境。在他小时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只告诉他东面是印度,他实现了老师愿望,杀向东面,从马拉坎达就是中亚的撒马儿干,在最东方附近建立了殖民城,亚历山大城和埃及亚历山大一样,只是不出名罢了,往东就是雪山,阻挡了他的步伐,于是又南下印度,亚历山大帝国形成,那是在中国战国时期,但没有受到影响,相反中国在那时却混战不休。

四,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从阿拉伯半岛扩张,他们和亚历山大帝国一样,横跨欧亚非大陆,它东西跨度很长,西到西班牙,漫长的非洲疆界,地中海差点沦为内陆海,向东,整个波斯,一直到中亚。东边呢,还是绊倒哪个坎上了,唐朝这时也和他并起,唐朝势力甚至伸向波斯,阿拉伯人后来将唐朝势力清除出河中,唐玄宗时和唐朝在恒罗斯干过一仗,唐朝大败,退出中亚。阿拉伯人即便知道中国有个唐朝,也不敢东去因为他知道唐朝还是有实力的,毕竟地形阻碍了他们的野心。可印度不同,有利于骑兵南下,印度却成了阿拉伯人盘中餐。

来自北面的威胁:

一,贵霜王朝,一个从中国而来民族大月氏,他们原先在秦朝时居住在甘肃一带,后来被匈奴逼到西面,在汉朝时势力壮大,吞并河中和印度以北,成为与罗马,东汉,萨珊并起的欧亚非四大帝国。

二,突厥人的入侵,突厥被东方唐帝国打败后,退出东方,在中世纪,赛尔柱帝国兴起时,突厥人席卷整个波斯地区大混战,中国宋朝时,他们进入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三,蒙古人,成吉思汗早都有打印度想法,但气候局限,后来他的子孙察合台家族一份子,帖木儿,还有巴布儿直接建立莫卧儿王朝,一直到近代。

印度地方可以说吸引多的就像大杂烩,由于他天生的地理优势,吸引许多民族到来,成了他们的享乐之地。古代中国却躲避了西方入侵,优势的地理拯救了华夏文化的传承,使中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龙文history


为何历史上西方民族东进的时候会选择去攻打印度,而非攻打古代中国?

首先这个问题“大正”要纠纠正一下,并不是所谓的“西方民族东进”,而是近代的西方殖民者全世界的殖民活动,不分东进西进,但新航路开辟的最初目的确实是为了打通东西方的商路,特别是到印度和中国的商路,毕竟这两国个地方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可是遍地黄金啊!


要问为什么西方殖民者会选择攻打印度,而不是攻打古代中国?

其实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宗主国,而此时的印度却只能算一个地理名称,半岛上陈列这大大小小的邦国,四分五裂的状态,从这个方面来说,当然是打印度更好打,更划算了,而这个便宜最终让英国人占去了,最后印度变成英属印度殖民地。

其次近代西方殖民者不是没有打过中国的主意,早期甚至打过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才放弃,1635年(明末),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与明朝广东政府起冲突,最后被打败,英国赔款并向明朝当地政府到歉,虽然冲突规模很小,但也证明东亚强权还是挺厉害的,但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后,再来到中国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用船坚炮利打败中国(鸦片战争),并打开这个东方庞大帝国的市场。

早期西方殖民者经过甄选才发现,印度次大陆这个地方才是殖民者的狂欢之地,太适合殖民了,这个地方资源多、人口多、有钱、市场大,人喜欢当顺民不反抗,几千年来始终如一,太容易征服了,简直就是上帝赐给殖民者礼物,如果西方殖民者不去征服印度,他们的上帝都不会答应。

不过四分五裂的印度半岛被英国殖民者这样殖民统治几百年后,反而实现了统一,形成一个国家,这也算是对印度人几百年来逆来顺受的一种补偿吧!


大正看世界


印度之所以历史上一直被西方民族东进主要是由于印度自身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横亘在印度次大陆上方两侧的分别是伊朗、帕米尔高原和青藏、云贵高原。由于传统上古中国对于翻越青藏、云贵高原去印度没什么兴趣,所以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威胁都是来自西北方。目前的印巴冲突实际上也是这种地缘政治的延续,统一的印度始终担心西北方向来的威胁。

古代印度以西的那些民族可不像古中国那样,从伊朗、帕米尔高原上下来的诸多西方民族多是经过喀布尔至伊斯兰堡走廊占领旁遮普地区轮番进入印度次大陆,对印度轮番进行蹂躏(先后被入侵10多次)。由于旁遮普地区是五河汇聚的古文明发源地,现在印度的旁遮普邦也被称为印度粮仓;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则贡献60%的GDP和80%的粮食。所以西方民族一旦征服旁遮普地区后就可以一路南下占领印度。而印度历史上又是一个分裂的多民族地区,大一统不仅只持续过两百多年,而且大一统的地域也十分有限,而被征服却是常态。

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先是雅利安人从旁遮普地区地区进入印度次大陆征服了印度,而后的笈多王朝、突厥人、蒙古人、德里苏丹王国、莫卧儿王朝、土耳其的塔塔尔部落等等,无一不是由此地进入印度。甚至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也曾率军攻占了印度。至于征服印度后再翻过青藏高原或者云贵高原入侵中国,别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是现在也不可能实现的。


紫龙防务观察


要是知道中国的存在,他们还敢东征吗?

