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一邊面對精神病人一邊面對精神病兒子 厲害了,父親的背影!

在山東濟南市平陰縣,提到精神病人,人們立即會想到時刻心繫患者的孔村鎮精神科主治醫師董宜忠,因為董醫生不僅不一位好父親,而且心裡的各個角落堆積著每一個病人。

天地心間是為老百姓 一言一行堪比好醫生

家住洪範池鎮的趙某,自幼智力發育不全,生活需家人照顧,母親過世,家中只有她和年邁的父親。近10年,趙某經常脫光衣服外跑,見人就打罵,出現明顯精神異常症狀,父親沒有辦法,只好將其鎖在一間屋裡。村裡為救助這個家庭,建議家屬為其辦理殘疾證。病人赤身裸體,怎麼可能帶其到醫院進行殘疾鑑定。董醫生了解到情況後,及時向領導彙報後,決定上門服務。

他和另一名大夫組成鑑定小組,驅車30公里,在山溝裡步行2公里後,才見到病人。經檢查後,他首先為其診斷為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符合鑑定規定。隨後,按照鑑定要求逐項打分、填表,滿足了病人的心願。近年來,董宜忠為600人進行了精神殘疾鑑定,近40人是到病人家中現場辦公的,真正為弱勢群體家庭解決了困難。

除了照顧好精神病人,在董宜忠的家裡,還有一個重度殘疾的兒子需要他照顧。“剛開始的時候,兒子還比較在意自己的身體,但時間長了,孩子的精神狀態不太好,表現出了強烈的悲觀情緒。”就這樣,在23年的歲月長河中,他一邊面對精神病人,一邊面對精神病親人。他和兒子從談心交心開始,時間一長,兒子有啥心事也願意說出來。看著兒子的心情越來越好,董醫生覺得自己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董宜忠深知殘疾人家屬的感受,為了幫助更多家有殘疾人的家庭,他倡導發起、建立了“平陰縣我的兄弟姐妹日間照料站”,自己兼任站長,專門照料精神、智力殘疾人,實施心理康復、指導患者自行持續服藥,業餘時間組織他們從事插花、唱歌跳舞的社會活動,據統計,在這裡每年有數百精神病人康復後迴歸社會。

23年一邊面對精神病人一邊面對精神病兒子 厲害了,父親的背影!

社會家庭幸福守護者 精神衛生營養播撒者

有一年春節,當全國人民沉迷在節日的歡樂中時,董宜忠接到縣120急救中心電話,孝直鎮刁鵝嶺村一精神病人發病,威脅鄉親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他二話沒說,叫上兩個同行隨120趕到現場。

眼前50歲的張某,身體強壯,腰裡一端繫著一根繩子,一端繫著一個秤砣,還不時地甩動。怎麼辦,拖延時間,肯定增加危險,最快制服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危險,僵持近1小時,董宜忠看準一個機會,上去就抱住了張某的腰,其他人積極配合,很快制服了張某,順利的拉回了醫院,維護了社會穩定。

農村群眾對精神衛生知識瞭解不多,是一個普遍的問題,董宜忠注意到這點,分別三次組織平陰縣的精神衛生知識培訓、宣傳活動。為能給全縣鄉村醫生講解精神病人管理知識,他努力學習,擴大自己知識面,三輪培訓中,做講座31場次,均製作了精美的課件。在的濟南市精神衛生工作考核中,獲得第一名,所在單位被評為先進集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