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家庭政治人治理?

注:田野政治学头条号所发的所有文章,均为田野政治学作者原创,请尊重作者的原创权。

何为家庭政治人治理?

摘要:不论是在传统社会时期,还是现代社会,家庭都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层治理单元,单个家庭构成了整体的国家社会,可以说家庭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家庭的治理功能,也赋予家庭成员政治属性,即家庭成员不仅仅是社会成员,更要在社会治理中需要承担政治人的角色。单个家庭中的政治人,一旦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就会对现实的社会治理产生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有时候是负面的,合理利用家庭政治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治理的稳定。

关键字:政治人;家庭;治理;关系效应

在传统时期,单个家庭的政治人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通过选出本族族长,国家又赋予其行政权力,使得单个家庭在国家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L村的族长,赋予了其甲长的政治属性,显然族长绝不仅仅是家庭治理的主体,而且成为了了整个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人。

在现代社会,虽然传统社会形态的逐渐变化消亡,但单个家庭的政治人属性,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现今社会所强调的“家风治理”,就是在强调家庭的政治属性,政治人的治理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中依然必不可少。可见,探讨单个家庭中的政治人,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目前学界对于政治人的定义,有着很多说法,分布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最典型的在政治学科和社会学科。政治人的概念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理论,亚氏对政治人的定义是: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由于人类有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语言和理性,可以分辨善恶和交流思想,所以人们可以组成比其他群居动物所组成的团体程度更高的政治性共同体。再向后推,如李普塞特《政治人》,强调政治人是政治社会的基础,对处于各阶级的政治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可见,处于单个家庭中的成员,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阶级、社会地位,都会成为政治人的部分,只是发挥的作用不同。

1.政治人的来源

政治人产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依靠于家庭。每一位政治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的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往往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人要想成为政治人。首先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而这些素养除了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最为主要的来源就是家庭,并且由于家庭在政治人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发挥着影响,对于政治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政治人要想实现其政治理想,必须拥有足够的政治资源,这些资源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政治人的政治资源最开始自然来源于家庭,这些可能是家庭教育带来的,可能来源于家庭聚会,也可能是血缘关系等等。总之,政治人的治理资源启蒙于家庭。

2.家庭影响政治人

家庭带给“政治人”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政治人产生于家庭,联系于家庭。很难想象政治人会完全不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的这些家庭因素,往往会给政治人带来正面和反面的影响。比如,政治人依靠家庭的和睦关系,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巩固了执政基础。再比如当政治人掌握权力之后,如何控制家庭?依靠其权力,如何保持家庭的不受贿赂,廉洁公正,都是家庭带给政治人的影响。如笔者在调研中,访谈获取的家长选择,十分注意对家庭的影响:家长要对整个家户负责,家长有保证全家人吃喝、保护家户兴旺的责任。王家家长在迁移到本村之后,租种的三亩土地不够全家人吃喝,所以在耕作不忙时,王家家长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做豆腐、麻汤饭,坐起了“走货郎”,在周边村子串村走货。家中的小孩如果在外惹了事,家长要出面道歉,只有家长出面道歉,也不会留有“间隔”,双方家户之家才会没有矛盾。村中有两户人家,由于孩子的矛盾,两家妇女吵了起来,由于双方家长恰好外出,没人出面调解,导致两家人接下了梁子,从此不再往来。足以看出,家庭对家长承担政治人的要求。

此外,良好的家庭关系,能为政治人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正面影响,如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选举人,常常携家带口出现在竞选现场,和睦的家庭显然更容易争取到选票。“政治人”往往由于繁重的政治治理工作,筋疲力尽,家庭是其排忧解难的保障,从而不断打磨其意志,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所以在危难时刻,我们总强调家庭力量的重要性,是政治人参与治理的信心来源。

3.家庭中的政治人

首先,政治人所具有的生产功能、繁衍功能、教育功能等,是构成治理传统的重要因素,正是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使得家庭不仅仅是单一弱小的单元,而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群体。正因家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家庭中的政治人得以利用其影响力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作用。以古代中国为例,宗族关系是封建王朝的统治的基本联系纽带,上至皇位继承,封爵加禄;下至百姓生活,分田聚居,家、家族、国家构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治理传统,形成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三纲五常”思想,将国家的治理传统与家庭政治属性相结合。皇位继承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深刻体现了维护家庭传统的重要性,统治者将自身的统治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宗族关系,选出担当基层治理的政治人,从而维护封建王朝的政治稳定,而这一治理传统延续了上千年,足以见到家庭政治人对于治理传统的影响。

其次,家庭赋予了政治人的文化属性。家庭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形成了群体文化,作用于政治人的治理文化。例如,中国家庭传统的谦逊、和为贵的传统品格,也体现在了我国的外交政策中;美国家庭的乐观、个人主义,也体现在了美国的治理制度中:追求个人权利,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成就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再比如欧洲的英国,皇室的家庭传统政治,一直保留至今,并形成了立宪君主制度。家庭传统,无疑促进了治理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并且由于家庭传统内在的稳定的特性,保证着治理传统的稳定性。

家庭传统,会形成独有的政治人治理选择。如在非洲某些原始部落地区,相同的宗族关系家庭,形成部落酋长制度,形成独占一方的酋长政治人。而在某些国家,家族甚至会成为国家政治统治的主体,形成家族继承式政治人。这些政治人的形成,是长期形成的治理传统,带有鲜明的家庭传统特征。

4.结论

综合以上探讨,不难看出,由于家庭是社会治理中的基层单位,作为家庭成员的政治人,必然会被赋予治理属性。不论单个家庭的维系纽带来源于哪里,总会形成政治人治理机制。不同的单个家庭,由于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带给了政治人不同的治理方式。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只要家庭维系的纽带不消失,家庭中的成员就会发挥其政治治理的作用。政治人的治理方式,会受到其家庭关系、家庭传统、家庭诉求等多方面的影响,政治人依据此,做出不同的治理判断,由此也带给了其治理的不确定性。即这种治理方式可能出现正面也会出现负面效应。如何规避负面影响,使得单个家庭中的政治人能够,合理地参与治理就变得异常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目前提出的“正能量家风”、“新乡贤”、“打击村霸”、“建设民约”等,都是在积极探索家庭政治人的积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基层,政治人参与社会治理,重点在于把握其所处的单个家庭单元,从而让政治人成为社会治理的推动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