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地產三度轉型邯鄲學步 32億收購標的毛利率滑坡

編者按:萬通地產(600246.SH)老本行植根地產領域,7月29日晚間,萬通地產公告擬斥資32億元收購一家以生產新能源電池為核心業務的公司,這意味著萬通地產的轉型的一隻腳進入到了非地產領域——新能源。

2011年,唱衰住宅市場的馮侖帶著萬通地產走上了轉型道路,宣佈向商用物業轉型,稱到2015年,萬通地產旗下商用物業開發面積要超過100萬平米、持有面積超過50萬平米,目標年租金收入11億元。然而,五年後,萬通地產的商業項目租賃收入卻只有1.87億元,與目標大相徑庭。

為了拯救低迷的業績,萬通地產引入嘉華控股撐腰,後嘗試收購互聯網文娛資產謀求“二次轉型”,但終究沒有成功。2015年馮侖離開萬通地產,而後,嘉華控股通過進一步收購萬通地產股份,拿到萬通地產的控股權。在其掌權下,萬通地產又開始高調進行第三次轉型的嘗試。2016年至2017年期間,嘉華控股一邊通過收購間接或直接增持萬通地產,一邊為萬通地產尋找新的資本。

7月29日的收購公告顯示,萬通地產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新能源電池商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恆電源”)合計78.284%股權,交易對價約為31.7億元。

此次交易星恆電源100%股權的估值為40.5億元左右。去年9月啟源納川現金作價18.64億元獲得星恆電源61.59%的股權。以此計算,彼時,星恆電源100%股權對應價值為30.26億元。相較如今40.5億元的估值,不足一年星恆電源估值暴增10.24億元。

7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對星恆電源估值大幅增加、未提供業績承諾的原因及合理性進行說明。同時,還要求萬通地產對納川股份終止收購星恆電源的原因及是否存在無法控制標的資產風險進行披露。而且,上交所還注意到,星恆電源淨利潤增幅和營收增幅不匹配。公司去年淨利潤2.02億元,同比增加94%,營業收入14.36億元,同比增加41%。但是星恆電源2017年毛利率為26%,同比增幅不大。淨利潤和營收的財務數據嚴重不配比。

8月15日晚,萬通地產對上交所關於公司收購星恆電源股權事項的問詢函進行了回覆。公告顯示,星恆電源2016年至2018年1-6月毛利率分別為24.62%、26.10%、16.86%,其中,輕型車和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分別為21.64%和-5.46%,均較上一年出現下滑。

而31.7億元的交易價款對萬通地產而言,相當於其一年的營業收入。2017年,萬通地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淨利潤3.56億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半年報披露,萬通地產經營性現金流為2.23億元,貨幣資金為28.16億元,合計現金流為-2146.79萬元,流動負債合計46.5億元。

截至2018年8月9日,萬通地產公司出質人股票質押數量合計12.19億股,佔總股本比例合計達到59.33%。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憶會旗下嘉華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5.66%股份已經100%質押,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0.30%股份也已經質押22.04%。

由於近兩年較少拿地,萬通地產正面臨土地儲備嚴重不足的窘境。2015-2017年,萬通地產持有待開發的土地面積分別為56、56.85、29.28萬平米,呈減少趨勢。與此同時,截止到2017年底,萬通地產已開發的項目大部分已銷售,2017年貢獻較大的杭州兩個項目只剩下6.58萬平米的可供出售面積。

在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目前國內製造業的當紅產業和投資風口,這塊大蛋糕讓處在轉型升級需求中、攜帶鉅額資金和資源的地產商“興味十足”。資本的湧入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使其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傾向,而該傾向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電池產銷情況中表現最為明顯。

星恆電源鋰離子電池所採用的技術路線為錳系(LMO+NCM),主要產品為錳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面臨替代風險。“錳酸鋰電池相比碳酸鋰電池產品,單體的能量密度較低,技術相對較為落後。碳酸鋰電池是目前的主流技術。磷酸鐵鋰技術的成本低,但是能量密度的提升較差,比較常用於大巴車電池。”海富通基金研究員戴卡娜稱,“而高鎳三元性能優勢顯著,將逐步替代磷酸鐵鋰和普通三元,預計大規模應用將到明年。”