与其说高山,大漠,丛林是中国的天然卫士,不如说这些自然环境阻隔了中国西征统一亚欧大陆的进程。

西方的那些军事强国,根本没有机会在东征中国!



一,早在汉朝,我们中华民族就组织了针对西方的万里长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跨越大漠的王昌龄写下这首诗,追忆汉朝对西方的征讨。其中万里长征说的是汉武帝派李广利征讨大宛,寻找汗血宝马的故事。

大宛,相当于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汉武帝让李广利去发动万里长征,战果如何呢?

第一次西征,李广利带领郡国骑兵6000人,和恶少年游侠儿数万,一路上饿死渴死病死的就很多。到达大宛东部边境时,已经是只有几千人了。两年后回到敦煌,只剩下出发时的十分之一了。

第二次西征,仅正规军就6万人,军需更加充足,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可是,最终到达大宛的军队,还是只有3万人。战利品,也就是大宛国献上的汗血马3000多匹。

相比之下,亚历山大西征伊朗,路程也就五分之一不到,自然条件好很多,带了3万步卒五千骑兵就号称征服全世界了。而他们的全世界,也就是500万平方公里而已。


到唐朝,四万安息军队镇守西域,军需依旧是大问题。

唐朝与西方大国阿拉伯在怛罗斯开战。双方军力如何呢?

唐军仅3万人,其中汉人2万,主要都是步兵,当地雇佣军1万,后来雇佣军背叛造成唐军大败。

阿拉伯军队20万,主要都是骑兵。

战役的过程很简单,一开始唐军占尽上风,但敌军太多打成僵局,唐军盟友葛逻禄部叛变,高仙芝等高级将领雨夜逃走。上万唐军被杀,唐军大败。

唐朝拿不出十万军队远征葱岭以西吗?不是的,主要是跨越大漠的非战斗减员太严重。

如果,唐朝能够组织起一两次百万人以上的移民实边,今天整个西亚和中亚都是唐军的囊中之物!

西亚国家东征中国,唯一的案例是瘸子帖木儿。

瘸子帖木儿是穆斯林化的蒙古人,他的帝国首都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印度,叙利亚,伊拉克等国都遭遇他的大屠杀。

帖木儿67岁准备西征,因为他在海上听说了永乐大帝朱棣的威名。海上挑战朱棣完全没有胜算,于是帖木儿组织了100多万军队东征。

帖木儿的东征军队,精锐估计也就是十万人,也不少。不过帖木儿军队在今天乌鲁木齐附近时,帖木儿死了,不仅东征计划破产了,他的帝国也崩溃了。


帖木儿的孙子建立了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也算保住了帖木儿的基本面。


历史知事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主要有地形的原因、文化交流的影响。

地形

当西方民族东进后,达到中亚地区,此处干旱少雨、沙漠广布。此处拥有众多高大的山脉,即便到达中国的西部-新疆地区,还有一路向东漫长的距离才能抵达富饶的关中平原。对于古代来说,行军距离如此之长,后勤保障根本无从满足。

而印度,则相对好走的多,虽然印度三个方向被高山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但是在印度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有数个关口,包括开伯尔山口等,过了这个山口将面对富饶的印度河流域,对侵略者而言,将拥有巨大的动力去占领该地区。而印度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该缺口频繁失守,被来自中亚、西方等地的民族攻破、长驱直入并统治。

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古代自从秦朝统一天下后,便雄踞亚洲东部。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强有力地震慑着周边的各个民族,并且中原王朝还时不时地向西域(新疆、中亚地区)扩张,传播着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向外体现着帝国的实力!


从西汉时期,开始经营西域到唐朝威震天下的千年岁月中,足够向其他民族传递出一个思想-东方帝国不是那么好招惹的!如果招惹了东方帝国,要做好被灭的准备。

而印度,就比较差些。印度文明一直在南亚发展,从没有试图翻过高山向外扩张。并且印度一直处在分裂状态,对于中亚、西方等民族来说,一个相对分裂的地区是最容易进行征服的。毕竟,他们扩张也是为了能占领地盘、吃口饭,如果对象过于强大(东方的中国)搞不好会引火自焚,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他们会找软柿子来捏-印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的雅利安人开始,印度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并且为了便于统治还创造了种姓制度。前后有:公元前516年-公元前32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与来自欧洲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公元1世纪前后的希腊人、塞种人和大月氏人、公元500年前后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白匈奴侵入印度、公元8世纪11世纪波斯人、突厥人入侵、到了公元1526年的蒙古人。先后进入南亚地区,并统治之前的在该土地生活的人民。

