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2018年7月7日,由立德領導力舉辦的第四屆青年大會在京圓滿結束,全球青年人才的目光聚焦於此。會議為期一天,包含10餘場主旨演講、7場主題論壇、1場紅毯盛典,工商各界的精英人士及青年導師悉數到場,近60餘位嘉賓以“未來的商業:新時代的發展機遇”為主題展開演講與交流。近3000名青年代表與嘉賓、導師共襄盛會,梳理解析未來的商業脈絡。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Boss直聘CEO趙鵬老師在2018青年大會”新時代的互聯網經濟:融合與發展“論壇發言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2018青年大會主旨演講的最後一位嘉賓,他語言有趣,觀點獨特,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同時還是一位創業老兵,在創業的話題上有著足夠的發言權,他就是Boss直聘CEO趙鵬老師。趙鵬老師是立德系三年的導師,三年來他從自身經驗出發,給青年們提供了太多的幫助和指引。在2018青年大會上他的演講主題是:年輕人的求職自信,以下是演講實錄:

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謝謝張萌老師的介紹。易珉老師是第五次在大會上發言,兄弟我是第三次,每次都感受到易珉老師的智慧,正如易珉老師指出,智慧的人是不在紙上的,像我這種智慧低的人,只能寫PPT。

立德領導力是一個青春洋溢的機構,張萌老師堅持十幾年早起,我非常佩服,她的很多優點我都能學習,唯獨堅持早起,我真的學不了。

第三次參加青年大會貢獻不多,但是有很多收穫,每一次都覺得跟上一次,覺得年齡也沒有增長,讓自己老的慢一些。我自己因為是一個特別資深的“人販子”,人心深處就希望這個人是不是在那樣一個工作環境下會更開心,每天開心,人的“利器”會少一些,也少一點給別人造成利器,這都是積德。今天講“年輕人的求職自信”更多的是從職業的角度出發。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求職自信

眾所周知,有一句話叫“什麼什麼什麼以稀為貴”,為什麼今年的年輕人更加可以講“求職自信”這句話?從1979年、1968年拉出來的一個數據就是講人口的變化,1968年出生了2800萬人,他們今年已經50歲了,他們當中的人要麼就在給年輕人當導師了,要麼已經給年輕人當岳父了。但是他們不太容易跟年輕人在進行同樣崗位的崗位競爭。所以理論上講,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所從事的工作,通常不適合1968年出生的2800萬大大們再繼續跟我們競爭了。

實際上,1996年出生了1500萬人,7月份一結束,孩子們就大學畢業走向了工作崗位,2800萬人和1500萬人之間的差數是1300萬人,也就是在通常我們講的年輕人的勞動力市場當中,今年一進一出是1300萬人的差距,這件事情早已經發生了,而且還會發生很多年。為什麼今年春天各個城市之間開始非常強烈的搶人才?為什麼三年前開始要想抓一個人才僅僅靠一個人力資源經理已經不夠,要好幾個人圍這個人才,甚至公司CEO都出來?這都是早已經發生的事情。作為年輕人,我們知道我們的稀缺,我們就應該更加自信。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是一個創業公司發展速度很快的時間,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僅僅在2015年,每天新成立的中國公司是11800家之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創業公司的老闆要想能夠建立自己的人才團隊,怎麼辦?我這裡選了一張照片,叫做“穿上顯瘦”,為什麼?穿上這個公司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但是脫了有肉,什麼意思?也許我這個CEO的背景還拿不出手,雖然公司很小,剛成立,但是我也曾經是BRT當中的那個誰來著。所以創業公司老闆出來搶人,就不得不這樣去搶,而人才的搶奪就越來越白熱化。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Boss直聘CEO趙鵬2018青年大會開幕式主旨演講

