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唐·徐鉉

踩著盛夏的末梢,不經意間就進入了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七月初一前後(陽曆8月7—9日)。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秋,在這一天立起來了!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儘管蛙還在鼓譟,蟬還在鳴唱,風悄悄在葉子上寫下秋的詩歌。梧桐對涼意最為敏感,立秋一到便開始落葉,故“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相傳宋時,立秋這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宮殿之外,眼睛緊緊地盯著院子裡的梧桐樹。

一陣風來,一片樹葉離開枝頭,太史官立即高聲喊道:“秋來了!”一人接著一人報,秋來之聲便傳遍了天下。

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之後,皆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祭拜上蒼,祈求五穀豐登。

秋,是情緒豐滿的。它是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樂觀,也可能是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傷感。

立秋|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至,涼風起,讓酷夏已久的人們長舒了一口氣,烈日中也出現了一絲溫和。

秋,恬靜與從容的昭示著又一個美好季節的到來。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落葉知秋,情誼如酒,風漸涼時無喜更無憂。

歲月流走,驀然回首,一聲問候醇綿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