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我們每天隨手丟到垃圾桶裡的垃圾,他們都去了哪裡?最後又被何種方式處理?

學院君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垃圾處理的話題。

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海量的垃圾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7》,2016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2億噸,其中96.6%的垃圾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類:

填滿佔比56.35%

焚燒佔比41.48%

其他處理方式佔2.17%

多麼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注意這裡說的是清運量,還有大量未被正常收納的垃圾存在。

全國2億噸的生活垃圾,平均每人每年大約製造150公斤重的垃圾,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而這些垃圾一多半都是用填滿的方式進行處理的,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垃圾填埋廠,大量垃圾被堆放填滿在城市周圍。不誇張的說,我們生活中垃圾包圍的城市之中。

“洋垃圾”禁令

即便是國內每天生產巨量的垃圾,之前確還一直要進口垃圾,為什麼?

因為垃圾也是一種資源,分類後的垃圾同樣具有利用價值,而且比普通原材料價格更低,比如塑料、報廢電子產品等。

而在過去幾年,我國每年進口的洋垃圾大約在5000萬噸左右,其中日本韓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都把中國當做主要的垃圾處理地。

然而這一處理過程確會產生很大的環境汙染,霧霾、水汙染就是多年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惡果。

2017年,我國向WTO提交了一份進口固體廢物清單,禁止高汙染固體廢物進口。

這就讓很多西方國家非常不爽了。

原來大量出口中國的垃圾忽然無處可去了,印度?越南?哪裡都沒有中國這麼大的處理能力。

西方國家不是垃圾分類做的很好麼?

長期以來,我國的垃圾分類製作在居民層面並未有效執行,而經常聽聞西方國家尤其日本種種變態的垃圾分類及回收制度。

那這個禁令為什麼對他們還有這麼大影響呢?

垃圾的良好分類並不意味著就能處理。

因為分類只是為了方便後一步的處理,而之後真正能直接回收利用垃圾只佔一部分。

長期以來,這些國家推行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制度,國內只進行分揀然後一些低汙染方便再利用的材料本國處理,由於垃圾處理涉及到土地佔用、環境汙染等問題,大量的垃圾出口到中國,既能掙外快,又避免了本國的環境汙染。

最主要的就是塑料製品、廢舊衣物、廢電子產品、廢金屬及紙製木製品。

所以,到了2018年中國這一禁令的施行,嚴重打擊了他們國家原本的垃圾處理產業鏈,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填埋or焚燒

那麼除了出口到外國去處理的垃圾,西方國家留在國內的垃圾用什麼方式處理呢?

剛才我們看了國內的數據,填埋佔56%,焚燒佔41%。

填埋佔了大部分的比例,因為是成本最低的處理方式。

而填埋需要佔用大量土地,據計算,每立方米垃圾大約重0.5噸,那我們全國2億噸垃圾,填埋了56%,大約需要2.3億立方米的空間。我國近年已經有多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面臨飽和,意思是需要開闢大量的新的垃圾填埋場。

而且雖然填埋經過技術處理,產生的滲濾液等廢水會再次進行處理,然而,這些埋在地下垃圾總是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二次汙染,土壤、地下水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而對於日本、歐洲這些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來說,土地資源是非常寶貴的。他們一般垃圾的填埋率都控制在1%左右!其餘的垃圾除了回收外,大都進行焚燒。

以瑞典為例,36%的垃圾回收利用,14%的垃圾用作肥料,49%的垃圾都做為燃料進行焚燒。

比較著名的案例是瑞典馬爾默市的Sysav垃圾發電廠,這個工廠每年消化周邊城市的垃圾,同時為城市提供電力與熱力。

接踵而至的法令

中國人已經飽受環境惡化的苦果,改變已經開始。除了洋垃圾禁令外,近年來國內也已經出臺相關政策法規。

2016年《住建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

2017年《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所以這兩點:垃圾分類和垃圾焚燒,是今後轉變的重點。

推行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其實,雖然垃圾分類國內一直並未在家庭層面推行,但並不代表沒有。

獨特的“拾荒者”群體完成了這項工作,但還遠遠不夠。

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將這項集中起來無比艱鉅的工作分散給家庭,是一種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垃圾分類可以為後期的垃圾回收提供便利,否則,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先進行分類,這樣的回收缺乏經濟效益就根本無法推行下去。

垃圾分類是垃圾回收的前提。

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垃圾焚燒,理性看待

曾有地方因為群眾對垃圾焚燒廠的選址有意見而引發群體事件,導致官員被免職。

大家或多或少會對垃圾焚燒有些意見,但這一方面是誤解另一方面是宣傳科普做的不夠。

垃圾都去哪了?一文讀懂垃圾處理現狀

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對垃圾燃燒過程產生有害物質進行處理和回收,最終排放的只是二氧化碳。汙染及危險物質會被回收單獨專門填埋,這樣佔用的土地資源最少,也不會對空氣造成危害。

不抓緊發展垃圾焚燒,將大量垃圾做為能源二次利用的話,早晚城市將徹底被垃圾包圍。

給我們的啟示

踐行垃圾分類,需要每一個人的認真參與。大家居住的環境,需要自己來親手維護。

垃圾分類,就是每個人所能做的最簡單、最直接的一點。

而對於垃圾焚燒,也需要在環保部門的監管下大力推進,不能讓垃圾擠佔人們的生存空間。

最後,學院君再次呼籲大家,推廣垃圾分類,支持垃圾焚燒。

獨自出發成長學院——陪伴成長,相信夢想

運營人員:dzcf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