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却诬陷诸葛亮贻误战机,最终下场悲惨

李严(生年不详-234年),最先在刘璋手下做成都县令,后来率部投降了刘备,做了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后又因击杀盗贼有功,被任命为辅汉将军。公元222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被刘备委以重托。

李严虽然和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得到刘备的信任,但是其为人处事和诸葛亮差的太远。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讨伐魏国,此时正欲派遣李严镇守汉中,谁知道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甚至对诸葛亮说请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自己来做巴州郡守,但被诸葛亮拒绝了。之前李严又劝诸葛亮称帝,遭到诸葛亮的训斥,两人遂产生隔阂;作为一个托孤大臣李严这么做对得起先主刘备吗?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却诬陷诸葛亮贻误战机,最终下场悲惨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兵分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得知消息后让李严带两万兵马来汉中防守,谁料李严居然不满被调离江州不肯前往,迫于形势危急,诸葛亮不得不向后主表李严为骠骑将军,任命其子李丰接替江州防务,李严这才答应去汉中防守。试问李严眼里还有蜀汉这个政权吗?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却诬陷诸葛亮贻误战机,最终下场悲惨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北伐,李严负责押运粮草。当时正值夏秋之际,粮草运输受阻,于是李严派人递交书信给诸葛亮叫他撤兵,诸葛亮也没有好的办法就退兵了;谁料李严得知诸葛亮退兵后故作惊讶的说:“粮草充足,丞相怎么退兵了?”这纯粹是李严为自己督运粮草不力找的一个借口,之后李严右上书后主说:“丞相退兵是为了诱敌深入,好与敌人决战。”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把李严先后写给他的书信的原手迹都交给后主看,这下李严无言以对,只得磕头请罪,李严随即被贬为庶人并遭到流放。三年后(234年),李严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生病了,因为他一直在等待着诸葛亮重新任用他,诸葛亮一死他自知无人会在举荐他做官了,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他却诬陷诸葛亮贻误战机,最终下场悲惨

诸葛亮评价李严语:“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欢迎评论交流,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