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今天的区县头条

我们来看看长乐!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三坊七巷,出将入相”

千百年来

汇聚无数钟鸣鼎食之家

翰墨诗书之族

既有“紫禁城中策马扬鞭”的帝师

又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世族

显赫高官,饱学宿儒

商界巨子,比比皆是

吉庇巷,位于三坊七巷最南端

全长330米,为东西走向

宋以前称“魁铺里”

宋以后又有“橘皮巷”、“急避巷”等名

最后衍变为“吉庇巷”

则与一位宋代长乐状元有关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福州吉庇路60号郑性之状元第(谢家祠)

郑性之 (1172-1255)

祖籍福州长乐北湖村

字信之,初名自诚,号毅斋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戊辰科状元

少年时曾从师于朱熹门下

娶妻长乐三溪潘氏

登第后迁福州吉庇巷

郑性之以敢谏直言名重朝野

官至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

以观文殿学士身份致仕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相传,为纪念郑性之高中状元,巷子拟命名为“及第巷”,福州方言“及第”与“吉庇”读音相近,后者蕴含“吉祥庇佑”之意,因而更名为“吉庇巷”。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1208年郑性之状元及第

相传,有一年祭灶日,郑性之向猪肉店老板娘赊肉用于祭祀,老板知道后冲到郑家,从锅中“取熟肉而去”。无奈,郑性之便画了一匹马,题诗:“一匹乌骓一双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然后,将画烧了用于祭灶。

嘉定元年(1208年),郑性之入京殿试,“文冠群芳,语惊四座”,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从九品),历签书平江节度使判官。

嘉定六年(1213年)三月,他入京召对,首论以“圣学”教太子;次论立国根本在于人才;三论钱法、边防、军政等事,受到宁宗的重视,升任秘书省正字。

嘉定八年(1215年)正月,迁秘书郎。针对朝庭“联蒙抗金”政策,他上奏:“今日之忧,不在垂亡之金,而在于蒙古与中原崛起之群盗”,建议朝廷应放权并信任边疆守将,“当择二三大帅,边防之事悉以付之。规模一定,行之必能成功”。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迴龙桥,又称飞盖桥、沈公桥,位于福州马尾区闽安村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郑性之重修迴龙桥,书刻“飞盖桥”

嘉定十二年(1219年),召为左侍郎官,建言严惩贪官。嘉定十三年,任国史院编修,转将作监。当时东宫虚位,他奏立皇长子为太子,宁宗准奏。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驾崩,权相史弥远废太子,拥立皇侄沂王昀,是为理宗。性之任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

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理宗亲政,任性之为敷文阁侍制,知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年),升任为吏部侍郎(从二品)。同年八月,蒙古灭金。面对日益强大的蒙古,他建议巩固边防,扶绥遗民,积蓄力量,然后再出师收复中原。得到理宗采纳,并升任为左谏议大夫兼侍读。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郑性之状元第牌匾 “耆德魁辅”

端平三年(1236),拜参知政事(副丞相)。因明堂礼成时遇雷雨,性之引咎辞职。理宗御笔勉留,命兼同知枢密院事。性之力辞,理宗不允。

不久,淮东总领吴渊入朝,御史唐鳞认为不妥,理宗想留用吴渊,性之也密奏不可。但唐璘怀疑性之庇护吴渊,便弹劾性之“宽而无制,懦而多私”。因唐鳞是性之的学生,他的奏疏引起轰动,性之也不争辩。后来唐璘知道真相后,为老师的宽容大度表示羞愧。

嘉熙元年(1237年),性之辞去相职,改任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性之坚持辞官,改任提举临安洞霄宫。嘉熙二年(1238年),加观文殿学士,退休回乡。左丞相乔行简评价郑性之:“君侧有良臣,三星魁首将相种;庙堂无佞吏,两袖清风社稷醇。”

郑性之是宋代名臣,《宋史》有传。在位期间,竭力推动朱熹理学上升为南宋官方哲学,影响中国历史达数百年之久。

三坊七巷之吉庇巷的由来,竟与一位长乐状元有关!「区县头条」

郑性之神道

宝祐三年(1255年),性之病逝,年84岁。后赠少傅,谥号“文定”。葬在长乐。著有《端平奏议》《宋编年备要》等。

郑性之位于福州吉庇路的状元第,后为谢家祠。近年翻修后,加挂状元第牌匾。因性之和祖上迁徙多处,现多地都以其为同乡。其后裔分布在闽清、闽侯、长乐、马尾、永定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