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说起高力士来,可能有人还不知道他的厉害之处,有副对联写得好:

豪气压群豪,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此副对联赞美李白才华横溢,“力士”指的就是高力士,而“贵妃”指的自然就是杨贵妃,可见“力士脱靴”和“贵妃捧砚”一般,都是李白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就将高力士上升到和杨贵妃同一高度,足以见其厉害之处。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享年78岁。高力士称得上是历史上最为忠心的宦官,跟仇士良那种妖艳的小妖精可不一样,他一生对唐玄宗不离不弃,哪怕是史思明、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时,他也跟随在玄宗身边,护送玄宗逃到了成都。

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大家可能都觉得宦官有点娘,还贼眉鼠眼的,看面相就觉得是小人。但高力士是不符合这个一般规律的,他虽为宦官,却性格决断,有政治才能,善于骑射,有大将之风。要我说就是,干宦官这一行实在是可惜了。

要是把高力士和唐玄宗李隆基放在一块儿说,那就有点cp的感觉了。高力士童年很惨的,十岁的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被阉了。武则天圣历初被岭南招讨使李千里送进了宫,虽得武则天赏识,又因犯了个小错被逐出宫去,高延福就收了他做养子,后又被武则天召进了宫,来回折腾了一年多。

在宫里待了很多年,一转眼高力士就24岁了,他遇见了那个自己要守护一生的人,那就是临淄王李隆基。就这样,二人的缘分开始了。

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李隆基雄心勃勃,看不上韦氏那一伙儿白痴,就说要发动政变,高力士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必须得帮。于是唐睿宗复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高力士因有功而擢升朝散大夫。李隆基虽然当上了太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皇位就一定是他的,因为他姑姑太平公主也是个狠角色。于是,力士又协助李隆基发动一次宫廷政变,李隆基就坐上皇位了。

自此高力士常伴唐玄宗李隆基左右,虽然深受唐玄宗的信任,但这信任并非来源于逢迎巴结。他虽手握大权,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朝廷官员都不敢惹他,但他却一心忠于玄宗,并不以权谋私,做事皆以皇帝的利益为先。

得高力士,实乃玄宗之大幸。

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高力士总能在关键时刻为唐玄宗提供帮助,无论是政事上,还是情感上。当年立太子时,李林甫一干人等兴风作浪,试图拥立寿王李瑁为太子,而玄宗却担心寿王的出身而犹豫不决。高力士便道:立嫡以长,谁还敢争?一语惊醒唐玄宗,遂立李亨为太子。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就李亨的表现来说,这个决定都没有错。

备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心情很是抑郁,每天闷闷不乐,后宫三千佳丽竟是一个也看不上。高力士为了治皇上心病,便设下计谋,将杨玉环接进宫中陪伴唐玄宗。这件事若让后人评说,自然是批评不断,这不但直接使皇上沉迷女色不理政事,还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但是,他是为了玄宗。

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后,高力士护送玄宗逃往成都。至马嵬驿时,随行士兵群情激奋,杀死宰相杨国忠还不解气,还逼迫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自然舍不得,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群士兵杀了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高力士力劝玄宗赐死杨贵妃,以平息众怒。于是就有了“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唐肃宗李亨称帝后,收复旧河山,力士随玄宗还京,这时的李隆基已经是太上皇了。之后高力士又为保护玄宗而得罪李辅国,被诬流放,代宗继位时得恩赦还京。

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究竟高明在哪里

可惜李隆基没等到高力士回来便去世了,高力士行至朗州,得此噩耗,悲痛而死。死前曾说:“吾年已七十三,可谓寿矣。官至开府仪,可谓贵矣。既贵且寿,死何恨焉。所恨者二圣升遐,攀号不逮;孤魂旅榇,飘泊何依?”意思是说,你死了,我便成了漂泊之人。

代宗感其忠义,诏令恢复官爵,陪葬玄宗泰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