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蒙古帝国曾经拳打亚细亚,脚踢欧罗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然而却在东征日本时被这个弹丸小国两次击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元帝国

1274年的蒙古帝国已经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极其辽阔。然而忽必烈的头号敌人南宋并没有被征服。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想要征服的对象,那就是海对面的日本。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忽必烈想要征服日本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把日本形容为盛产宝石和黄金的地方(是不是有种熟悉的感觉?)也有说是日本和南宋一直保持盟友关系,会在蒙古南下时支援南宋。如果能让日本臣服,就不必担心腹背受敌。这个观点我觉得不成立,忽必烈南征北战,不可能是军事白痴,仅仅因为日本在南宋的东北面就判断两者联盟?!无论什么原因,黄金家族的祖训是这么说的——让太阳照到的地方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马可波罗

忽必烈想征服日本也算是有理有据,在先后派出六次使节要求日本投降而未得答复后,忽必烈联合高丽组成三万余人的军队进攻日本,史称“文永之役”,元军轻松击溃对马和壹岐两岛的守军,登陆九州。这得到两岛沦陷消息的九州各藩武士,早已在海滩上严阵以待,一方是冷兵器时代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一方是战斗意识极强的日本武士。两支战术特点完全不同的从未谋面的军队,在此发生了碰撞。结果刚一交手,日本就吃了大亏,主要是武士的战斗方式极为落后,一个家族的武士和郎党组成各自独立的作战单位,各打各的,没有统一调度,投入战场的时间也先后不一,毫无协同,而且武士们相当热衷“一骑讨”,以单个武士为核心,带领郎党冲到近前,然后自报家门。就和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双方将领上前单挑,问“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可惜蒙古人不吃这一套。面对混乱的日军,元军的集群进攻势如破竹。此外,元军在武器上也有巨大的优势,蒙古弓箭射程和威力都远远大于日本的竹弓,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回回炮和震天雷。元军虽然取得战场主动权,但孤注一掷的日本武士们顽强的战斗力还是给蒙古人造成了巨大伤亡,重创元军副帅刘复亨,面对不断加入战场的日军,元军将领对日军兵力产生了误判,判断超过十万人,于是激战二十几日后元军撤退,由于天气太差,元军遭遇暴风雨,损失惨重,只有一半军队安全返回。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日本武士

1279年忽必烈灭掉南宋后,于1281年出兵十四万再次远征日本,史称“弘安之战”。这时的日本早已对第二次蒙古入侵做好了准备。不仅加强了弓箭的威力,还在沿岸重要地区构筑了大量矮墙工事。以至于元军到近海时找不到可以登陆的地点,只能将战船作为阵地。而元军几次强行登陆作战都以失败告终,始终突破不了日军工事。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战事中,元军补给困难,又遭到风暴,舰队遭遇毁灭性打击,最后撤回的军队不到十分之一!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渡海作战

曾经盛传的所谓神风击溃元军的说法不可相信,因为风暴发生都是在每次战争之后而非战争之前,和朱棣起兵造反时大风助势完全不同,也有日本学者考证当时并没有台风记录,推测元军可能遭遇的是别的恶劣天气。就连1910年日本教科书也是日本军民努力奋战击退元军,看来这是日本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啊!而到了二战后期日军节节败退,“神风退敌”的说法逐渐流行,乃至有了“神风特攻队”这样畸形的产物,想必也是日本穷途末路,转而求助神灵的疯狂表现吧!

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战无不胜,为何却始终征服不了日本?

二战日本神风特攻队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涉及政治问题。欢迎大家和不懂君探讨交流哦!也请批评指正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