與此同時,在我們這片國土上還發生了一個變化,大企業越來越扁平化,扁平是有利於一個新的想法,一股新的熱情,一個新的洞察能夠從年輕人那裡不要經過太多層次就直接可以到達這個企業的決策中樞;同時,扁平意味著中間不要隔太多的層級,所以更多的人會有成就感,更多的人在今天的工作當中踩了一腳油門,感覺這個車至少是動了一下。所以扁平這件事情是符合歷史潮流的,是尊重年輕人的創造意志的。非常多的大公司扁平化以後帶來一個好處,也就是說年輕人可以跟更多的主管、經理、總監進行直接地交流,因為他們有用人權,這都是由整個人口勞動力供給變化帶來的其中的一些跡象。

舉了幾位剛才馮軍老師提到的99屆的李彥宏,還有三天以後要上市的雷軍,這是他們在公開場合多次講的,我是李彥宏,我花一半的時間去找人;我是雷軍,我花80%的時間去找人;我是雷軍,小米科技前一百個員工基本上要我自己一個一個去找。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的求職自信,因為這個世界已經這樣了。

我以前在很多場合分享過這個觀點,不僅是男怕入錯行,其實女也怕入錯行,所以我說入錯行毀一生,變一個行當挺難的。進出門毀三年,如果真的進錯了一個門,被人忽悠了,不是那麼回事,你這兩三年的職業生涯挺麻煩的。跟錯人毀三代,聽上去好像有點振聾發聵,實際上跟錯一個人,耳聞目染,言傳身教,深入骨髓,是不是毀三代?因此我們年輕人要有求職自信,要有就業這個過程中的自信,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你是誰,你做什麼的,我跟哪個老大。我們還要有擇業的自信,一個人在一生的職業成長中總是躲不開兩個詞,就是喜歡,而且善於,這是很幸福的職業人生。有的人喜歡,但是不善於,看著喜歡的份上幹著一些不善於的事情。有些人非常善於,但是他不喜歡,看在錢上的份上幹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兒。有的人的工作乾脆既不喜歡,也不善於,在我們的身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擇業自信

先從喜歡講起,喜不喜歡是一個人的權利。曾經確認過眼神,這就是你,這就是喜歡,喜歡,聽見腳步聲,沒有看到人,就會心跳。不喜歡的,對方說多少甜言蜜語,你只會起雞皮疙瘩,這個東西是天性。在此基礎上,我們作為一項本事,我從來不主張退休,我也不打算退休,我尊重那些希望年紀輕輕就退休的人,但我實在是不理解,如果每天不能做點什麼,不能創造點價值,我就覺得還不如一條閒魚。如果我能夠始終喜歡一件事情,我就會去鑽研。喜歡一項職業、一項技能、一項工作,帶來的鑽研動力是原發的,是從心裡來的。早上睜開眼就想做這件事兒。我說這個話,各位應該能理解,在座的男生、女生,早上睜開眼第一件事是什麼?肯定不是你的對象,肯定是你的手機。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個人品牌戰略專家、暢銷書作家、立德領導力創始人張萌為趙鵬老師頒發證書

另外,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有一個詞叫“堅持”。剛才好幾個人談到雷軍,他挺難的,他從25歲的時候就做一個CEO,當了半輩子多CEO,中間多少難事。但是有一條,特別能咬住牙,特別能堅持。像我跟易珉老師這些“中年人”,我們堅持有時候就是因為我們能堅持,因為我們那一代人機會少,好幾千萬人搶一到兩個機會,特別能咬住牙的人就容易冒出來,於是乎大家就拿著咬住牙的人做榜樣。現在年輕的人,你年輕的對象,或者你年輕的兒子、女兒、侄兒如果真的在一件事情上有追求的話,實際上喜歡在你特別困難、特別挫折、特別受打擊的時候是你最容易獲得的動力。所以鼓勵你的小朋友,鼓勵你自己選一份自己喜歡的事兒,真的可以持久,持久就能大概率的做的比別人強。我們公司有1200人,他們平均出生於1993年,所以特別在意每個人開不開心,這個我覺得也是人的權利,最終不論你喜歡一個異性,還是喜歡一個地方,還是喜歡一張圖片,還是像易珉老師一樣喜歡張萌老師,還是像我一樣喜歡易珉老師,我覺得所謂喜歡的本質是一些我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感知的總和,是這個無常的世界給我們的一束橄欖枝,一旦要尊重內心的喜歡,如果你都不尊重內心的喜歡,我真的覺得就像一張照片在褪色,職業同樣如此。我自己因為喜歡了這麼多年做個“人販子”,1995年《中國青年資源開發綱要》的起草者是我,23年了,1996年到現在,我一直花很多時間做志願者西部計劃,2005年到2010年我在智聯招聘,現在繼續做Boss直聘,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用戶的變化,去做創造價值的事情。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職業自信

