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竟然拒絕接受監管?爲什麼滴滴拒絕接受監管

滴滴竟然拒絕接受監管?為什麼滴滴拒絕接受監管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王富民透露,目前已有20多家網約車平臺在廣東省獲得經營許可證,核發《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52260張,《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50138張,分別佔全國總量的17.7%和30%,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但是,在網約車管理上,一家獨大的滴滴出行,無論在廣東還是在全國,出現了拒絕數據接入接受監管的現象。

對於網絡車的迅猛發展,行業監管出現了監管滯後的情況,近期出現了溫州樂清順風車案。26日晚,廣東省交通廳、廣州市交委、深圳市交委、東莞交通局分別約談了滴滴。

為什麼會出現政府部門無法對這些“黑車”進行監管的情況?

王富民表示,滴滴不僅在廣東,在全國也拒絕將數據接入政府部門監管,不肯提供詳盡的駕駛人員和運營車輛數據,因此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執法,只能靠原始的圍堵來執法。而此次滴滴在9月底整改後,各管理部門將獲得滴滴上傳的完整數據,再進行有效清退,預計年底前能夠完成。

此外,溫州樂清順風車案件後,王富民預計下一步國家將出臺政策,將一鍵報警機制撇開客服,直接與公安機關係統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