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每月的工資很少,卻不屑朝廷的俸祿,原來已經富可敵國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不同階級的人都有其相應的身份和地位,也正因如此,他們受階級和身份所限,所領取的俸祿也會有相應的不同。在古代,朝廷四正品官員的俸祿每年是一百四十四兩,而其他的官員也會根據其相應的官職收到相應的俸祿。那麼,除了這些為皇帝工作的朝廷官員以外,還有這樣一群人也同樣為皇室成員盡心盡力的工作,直至他們臨終之前。可事實上,他們的薪水還不及那些正四品官員的十分之一。

古代太監每月的工資很少,卻不屑朝廷的俸祿,原來已經富可敵國

在中國古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份尷尬,無法生育,在等級社會中被稱作宦官,也就是我們時常所稱的太監。在明清時期,這群在皇家侍奉皇室成員的宦官雖然有品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能與朝廷的官員所領取的俸祿相等。因此,大多數宦官也都是辛勞清苦地度過一生。可是,在明朝宦官掌握大權,染指朝政的時期,一些宦官可謂是富可敵國,其手中所掌握的財富是平常人不敢想象的。他們所居住的宅邸富麗堂皇,擁有的財產黃金萬兩,田地萬頃。他們並不在乎那些來自於朝廷的微薄俸祿,而是貪汙受賄,不僅給朝廷帶來惡劣的影響,也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局面。

古代太監每月的工資很少,卻不屑朝廷的俸祿,原來已經富可敵國

而到了清朝時期,對於宦官的管理則比明朝嚴格。根據規定,會根據他們服役的年限進行銀兩的發放,不僅如此,按照朝廷的規定“四品督領侍每月月銀8兩,米8鬥,公費制錢一貫300;五品宮殿正侍每月月銀7兩,米7鬥,公費制錢一貫200;六品宮殿 監正侍每月月銀6兩,米6鬥,公費制錢一貫100……”以此類推。除此之外,還會給宦官一些額外的福利,例如,在傳統節日時會給這些宦官相應的賞賜,這些賞賜不僅僅有銀兩,還包括一些綾羅綢緞、珠寶、玉器、名人字畫等物品。而在王府工作的宦官也會有相應的俸祿,但由於並非是皇室統一發放,再加上各個王府所居住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的等級也有所差距,所以領取到手裡的俸祿又會有所區別。

古代太監每月的工資很少,卻不屑朝廷的俸祿,原來已經富可敵國

雖然在清朝前期對於宦官的管理十分嚴格,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尤其是慈禧當政時期,一些宦官的勢力範圍又有所擴大,給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政府造成了更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