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收復台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近來臺風頻頻,但是大廈門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廈門人都說這是“鄭成功”的功勞。昨天是鄭成功的出生日,你瞭解民族英雄(強勢抗颱風)的事蹟嗎?

鄭成功於1624年8月26日出生,原名鄭森,號大木,父親鄭芝龍為明福建總兵,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的母親田川氏(日本人)是在日本長崎縣平戶千里濱生下了他。他不平凡的身世,也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的隆武帝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1653年南明的永曆帝又封他為延平王。

1659年9月,鄭成功率十餘萬大軍進攻南京失敗後返回廈門,鑑於敵我力量的懸殊和客觀形勢的變化,決計跨海東征收復臺灣,開闢穩固安全的抗清基地。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鄭成功率軍25000人,戰船400餘艘,於3月23日出軍。而荷蘭人只有一千多人,明軍在數量上擁有壓倒性優勢,荷蘭人似乎只能坐以待斃。

但結局是歷時九個月,鄭成功慘勝荷蘭,收復被荷蘭侵佔了38年的臺灣。

本該輕而易舉獲勝的明軍,為什麼最終只是“慘勝”?我們從軍事角度分析之後,反而驚奇鄭成功居然能獲得勝利。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首先,從雙方的航海技術說起。

早在17世紀,荷蘭人的帆船凝集了歐洲近代早期軍事革命的精華,不但在與英國的競爭中勝出(特塞爾海戰中戰勝英法聯合艦隊),還取代了昔日的殖民霸主西班牙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荷蘭人的三角帆船依靠複雜的帆索體系,能夠逆風行駛,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度使鄭成功瀕臨精神崩潰。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而中國自16世紀閉關自守,航海以及軍事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於荷蘭

鄭成功率領的船隻主要為沙船(南京船)、鳥船、水居船(雙蓬居)、趕繒船、八槳船、小哨、快哨、烏艚船(即烏船)、小烏龍船等。

主力戰船大青頭(船體多飾以青色)長約10丈,寬2丈1尺,高l丈5尺,吃水8尺,載重三四千擔,總共只配備2門大炮,前1後1(《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1962年福建版)。

這一方面就已經差距懸殊。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軍事謀略上,鄭成功發明了一種先進的戰艦隊形,與當時英、法、荷海軍正在試行的“鑽石”隊形相似。

他把戰船分為5個部分,指揮船位於中間,以便指揮。也就是說,這個方面鄭成功和荷蘭差距不大。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那麼,軍艦火炮方面就不用多說了。

熱蘭遮裡

荷蘭人的大炮火力猛,射程遠,精度高。稜堡和炮位相互配合,實現了交叉火力的全方位覆蓋。

而鄭成功當時的大炮數量少,射程不足,鄭成功軍隊主要使用的還是弓箭、長刀等冷兵器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這樣一來,鄭成功沒有絲毫勝算。但意外的是荷蘭駐地總督偏偏選擇了自殺性的決策。

於是,鄭成功打贏了,但在荷蘭的炮火之下幾乎全軍覆沒,可謂是慘勝。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回想當年,因為航海技術落後,荷蘭遠渡重洋,臺灣成了荷蘭重要的殖民地;357年前,鄭成功的船隊配備明顯比不上荷蘭軍艦,鄭成功卻只能依靠“天時地利人和”佔據先機才勉強以十倍人數得了個慘勝的結局。

這充分體現了斯大林的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

如今,我國正在崛起,走向國際。

就在8月12日,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普萊德遊艇設計建造的、目前亞洲最大的超級遊艇 Illusion Plus (幻想號)啟程前往摩納哥參加國際遊艇展。這正是我們走向世界的證明。

鄭成功收復臺灣靠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Illusion Plus 的設計、品質、性能、內裝等均滿足全球最苛刻的歐洲標準

,幻想號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優良品質。

這也意味著我們告別了因為航海技術落後而“被動挨打”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