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中,我们都在被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的思想,即这样的观点: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所以在小编初读《生物中心主义》这本书时,乍一读我是极不认同书中作者的观点的,毕竟已经有这样一种观念先入为主地主导了我的思想十几年了,然而读下去后,我感觉到生物中心主义这种观点还是有很大地合理性的,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理科生来说,作者的观点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实验结果所提出来的,虽然有些东西作者并没有证明,但大体上的观点还是完全符合逻辑且找不到方式来反驳的。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书中以量子力学及生物学为基础,穿插一些作者身上及身边发生过的事,传达出这样的生物中心主义的观点:外在的客观世界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非是外在的世界决定了我们的意识,而是我们的意识选择并决定了外在世界,没有生命的意识,外在世界就不会真正存在,而只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概率状态中。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在小编看来,抛开作者的经历看,因为这些章节更像是作者在描述自己开始产生这种思考的契机,书中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作者对生物中心主义的七个原理的论述中以及支撑这些观点的近现代物理实验中。而在这些观点中,我认为根子上的问题就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包括后面的章节中关于宇宙和时空的论述,还是离不开意识和物质,所以在我看来,生物中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对意识和物质的思考,但它又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它提出的理论在近现代物理学中有据可依,就像老师上课说过的那样,它更像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小编自己的思考是,这种观点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两处,一个在于不确定的概率状态,一个在于意识。在我已经了解学习过的物理学中,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来描述基于双缝干涉实验的概率波,虽然看似不可思议,但毕竟是处于微观层面的东西,即使与我们的经验大相径庭似乎也有合理性,而生物中心主义却将这些实验与理论一般化并上升到广义层面,没有意识,物质就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概率状态中,任何可能先于意识的宇宙,都只存在于一种概率状态中;我们感觉是真实的东西是一个与我们的意识有关的过程,这似乎充满了唯心论的观点,但似乎真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另一处关于意识的地方,作者似乎并没有确切地指出这个意识指什么东西,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意识指那个如鬼魅般神奇地影响着实验结果的“观察者”,而在广义的层面,意识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依据作者的观点,意识先于物质,那么即可理解为意识不具有物质性,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东西,就像一个观察者选择了世界,那处于世界中的我们是那个观察者进行了选择还是我们对那个观察者的观察而选择了世界。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小编认为本书抛出的观点,虽然并没有做太多的深入探究,但还是提出了一个对世界解释的新的切入点,促使我们抛开固有的观念去进行思考。突然想起来曾经看到过的一种观点,大概意思就是把整个宇宙看作一个巨大的计算机,这中间的物质及物理规律都是程序模拟出来的,就像游戏中玩家不在其中的时候他就是一堆数据而不被演算,如果把这个看成我们现在理解的波,那么当玩家到达后当前游戏状态就被推演出来,把这个理解为粒子,整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节约缓存的过程。

你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归根结底,我们仰望星空,只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绝对不存在,绝对正确更不存在,本书的生物中心主义,更像是一种新的洞察,促进我们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