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最扎心潛規則:工資6千的老人,去帶月薪1萬的新人

上個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3年的朋友,實在忍不住,辭職了。

他滿懷期待地找老闆提漲工資,沒想到的是,老闆居然回覆:

去年不是給你漲了500元的嗎?現在市場上能找到一份工作很不容易的,你要珍惜這個職位。

朋友有點不明白,想想自己也是做了幾個項目的負責人。公司從10個人的創業公司做到現在的團隊,自己帶了也有10來個新人。

去年提漲工資,老闆就漲了500,而剛招進來的那個新人,據說工資都比他高1000。

不患寡而患不均。思來想去,朋友第二天就向公司提了離職。

很多人可能也遇到過這樣的“潛規則”。

1,談理想、談未來, 唯獨不談錢

“只有血流在自己身上,才會覺得痛”。我算是體會到了。

還記得在上上家公司的時候,當時我一個月工資4000,一個人幹好幾個人的事情,什麼都是自己上,天天加班加點。

第一年轉正時,公司給我加了500,第二年過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年底的時候,執行總裁找到我說:“你是老員工了,要和公司一起成長,我們不會虧待你的。”

的確考慮到市場環境不景氣,我猶豫了很久。不過春節後,我最終還是選擇辭職,找到了一份工資翻倍的工作。

而老東家後來也找了三個人來接替我,工資分別是稅後8k,6k和 7k。

很多時候,老闆會把自己的公司對標華為、順豐,說別人的員工如何狼性,如何有戰鬥力,如何皮實,可他們從來不看人家對員工的投入。

而事實上,90%的老員工其實都不願意主動去提漲薪,因為提漲薪比跳槽難:

員工不僅得有業績,還有可能遇到老闆和你談理想,談未來,但唯獨不談錢。

職場最扎心潛規則:工資6千的老人,去帶月薪1萬的新人

2,員工拿命換工作, 公司想的是如何利益最大化

企業老闆不明白:

為什麼公司對員工已經很好了,可員工還是不滿足?

公司已盡力在幫助員工,員工為什麼對公司不忠誠,還要走?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心理契約被打破了。

公司對員工有期望,而員工對公司同樣有期望。

不久前,44歲的萬達女高管跳樓身亡,讓很多人都感嘆不已。

這位生前是南京萬達茂項目的總經理,為了離項目近點,她搬到了項目附近的一套房子去住,沒日沒夜地加班,連大年三十在家也只呆了一個多小時。

她把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項目上。

6月1日萬達茂項目終於盛大開業,業內人士都對她稱讚有加。

但僅僅過了4天,也就是6月5日的傍晚,這位女高管突然在一家三口的群裡發了一條微信“對不起”,之後便失去了聯繫。

第二天上午,這位女高管在萬達茂附近一處在建樓盤下被發現已墜樓身亡。

而就在6月5號這天的萬達會議上,她因為業績沒有達標遭到了批評,隨後又被人事負責人約談施壓,有可能撤銷她總經理的職務。

沒人知道這個項目對她而言意味著什麼,但幾乎她的全部心血都放在了這個項目上了。可惜的是,公司對於她的付出沒有給予一點應有的感激和認可。

這件事上公司沒有錯,但公司破壞了規則。

它只考慮了公司利益的需求,卻沒有對員工的期望做出反饋,最終讓期待極高的老員工寒心。

員工拿命換工作,公司想的卻是如何利益最大化。

這樣的企業很多,但好的是,遇到這樣的企業員工往往只跟它打一回交道。

職場最扎心潛規則:工資6千的老人,去帶月薪1萬的新人

3,你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 用腳投票

有人說,這就是業界流行操作,是行業潛規則。

新員工的價值取決於市場,老員工的薪酬取決於企業內部。

就算“外來的和尚”會造成內部員工流失,為了達到短期目標,老闆也會選擇性忽略員工離職造成的損失,高薪聘請新員工,而不是給現有的老員工慷慨漲薪。

現實就是如此,老員工有什麼覺得不公平,不服氣的?

問題的確普遍存在,但不代表沒有解決方案。

一家優秀的公司,會對每位員工都有一個合理並且真實的KPI考核。當員工達到KPI考核,公司會給員工合理的薪資報酬。

在這個過程中,HR雖然沒有薪酬決定權,但優秀的HR也會實時關注市場上同樣崗位的薪資,及時推動公司內部的薪資調整,合理留人。

曾經有人問順豐總裁王衛是如何管理幾十萬人的公司的。

王衛說,自己沒有特別獨到之處,只是將管理迴歸到人性的本質上來,人性需要什麼,你就給員工什麼。

員工需要公平,你給他公平。他需要多勞多得,你要幫他算得清清楚楚。尊重、照顧和發展機會都要給到他。

翻譯過來就是,不要和員工談夢想,讓員工掙到有面子的錢才實在。

不過這樣的優秀企業畢竟只是少數,很多人也並沒有如此好運。

對於職場人而言,最該做的不是計較自己為公司賣命多長時間,工資為何還這麼低。

而是應該不斷提升不可替代性與核心價值,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用腳投票,畢竟沒有什麼公司能待一輩子。

來源:薪人薪事企小薪(ID:xrxs_qixiaox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