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干,只爲了早點退位

導語:看歷史,悟今朝,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個關注吧~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請輸入圖片描述前言

前言

我們中國的封建帝制有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據統計這期間足足出了有四百多位皇帝。這些皇帝裡面呢有的是戎馬大半生才好不容易一統天下,當上開國皇帝的,比如說漢高祖劉邦,還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的是大勢已去趁著還沒死趕緊過一把“皇帝癮”的,比如三國時期的袁術,還有滅了明朝的李自成;也有已經死了卻被後人強行追封、在陰間過了“皇帝癮”的,比如朱元璋的父親、祖父、曾祖、高祖;還有不惜兄弟相殘也要當皇帝的,比如秦二世,還有唐太宗李世明。

這些皇帝有的昏庸無能,有的開明能幹,但是為了登上“皇位”,他們每一位都是無所不用其極,即使是當上皇帝后,也還要沒日沒夜地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

但是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他在登基之前百般拒絕,在登基之後又致力於推翻自己的“統治”,他就是兩宋交接時期的張邦昌。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不願意啊不願意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爆發,金朝大軍攻佔了宋朝都城開封,經過長達四個月瘋狂的劫掠之後,擄著徽欽二宗、上萬佳麗宗姬、十數萬百姓一路北去,幾乎只留下一座空城。但是金人還不滿足,為了方便以後的統治,金軍統帥在臨走前還扶持了一個國號為“大楚”的政權,而張邦昌正是這個政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帝。

按理說,張邦昌有金人的支持,自己本身又尊為宋朝的宰相,他如果一心想當皇帝,客觀上還是很容易的,但是在主觀上,張邦昌卻一百個不願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有名無實。“大楚”擺明了是金人的傀儡,表面上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實際上不但在金朝人面前得當孫子,在宋朝軍民心中估計也早就被罵得孫子都不如了,這種皇帝,不當也罷。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2. 怕死。但其實就算是“傀儡皇帝”,依然是讓很多人都眼紅的,歷史上就有爭著搶著要當“傀儡皇帝”的人,你比如說離我們最近的就有汪精衛,還有某偽國皇帝。但張邦昌不是這種人,不是因為他不貪心,是因為他怕死。早在他被宋欽宗指定為跟金人議和的人選時,為了在金人面前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張邦昌就不顧自己身為當朝宰相的尊貴和職責,竟然又是建議欽宗提前下達向金人割地的旨意,又是建議不如直接把河北的官印拿去送給金朝。

去跟金人談判尚且怕的如此,讓他去當一個傀儡政權的皇帝,特別是在這種風雲突變、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隨時都有被金人或者宋軍或者身邊哪個愛國人士殺掉的危險,他又怎麼可能願意?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3. 忠心。張邦昌雖然貪生怕死,但確實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最起碼他對宋朝還是很忠心的。比如他跟後來的宋高宗、當時的康王趙構一起去議和的時候,他們兩位進退有據、據理力爭,表現得就很有大國風度。後來金人沒能在趙構這裡達成目的,又逼著宋朝換成肅王來議和,還要約張邦昌單獨議談,張邦昌為了不讓金人得逞,也是堅決拒絕,自始至終都和肅王共同出席議會。所以從這些地方就能看出張邦昌還是能切身為宋朝做出考慮的,讓他當皇帝幫金人賣命、跟宋朝對著幹,他自然要拒絕。

搞破壞啊搞破壞

但既然身為傀儡,就沒有自主的權利,不論張邦昌怎麼拒絕,在金人的淫威之下,他和僅存的數百官員都不得不屈服,終究還是當上了“大楚”的皇帝,金軍也就放心的離開了。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登基之後,張邦昌的愛國情懷(或者怕死情懷)再一次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上位的第一天,他就用盡一切辦法來推翻自己的“統治”。張邦昌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從不以“皇帝”自居。比如跟百官們議會時,他自稱“予”而不是“朕”,向百官們下達指令的時候他叫“手書”而不是“聖旨”。就連其他人稱呼他為“陛下”或者“皇帝”,都要被他嚴肅教訓一番。再比如他辦公的地方在文德殿(注意這個名字的含義),而之前宋朝皇帝們辦公一直都是紫宸殿或者垂拱殿。

而等金人前腳剛走,張邦昌立馬就把倖免於難的孟皇后請出來“垂簾聽政”以示清白,同時他還下詔將皇位讓於康王趙構。不光如此,他一邊派人到處尋找趙構蹤跡,一邊為今後的交接工作積極做準備。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百官聯名請求“登基”,登基後什麼也不幹,只為了早點退位

身死論起

在全國軍民的反對聲中,再配以張邦昌的積極破壞,“大楚”政權僅僅存在了35天,取而代之的則是趙構建立的南宋政府。

但是任憑張邦昌在這一個月時間裡做出了再多或是一心為國或是明哲保身的舉動,趙構繼位後僅過了兩個月就把他殺了,不知道張邦昌死前,有沒有對自己的行為後悔呢?而對於張邦昌的死和他的所作所為,後人也是或褒或貶爭論不休。

如果張邦昌積極維護自己的統治,有沒有可能開啟一個統治長久的朝代呢,大家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