那句話叫“別慌”,特斯拉把重型獵鷹飛上去的,播了一首歌叫《別慌張》,什麼時候能別慌?一個有職業自信的人,叫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我自己觀察那麼多人,那麼多年,首先我覺得一個人的職業自信來自於正直。這個題目太大,我把它具體化一些,在我們同事之間打交道,工作場合講正直,基本就是心口如一,看一個人說的是不是他心裡想的,當他用某一個東西鼓勵你做某一個事兒的時候,其實他心裡面是想從你這得到什麼。一個心口如一的人,通常是一個正直的人。然後就是言行合一,一個人說的和他做的一樣不一樣,然後就是持之以恆。不論我們管理一個人還是一個人管理我們,在一個職業場合,大家沒有那麼親密,沒有那麼在意對方的習慣或者喜好。但至少在這個工作場合,因為事業,而做到正直。

智慧就是知道不要什麼,看到身邊始終不斷有職業自信的人,他們總是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智慧。而我對智慧的理解是,你知道哪個東西可以不要。我們什麼時候會變成韭菜?總有人勸我們要一些我們其實可以不要的東西。

夫子雲“二十而入關”,就是完全沒有民事能力的擁有者;“三十而立”,大概有個邊界了。“四十而不惑”,大概知道什麼是不要的。“五十而知天命”,我還不到,還不理解,到時候再說。我覺得智慧就是你知道不要什麼,注意力就會集中,生活就會簡樸,這樣的人容易安靜。安靜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力量,安靜的人不容易有“利器”,周遭的利器也不容易傷害到一個安靜的人的決策。佛家有一句話叫做“戒,得以定”,定能夠慧,定就是安靜的人,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質,總是有很多現象和很多本質,總是有很多泡沫和很多潛流,這就是安靜的力量。

剛才好多老師講到了技能、knowledge,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的話,真的要在某一技之上有一點精進的追求,如果純粹靠情商活著,未來的歲月中可能一不小心會愧對自己的兒女,因為你真的需要給他們提供還不錯的環境。關於某一個點上要有一技之長的精進這個事情,還有一個古老的命題,那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我們要崇尚人類的勞動,蜜蜂、螞蟻是混充中的高智慧生物,海豚和狼是動物中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也一樣,我們因分工和協作能夠更好的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工作本身是一件高尚的事情,職業本身也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我不太相信將來機器可以幹一切,人類只好去寫詩這種屁話,我也不太容易被類似的觀點所忽悠,因為寫詩真的太難了,我們還是乾點容易的吧。青春萬歲!謝謝你們!

據悉,在當天個人品牌戰略專家、暢銷書作家、立德領導力創始人張萌女士的新書《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首發首籤,這是張萌出版的第7本新書,發售第一天就取得了噹噹新書熱賣榜第一名的成績。同時立德領導力攜手觀正影視聯合出品的首檔訪談類節目《張萌時間》——對話2018價值影響力人物也在全網各大視頻平臺陸續上線,同時張萌微博、微信、社群,也將同步播出,敬請關注!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個人品牌戰略專家、暢銷書作家、立德領導力創始人張萌的新書《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首發首籤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2018青年大會|趙鵬:年輕人的求職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