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功小不能封王,刘邦出计:跟我出征!

公元前195年4月,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撒手人寰。

消息传到长城脚下,正在此扎营的燕王卢绾痛彻心扉,失声大哭:“皇上,我本希望您病好之后,亲自进京谢罪。你这一走,我也只有死路一条了,吕后怎会放过我?”

无奈之下,卢绾带领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

卢绾是真伤心,他伤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而且真的是刘邦本身。

因为,他们两个的感情实在是太好了!

古人有诗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刘邦与卢绾,比亲骨肉还亲。

此人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功小不能封王,刘邦出计:跟我出征!

两家人同住一里,也就是一个村甚至一条街,两人的父亲是生死之交,更巧合的是,刘邦与卢绾生于同一天。

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为两家准备了礼物前来祝贺。一年后,乡亲们再次为两个孩子庆生,据说过生日就是由此而来。

世交加发小,两人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整日形影不离。卢绾是刘邦的铁杆跟班,说他俩穿一条裤子都嫌远,除了媳妇恨不得一切东西都共用。刘邦犯了事,经常躲躲藏藏,每次都是卢绾陪伴在他的身边。

等到刘邦反秦,卢绾形影相随,没什么大的任务,主要就是伺候刘邦,相当于警备司令。在沛人集团里,即使是萧何、曹参,刘邦对他们虽然是亲近有加,但远不像与卢绾那样亲密,甚至他可以在刘邦的卧室随便进出,赏赐也比别人丰厚。

太史公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刘邦当上了皇帝,大封功臣,他自然记挂着卢绾,想要给自己的这位兄弟弄个王爷当当。不过卢绾毕竟功劳太小,刘邦有些张不开嘴。

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嘛,刘邦派卢绾参与进攻燕王藏荼,其实就是打扫战场,回来以后,刘邦一暗示,大家就明白了,纷纷推举卢绾当王。刘邦顺水推舟,封卢绾为新一任燕王。

这是卢绾人生的高峰,也是他悲剧的开始。

要是他只是一个列侯,或许会安乐一生,但他是个王爷,而刘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浪荡子刘邦,他是大汉的皇上!

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权力面前,友情像朵蒲公英,看着抱得挺紧,来一阵风就散了!

等江山稳固,在刘邦眼里,“非刘氏而王者”成为他最大的心病。

韩信、英布、张耳....一个个被干掉,卢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代相陈豨造反,刘邦亲临邯郸,卢绾也出兵讨伐。陈豨派使者到匈奴求救,卢绾也派使者张胜到匈奴,劝阻匈奴不要帮助陈豨。结果张胜却被说服,理由很简单:兔死狗烹,你家主公卢绾也想做那只狗吗?

张胜回来,以同样的理由轻松说服了卢绾。

因为这个理由,已经在卢绾心里反复掂量无数遍了。

卢绾不想反,只是要自保而已。

此人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功小不能封王,刘邦出计:跟我出征!

他对刘邦还有点信心,但他还担心另一个人,那就是嫂子吕雉!族灭韩信,诛杀彭越,都出自吕后的计谋,现在皇帝有病,政事皆决于吕后。吕后能放过自己吗?

但事情最终泄露,刘邦多次召卢绾进京,但卢绾心里有鬼,就是不去!

此人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功小不能封王,刘邦出计:跟我出征!

刘邦顿时红了眼:“连卢绾都反了吗?”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卢绾没有抵抗,带着宫人家属以及几千名骑兵躲到长城边上,想等到刘邦身体痊愈,他就交出所有权力,亲自去京城请罪。

令他遗憾的是,不久刘邦逝世,卢绾为保命,北逃匈奴。一年多,卢绾在匈奴逝世。

人若地下有灵,不知刘邦和卢绾还能做兄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