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坚固防线 确保食品安全——宁德市为“舌尖上的安全”把好关

织密坚固防线 确保食品安全——宁德市为“舌尖上的安全”把好关

市食药监局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缪星 通讯员 徐晓临 谢芳)8月10日上午,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宁德市幸福里市场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活动,免费为市民抽检食品。当天共为过往市民检测蔬菜、海鲜、肉类农残、挥发性盐基氮等项目23批次,检测结果均合格。同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200余份,为市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据市食药监局综合科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宁德市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合格率达99.3%、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2%、药品抽检监督性抽验合格率达99.1%。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可控、持续改善、稳定向好,没有发生一般级别以上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是市食药监局切实维护广大市民“舌尖上安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战略思想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着力构建食品安全“五主”责任体系,织密“让人民吃得放心”的坚固防线。

党政监管 抓好体系建设关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连续16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形成各县(市、区)政府统一负责本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食安办牵头、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卫计、教育、公安、检察、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建立起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堵塞监管漏洞和盲区,消除监管空白,不断完善“从农田到餐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无缝衔接监管链条。

据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农业部门已开展农药、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监管、“瘦肉精”、农资打假、茶叶农残超标等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海洋渔业部门开展大黄鱼质量安全整治等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8次,查处水产品案件4起,现场销毁问题鱼苗160万尾。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共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65起,案值31.4万元,没收不合格食品1114公斤,罚款335.32万元,移送公安部门13起。各部门的联合行动,有力震慑了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企业主体 担好主体责任关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把控食品安全的第一关。今年以来,宁德市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食药监部门的督促引导下,纷纷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告知书》《宁德市企业诚信经营承诺书》《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告知书》《网络餐饮服务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协议方)食品安全承诺书》等告知或承诺书,自觉担当起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主体责任。

“我们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实行生产全过程风险控制,建立生产经营操作规范,严格落实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产检验、索证验票、购销台账记录、产品追溯等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控,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生产或经营的食品进行检验把关,履行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叶茂馨说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鼎、蕉城、周宁、霞浦及古田等5个县(市、区)已成功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达285个,生产面积76.6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1个,绿色食品79个,有机产品26个;全市3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食用菌、大黄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全部通过年审;创建小作坊示范单位11家,累计达到35家;培育和创建11家省级、50家市级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创建单位、45家食品安全放心餐厅、9家食品安全放心食堂。

同时,今年食品生产全过程透明监管新模式“互联网+透明工厂”试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在8月15日上午“透明工厂”试点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与酸柠檬、鑫康永佳两家糕点试点企业代表就加速推动“透明工厂”试点建设进行了探讨。两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将在生产关键环节和门店设置更多的可视设备,并添加生产全流程科普讲解视频,让广大消费者能更清晰地了解平日喜爱的糕点生产全过程;同时计划在近期组织消费者亲身到工厂里,零距离接触体验生产全过程,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人人有责 营造社会共治关

人人都是食品消费者,都是食品安全的主人,食品安全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参与。为了增进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市食药监局将食品抽检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通过连续两年开展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抽”网络投票活动,对得票率最高、市民最关心的生鲜蔬菜、水果、食用植物油、畜禽肉、大米、鱼虾蟹贝类水产品、香辛料、挂面、小麦粉、酱腌菜等10类食品加大抽检力度,并及时公开抽检结果。还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快检队伍,每月开展2次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在市区农贸市场设立快检台,免费为市民购买的农产品、水产品等检测农残和药残,检测结果当场告知市民或发送至市民手机,让大家吃的放心。

同时,该局充分发挥“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微信公众号作用,及时推送图文并茂的趣味科普文,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朋友圈中泛滥的食品谣言,很好的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升了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鉴别能力。

“我们将持续通过食品选择、舆论引导、举报投诉、志愿者行动、行业自律等多方面努力,推动公民个人、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市食药监局食品安全总监钟乃贵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