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中外对比显示公募基金业发展空间巨大

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30日做客新华网会客厅时表示,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还非常年轻。可以美国为例,从三个角度进行比较。

从立法精神比较看,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方向正确。美国的基金行业诞生于1924年,当时除信息披露和反欺诈条款之外,基金业没有受到有效监管。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基金业普遍出现问题,内幕交易横行,大量基金投资失败,投资者损失惨重。其后美国国会和证监会的调查发现,核心原因是投资公司的运作完全忽略了对投资者基本的信义义务,没有以投资者的利益为核心。美国国会于1940年通过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基金公司和个人在履行信义义务中的公司治理、投资活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行为做出了详尽和明确的规范,美国基金行业因此重新快速健康发展。

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中外对比显示公募基金业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基金业在制度设计之初就充分吸取了美国的经验和教训,牢牢把握以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为核心,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为基本要求,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健全,《基金法》于2004年颁布实施,确立了基金的法律地位和规范路径。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对非公募基金监管的新要求,2013年实施了修订后的《基金法》,全面规范基金行业发展。虽然中国和美国基金制度有很多不同,比如中国的基金是契约型,美国是公司型,但二者制度设计的根本精神和体系是一致的。只要坚守立法精神和制度要求,中国基金业必将快速健康发展。

从规模结构比较看,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一是规模总量。2017年底,美国投资公司管理的共同基金达18.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96.4%;中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1.7万亿元,占GDP的14.1%。二是资产结构。美国共同基金主动股票型基金规模占比超过40%,货基比例较低,海外资产占比达14%,国际化水平较高。中国公募基金市场上,货基占半壁江山,纯股票型基金占比为6.55%,QDII基金不到1%,国际资产配置仍处于较初始的阶段。三是持有人结构。美国公募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截至 2017年底直接或间接持有89%的共同基金资产,长期基金中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比例更是高达95%。我国公募基金中,个人投资者仅占基金资产的49.6%。美国居民持有基金资产占个人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为14.8%,我国为 1.8%。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理财需求的增加以及资产配置的优化,公募基金业的增长空间巨大。

从养老金管理比较看,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后劲十足。一是中美养老金市场的总量和结构。美国养老体系三大支柱规模分别为2.8万亿、19万亿美元和9.2万亿美元,中国养老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规模(企业年金)分别为人民币5万亿元和1.29万亿元,第三支柱接近空白。结构上,美国第二、三支柱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则以第一支柱为绝对主力。二是养老资金投资公募基金情况。截至2017年底,美国养老金第二支柱最大账户DC账户和第三支柱最大账户IRAs账户合计持有8.8万亿美元共同基金,在美国共同基金中规模占比高达47%。401K计划是美国养老金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401K计划前的十年,美国共同基金规模的年化增长率为10.96% ;引入后的十年,规模年化增长率达22.97%,该计划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发展。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运营时间较短,投资公募基金的比重不高。养老金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对公募基金投资的持续增加,将成为推动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的巨大动力。

罗登攀表示,总的来说,中国公募基金业可以用“朝阳产业,潜力无限”来概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