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闖關東”、“下南洋”、“走西口”是我國曆史上幾次比較有名的大規模移民活動,其區別真的很大:


1、闖關東:
1)、關東
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處祖國東北方,自古以來,就泛稱“東北”,而明以後又俗稱“關東”,直到當代仍在民間盛行。歷代對東北行政區劃不一,名稱種種,而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卻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滄海之變,最終躋身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成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2)、何謂闖關東:
闖關東的歷史由來已久,據初步考證,明代末期即有此記錄,清代逐漸掀起高潮,清代的中晚期至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逐漸形成闖關東的浪潮。據初步統計,至新中國成立前,闖關東的人數已達三千萬左右。其中,山東人佔絕大多數。
  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歷史移民現象,也是一種壯舉,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 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
  關東之要“闖”,說明那是越軌犯禁的行為。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因此頒佈禁關令。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也叫滿洲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稱“新邊”。以柳條邊為界,長期對東北實行封鎖政策。因此,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但事實上,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就開始興起了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懲罰危險,“闖”入東北,此為“闖關東”來歷。直至咸豐十年後,前往關東謀生,不僅不違禁,而且成為合法的了。但“闖關東”一詞卻早已被廣泛應用,並已約定俗成。

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3)、 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主要分成三個時期:
  (1)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
  (2)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
  (3)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 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正式開禁放墾。


2、走西口:

歷史上的“ 走西口”是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
1)、歷史上的“走西口”,亦稱“走口外”,是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體位置歷來眾說紛紜,目前比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特指殺虎口(今山西省右玉縣),後來則改指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但是,由於“走西口”的人群極為龐大而繁雜,對於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確切所指其實並不相同,概乎言之,“西口”實際上也泛指秦晉各地至內蒙的各個通道隘口。


從歷史上看,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是中國內地最早得到開發的地區,農耕文明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及至明清時代,因地狹人稠,加上天災頻臨,不少下層民眾蕩析離居,動輒流移。而自地理環境視之,晉、陝北部為中國傳統上重要的農牧分界線,口外蒙地地廣人稀,當地人出於各種需要,主動招募內地民人墾種,而清朝政府則出於移民實邊等諸多方面的考慮,也逐漸放寬政策,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於是,晉、陝民眾遂呼朋引類,前往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上述諸種因素的合力,遂導致了清初至民國時期,“走西口”之風愈煽愈熾。
2)、“走西口”之人的成份極為複雜,並不能簡單地與旅蒙晉商等同視之
近年來,由於《喬家大院》等晉商劇作的熱播,不少文學作品、舞臺藝術都簡單地將“走西口”與晉商的精神內涵、成功之道聯繫起來,甚至有人更以“走西口的哥哥曾最富”為題,將“走西口”的男子與晉商等同起來。其實,“走西口”之人的成份極為複雜,並不能簡單地與旅蒙晉商等同視之。根據歷史學界的研究,“走西口”之人,既有來自晉中的貿易商販(其中當然有部分巨腹商賈,但更有下層的提籃小賣),也有營謀開墾的丁壯,還有一些為逃避兵役和官司的社會閒雜。一般說來,“走西口”之人,開始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主要是些攬長打短的青壯年男子,後來逐漸發展為攜家帶眷永久性的移民定居。

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3)、“走西口”極大地加強了口外邊地與內地的經濟聯繫,加強了蒙、漢人民文化上的交融
“走西口”極大地加強了口外邊地與內地的聯繫。以山西為例,清代以來有一句諺語說:“雁門關上雁難飛,歸化圓寶如山堆。山西亢旱沒啥事,歸化一荒嘴揪起。”所謂嘴揪起,也就是餓肚子的模樣。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為山西衝要三關之冠。歸化亦即現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此句諺語的意思是說:歸化為商賈輻輳之地,對於山西經濟的影響極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本省發生大旱,對於當地社會並無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歸化一帶發生災荒,那這些地方的民眾就只能忍飢挨餓了——這當然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對於口外經濟有著極大的依存度。
而對口外蒙古地區而言,內地大批移民的到來,帶來了較為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口外農業的發展,移民的辛勤耘作,將傳統的農耕界線向北推移,使得當地單一的遊牧經濟發生變化,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之鄉。而大批經商務工者的紛至沓來,則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城鎮的興盛。“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復盛公”是山西喬姓商人的商號之名,他們之於包頭城的形成和發展,凸顯了昔日晉商與邊塞城鎮繁榮的密切關係。


此外,“走西口”還加強了蒙、漢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種交流,除了前述經濟方面的影響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當顯著。譬如,蠻漢調(又稱蒙漢調或漫瀚調),就是蒙漢人民在生產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漸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藝術風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種新民歌。而廣泛流傳於晉北、陝北、河北以及內蒙西部的地方小戲“二人臺”,更是內地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產物。
4)、山西人“走西口”的路線圖
歷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形成兩條主要路線: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走出這個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殺虎口”的興衰史也反映了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

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3、“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盟十國在內的廣大區域。而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
1)、歷史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
2)、幾次大規模遷徙:
——西漢末年,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
——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支那;
——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
——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
——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餘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 (今泰國 ),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

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2)、原因
   —— 一般來說,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
  ——中國人下南洋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據1935年中國太平洋學會對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調查顯示,因“經濟壓迫”而出洋者佔 69.95%。那個時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也有在家鄉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正處於加速開發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諸國為吸引華工,先後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馬來西亞聯邦最大的一個州——沙撈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國王 )二世執政時期,就頒佈過一個特別通告:給移民足夠的免費土地種植,政府提供臨時住屋安置移民;免費供給大米和食鹽一年;提供交通運輸工具,建立警察局保護華人安全,華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撈越等。這樣的政策對於中國國內流離失所、喪失土地的無業流民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或攜妻帶子,或孤身一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
  ——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

同樣是內地人外遷:走西口、闖關東和下南洋的區別其實很大!

可見,外出的推力是中原大亂或外敵入侵,而外出的動力則是外向發展;其中走西口是開拓大於被迫,闖關東是被迫大於開拓;而下南洋基本可以說是開拓與被迫持平,有點類似於今天的一帶一路的意思!


  如今,中國人的腳步已經遍及全世界。而海外華人中最大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就是幾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荊斬棘的開拓者的後代。據不完全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佔所在國人口總數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