1853年7月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说:“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而我们通常说的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

马克思的在通讯稿中,定义了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历史地位:印度根本没历史。


江枫渔燚


打仗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事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因为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消耗很多钱粮,所以对于进攻方来说战争就有打多大规模、打多久时间,打到什么程度的要求。战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很小的因素都会导致战争的胜负。所以,进攻方需要仔细评估投入产出比,才能做出正确的战争决策。

现在来看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几乎所有的文明,都产生自欧亚大陆。西方有古希腊、波斯等盛极一时的文明。在中亚的图兰低地那里,是数不胜数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走马观花一样。至于东亚的文明,严格意义上说就的就是中国文明了。

(地形图:最高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西亚、中亚、东亚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也因此发现发展出了风格迥异的文明。

航海是人类科技最集中的事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极具冒险性的行为。因此,在1500年以前,主导世界的都是来自陆地上的势力。

那么,西方民族想从陆地到中国,有三条路径。

1,通过北方连绵的草原带,从西欧平原延伸到东欧平原,进入南俄大草原,再经过图兰低地,到达漠北草原,在这里,他们就会望见长城。

2,通过中东地区的新月地带,穿越中亚山地,到达帕米尔高原,长途跋涉,见过河西走廊,在这里,他们就会望见玉门关。

3,从两河流域,进入伊朗高原,穿越中亚沙漠,到达阿富汗山地,经过开伯尔山口,到达印度河平原,再一直往东,是一片平原到达缅甸、泰国、越南,北上进入中国。在这里,他们会望见镇南关。

可见,从陆地上到达中国本部的旅程,过于凶险。不仅路途遥远,在地形上也颇多坎坷。即使按照稳扎稳打的打法,也一样会遇到高山、大川、沙漠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隔。唯一一条看似平坦的道路,是布满了游牧民族的一条草原的通道。

在历史上,穿过这条游牧民族地带,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西方民族打败了漠北草原上的部落,甚至收编了他们,那么他们又会面临着长城上的汉族军团的阻击。自秦朝统一中国本部之后,中国一直以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整体出现,其军事、经济、政治影响力在东亚地区是霸主的存在。通过朝贡体系,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王朝拥有对周边国家的宗主权,因此当西方民族到达长城的时候,他们会发现面临与东方体系的整个同盟敌对并战斗。

(开伯尔隘口位置图)

所以,从成本收益分析,西方民族攻打中国,从陆地上开过来,是极其不明智,而且会面临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因此,尽管中国富足的名声远播海外,但是西方民族却没有一个起觊觎之心的,有一个帖木尔。这一方面来自于地理因素的阻隔,另一方面来自于中华一统下的强大防卫力量。

当西方民族,通过第三条路径的时候,他们会惊奇的发现,印度河平原同样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人口,物产丰富。

南亚次大陆也堪为形胜。在西北,有兴都库什山。在北方,有青藏高原。在东北,有热带丛林。在南方,是印度洋。北方的青藏高原出了吐蕃时强大一点,其他时间都是四分五裂,形不成强大势力。缅甸的能量只能在东南亚一带称王称霸。印度洋则是在近代以前,只有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来过。

因此对于印度来说,风险就在于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的侵扰。

前文分析过,从西方到达东方的路径,有一条通过阿富汗山地的开伯尔山口,是一个长53公里,宽1到2公里的隘口。自古以来,有许多的游牧民族,从此地南下进入印度河平原,建立起前进基地,从而征服印度。

印度人几千年来都没有学会中国人在北方修筑长城作为防御手段,每一次都是记吃不记打。一波又一波的游牧民族,从这里出发,一次又一次地洗劫印度大陆。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的创建者,是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巴布尔。他在第一次冲击印度时失败了,他返回阿富汗,重整兵马之后,再次杀了个回马枪。这一次,他成功了。从此莫卧儿王朝统治了印度,一直持续到英国人的到来。

(修了泰姬陵的印度:爱情果然更重要)

所以,首先印度与西方有可以直接连通的进军通道,便于西方民族组织军事进攻。其次,印度人逆来顺受的民族性格,导致了印度民族武力的孱弱,又没有充分的防御手段。最后,印度只有在孔雀王朝时期短暂的统一过,其余时间都是四分五裂,形不成强大的防御力量来应对外界的威胁。

由此,造成了印度历史上惨烈的被征服史。

如今,经过西方殖民者三百年殖民的印度,自认为成了大国,在南亚肆意张扬着霸权和大国沙文主义,全然忘记了在历史上所遭受的苦难。在印度,整个国家弥漫着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与暴躁。

印度的核武器计划的代号,取名“佛祖微笑”。佛祖看到如今的印度,能微笑得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