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強敵,殲20攻破了哪些難關?關鍵是應用了這一技術

為了強敵,殲20攻破了哪些難關?關鍵是應用了這一技術

資料圖

在去年的朱日和,中國首個第四代戰機殲20正式進入了中國空軍現役,這也說明,殲20已經完成了技術量產工作。那麼,殲20的量產都克服了什麼技術難關呢?

為了強敵,殲20攻破了哪些難關?關鍵是應用了這一技術

資料圖

其實最難克服的就是殲20的大型金屬件的製造加工問題。大型金屬件的製造和加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當然我們也不例外。在製造殲20的時候,我國採用了一個對於任何國家都非常先進的技術,那就是3D打印技術。通過3D打印技術,同時改進材料的結構優化和整體強度性能,這是3D打印技術在的軍事上的重大應用事件。

為了強敵,殲20攻破了哪些難關?關鍵是應用了這一技術

資料圖

其實在航空工業上,3D打印技術已經有了應用。僅在中國,九率先在C919項目上,3D打印件就已經被用來當做中央翼盒這一核心零件,其成品率和金屬消耗兩個指標都遠遠超過了常規的鈦合金大型金屬件製造加工方法:3D打印讓大型金屬件各個地方的鈦合金都能進行可控的結晶,且可以對結晶形成的晶胞進行微調,讓鈦合金有著更好的性能,同時還將金屬的消耗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最重要的是,這種金屬加工方式幾乎能夠加工出任何形態的金屬件,大大減輕了軍工廠的需要達到的標準,非常適合擴充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