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回来,5个问题家长别问,没啥好处!

宝宝上幼儿园以后,家长们总是迫切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回家以后往往有各种聊天。但是有一些问题最好别问,弊大于利。妈咪读呀总结了最好别问的5个问题,同时告诉你为什么这些问题不好。

问题一:今天哭鼻子了吗?

刚上幼儿园,分离时的那种嘶声裂肺往往让人心疼。前几天碰见小小费的幼儿园老师,回忆起孩子刚入园的时候,老师说:“他抱着我的腿,哭着喊着我要回家。”这话入耳,换做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吧。

孩子哭是必然的,有些适应慢的孩子甚至要哭半年。尽管如此,父母要往积极的方向引导。多描述幼儿园美好愉快地一面,“今天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啊?”“老师又教你们学新的小技能啊?”鼓励孩子正面积极地面对幼儿园的群体生活。

问题二:幼儿园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呀?

每个入园的孩子年龄不一,有些小月龄的宝宝容易被欺负,这成为家长的固化意识。不过,年龄越小的孩子,其实是会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的。而“欺负”一词,一下子把小朋友友好的关系放到孩子关系的对立面上。就算孩子没有被欺负,在爸妈的引导下,他也可能错误地把小朋友之间的追逐、打闹或者争抢玩具认为是“欺负”。

这个问题干脆就放弃别问吧。毕竟,孩子之间地嬉戏打闹真的没关系。孩子们的友谊就像6月的天空,变脸很快。一会好一会不好,太正常不过。再说,孩子们就应该在幼儿园学习到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那些法则,不是吗?

问题三:你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

说实话,低龄的小宝宝其实对“乖”这个词的概念了解并不清楚。虽然家长很想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又不知道如何提问,于是这个问题变得模棱两可——“乖”太抽象、太笼统了。

给孩子提问要具体,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算不算乖。所以爸爸妈妈最好换一个问法“老师带你们做游戏了吗?”“学习新的儿歌了吗?”“看见熟悉的小朋友开心吗?”问题越具体,孩子才懂得怎么描述。通过他们的语言,家长也能清楚地了解今天孩子开不开心,乖不乖。

问题四:今天肚肚吃饱了吗?

孩子初上幼儿园,家长往往最担心孩子吃饱饭没有。尤其是有的孩子还不太熟练运用餐具,加剧了家长的担心。但是问“肚子吃饱了吗”,其实背后的潜台词是:妈妈觉得你肚子没有吃饱哦,是对孩子的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

孩子会想,反正妈妈觉得我没有吃饱,回家再补吃也可以。所以在幼儿园就不会好好吃饭。与其这样,不如换一种问法:“今天吃什么好吃的?”或者直接问“吃了几碗饭”?

问题五:你喜欢哪个老师啊?

孩子刚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往往关心孩子会不会喜欢老师,由此判断老师对孩子是不是“照顾得比较好”。不过,“你喜欢哪个老师”,这个问题有排他性的指向含义。其中蕴含的潜台词是,只有这个老师好,她对你好,所以你也喜欢她。

要知道,不管是哪个老师,孩子都应该与之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毕竟小班、中班、大班,每个班的老师都会变化。鼓励孩子和每个老师相处好,才是最佳做法。所以不妨把问题换成“xx老师今天教你们剪纸了吗?妈妈听说她最会剪纸了。”“xxx老师今天来了吗?小朋友是不是想她了呢?”夸奖每个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和大家都好好相处。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5个问题家长别问,没啥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