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的生死線

6月24日,碧桂園上海奉賢項目售樓處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

7月12日,碧桂園杭州蕭山項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讓緊鄰項目的一棟三層小樓成了危房。

7月26日晚,安徽六安,碧桂園建築工地發生坍塌事故,導致6人死亡。

一個月的時間,三起事故,加上7月16日漳州碧桂園售樓處喝雞血誓師大會,及全國業主質量維權,把碧桂園這家宇宙最大的房企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觸及到一家企業的生死線。

碧桂園的生死線是什麼?當然是質量問題,出幾期事故,最多也就死幾個人,對於2017年銷售5500億元、2018年上半年銷售超過4000億元的碧桂園來說,都是拿錢能解決的問題,拿錢能解決的問題,一般都是問題。

但事故背後讓很多不懷好意的人聯想到碧桂園的高週轉導致質量,對於一家開發商來說,質量意味著品牌,質量受到質疑,下一步肯定會觸及市場銷售,這是碧桂園不能不擔心的問題。

8月3日,在六安事故發生八天後,碧桂園掌門人楊國強、總裁莫斌及一眾高管召開媒體發佈會,鞠躬,道歉,沉痛,反思,這些劇本必須的動作,碧桂園的發佈會上一個也沒少。

碧桂園再次強調了事故和質量沒有關係,碧桂園的質量不存在問題,同時也強調高週轉是在保證質量前提下進行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這些事故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楊國強給出的答案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為何近期會出現眾多質量事故,我真的想跟一批優秀的人同行,為社會美好做點事,出了這個事,我更要求新工藝流程的研發和應用,對質量和安全有更好的保證。”

可惜的是,莫斌道歉了,幾個高管也道歉了,但楊國強並沒有道歉,作為公司老闆,楊主席更多的是抱怨和不知道。

楊國強說,“本來我可以去亞馬遜漂流,跟著房企大哥去爬珠穆朗瑪峰。結果我每天每天,賺的錢不是自己的,做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楊主席委屈了,碧桂園沒錯,錯的是網絡暴民。

所以,整體看下來,碧桂園道歉和反思的誠意是有折扣的,整個發佈會中,沒有對問題的反思,沒有對問題整改具體措施,更沒有具體補救方案,更多的是感覺外界對碧桂園認識少,所以輿論才會如此質疑碧桂園。

據說,這次發佈會上,碧桂園為媒體朋友準備禮品,有的媒體拿了,有的沒有拿,有的拿了以後退回去了,有的拿了走了,我不知道拿了禮品的媒體朋友們會怎麼報道這次發佈會。

先普及一些知識:

什麼是高週轉,就是加快開發力度,拿地四個月開始銷售,一年半交房,同樣開發一個項目,一年半開發週期和三年週期賺到的錢是不一樣的,無論是資金利息,還是人員成本。

但高週轉存在很多問題,在工地上幹過活的都清楚,在起框架時,梁和頂一般用支架和模板做好模型,然後往裡澆築混凝土,混凝土凝固需要時間,拆除模板也需要時間。如果建的太快了,二層的混凝土還沒完全凝固,已經開始澆築四層頂了,想想就知道其中的風險。

如果甲方趕工期,施工方會如何應對,白天黑夜加班幹,一般是白天壘牆、晚上打梁打頂,我經歷過一些工地,基本是一天到兩天起一層,即便是用預製板也可能會出現問題,現澆板的話,風險更大。所以碧桂園出事,並不意外。

這次發佈會說白了就是碧桂園的一次公關活動,說實話,碧桂園的公關一直比較low,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到一些,對於一家企業,第一起事故發生時就應該有所行動。

拿萬科來說,天津爆炸發生後,劉肖連夜趕到天津,組織天津公司員工對受到波及的項目進行挨戶排查,同時也給出業主選擇方案,退房或者接受修繕,其實,對於萬科來說,事故是被動的,萬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等待政府處理。

另一件事毒地板時間,當年有一家知名地板出問題了,當時萬科涉事小區的地板全部拿去檢測,業主臨時被安排進酒店住,所涉及費用全部由萬科自己來承擔,同時,萬科高管們一起出來道歉。

從萬科和碧桂園態度來看,萬科兩個事故都是被動事故,不是由於自己原因導致的,但尚且能如此。而碧桂園事故完全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無論從哪方面都如萬科態度有幾個宇宙的距離。

從對待輿論態度來看,做記者的都清楚,寫萬科負面壓力最小,萬科很少去刪稿件,而碧桂園是刪稿刪的最頻繁的,只要有他們一點負面,很快就被刪除,而且不計血本。

這次碧桂園發佈會與其說是道歉,倒不如說抱怨會更為恰當,在碧桂園看來,人們指責碧桂園是因為對碧桂園不瞭解,人們只看到碧桂園的缺陷,卻忽視了碧桂園好的地方。這個邏輯是不是很熟悉。

另外,在第二起事故發生後,碧桂園開始在上百家媒體做質量廣告,然後還在自己官微上搞出一篇碧桂園質量受到上百家媒體盛讚宣傳稿,自己做廣告,然後說受到媒體盛讚,多麼可笑。

要知道,碧桂園面對的是公眾和業主,質量好不好,業主說了算,而不是媒體,你道歉反思,也應該是針對業主和公眾,而不是給媒體鞠躬,所以碧桂園從來就沒有道歉和反思,而是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狂奔。

在講幾個碧桂園的段子。

(1)

多年前,參加一個行業論壇,在討論環節有莫斌,主持人是某家媒體的高管,當時支持人問參與討論的嘉賓如何判斷明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勢,莫斌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開始懟主持人,具體細節忘記了,可能事前莫斌並不知道主持人要問這個問題,有些憤怒,說的話比較難聽,大意說,我給你面子才來參加論壇,你主持人要有自知之明。

我記得當時那個媒體高管表情極度尷尬,臺上的嘉賓們也有些不自在,臺下的很安靜,那時碧桂園還不是行業老大,但也算行業龍頭,當時是我第一次見莫斌,所以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2)

有一年去張家口下花園區出差,問當地人房地產市場,一個人告訴我說,原來下花園房價一直都是三四千,碧桂園來了以後,開盤價直接一萬元起步,其他樓盤跟風基本都翻番了。

下花園不是孤例,民間有關碧桂園炒高三四線房價的質疑和抱怨一直有之,這個不是胡說,居住在三四五線的同學,應該很清楚。

最後再來看看碧桂園為什麼要召開發佈會,第一,輿論逼迫,碧桂園從來就沒想要公開道歉,即便是最後不得已開了發佈會了,但楊主席依然沒有道歉,一直在抱怨。

第二,事故-高週轉-質量,這個鏈條讓碧桂園感到了危機,碧桂園一旦因為質量問題被公眾拋棄了,其宇宙老大的地位不保,也有可能因此而垮掉,所以,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出來了。

第三,自始至終,碧桂園一直沒有針對事故說事,而是一直強調質量,說明根本不關心事故本身,而是因為事故讓人聯想到質量,才召開發佈會,所以,會上,說的更多是質量沒問題,而不是針對事故的措施。

所以,假如有一天碧桂園倒下,不要驚訝,是正常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