星恆電源走的並非業內主流技術路線,僅有的一部分三元電池產品主要的應用對象也不是乘用車和客車,而是佔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較小的物流車。在這個相對“小眾”的市場中,電動物流車受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卻一點不小。在公司的技術路線、客戶群體、補貼政策和產業方向等因素均存在較大不確定的情況下,目前賬上28億貨幣資金的萬通地產花31億現金接盤星恆電源,不可謂不是豪賭。

今年以來,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規模已超過100億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目前,地產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目的仍然還是圍繞房地產開發。房企對土地有較大的訴求,通過對汽車產業鏈的摸索轉向多功能用地,從而進行產品多元化開發。從盈利預期、資產規模的角度,外行想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獲得短期回報的可能性很小。

業內人士認為,恆大地產、華夏幸福、寶能、碧桂園、冠城大通、大名城等地產商紛紛染指造車,新能源汽車又處於補貼退潮期,對於萬通地產的未來,很可能進入地產本行落後、造車舉步維艱的“邯鄲學步”困境。

萬通地產收購星恆電源並未迎來資本市場的熱情。7月29日晚間公告收購星恆電源,7月30日,萬通地產高開低走,開盤報4.99元,大漲9.91%,收盤時以4.42元報收,跌1.76%,走出一根大陰線。收購計劃披露一個月以來,萬通地產股價持續走低, 8月31日,萬通地產平手報3.88元,較公佈信息前一個交易日下跌14.54%。

後馮侖時代的坎坷:嘉華系主導第三次轉型

據時代財經報道,作為國內較早一批地產開發商,萬通地產的營收規模早在2008年就達到了48.4億元的規模,加上“地產思想家”馮侖的光環,萬通地產的名字在業界幾乎無人不曉。

但輝煌的時刻並未持續多久,2011年,唱衰住宅市場的馮侖帶著萬通地產走上了轉型道路,甚至在2015年馮侖離開之後,轉型依然是萬通地產的主旋律。

2011年,萬通地產宣佈向商用物業轉型,並定下“五年之約”,稱到2015年,萬通地產旗下商用物業開發面積要超過100萬平米、持有面積超過50萬平米,目標年租金收入11億元。然而,當五年之約到期時,萬通地產的商業項目租賃收入卻只有1.87億元,與目標大相徑庭。

轉型的失敗讓萬通地產一蹶不起,為了拯救低迷的業績,馮侖也做了許多努力,其先是引入嘉華控股為萬通地產撐腰,後嘗試收購互聯網文娛資產謀求“二次轉型”,但終究沒有成功。面對此景,馮侖在2015年正式做出了離去的決定。

同年,萬通地產跌入谷底,出現6.2億元的鉅額虧損。而後,嘉華控股通過進一步收購萬通地產股份,拿到萬通地產的控股權。

很快,嘉華系的“新人”全面取代了馮侖時代的“舊人”,在其掌權下,萬通地產又開始高調進行第三次轉型的嘗試。同時,圍繞萬通地產股權層面的騰挪也由此展開。

2016年至2017年期間,嘉華控股一邊通過收購間接或直接增持萬通地產,一邊為萬通地產尋找新的資本。

2017年1月,嘉華控股接盤萬通控股股東泰達集團所持有的25.92%股權,持股比例甚至達到76.48%。緊接著,為了加強萬通地產的金融屬性,嘉華控股引入中植系,將所持有的萬通地產34%股權轉讓給北京中融鼎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鼎新”)。

近兩年來,萬通地產的業績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跡象,過去的一年,萬通地產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同比增長41.06%。另據萬通地產新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22.77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22.71億元,同比增長137.08%;歸屬淨利潤約為3.2億元,同比上漲525.6%。

萬通地產今年上半年的表現著實令人眼前一亮,要知道在今年一季度,萬通地產的營收、淨利雙雙下降,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820萬元,同比下滑幅度達89.15%。

從暴跌到暴增,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更有意思的是,7月30日,萬通地產發佈公告稱,嘉華控股解除了2017年與聚坤投資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中融鼎新將全數返還其手中持有的萬通控股200,320,244股股份。

協議解除完成後,嘉華控股的持股比例為85.2435%。而此次股權變動是否與萬通地產向新能源電池行業轉型有關,暫時不得而知。

萬通地產土地儲備嚴重不足

據華夏時報報道,根據萬通地產2017年年報顯示,其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32.95億元,同比增長41.06%,歸屬上市公司的淨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222.87%,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加145.61%。除此之外,萬通地產的負債率由2016年的51.74%降低到2017年的46.12%,非流動負債比2016年減少25.94億元。

看上去這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據萬通地產方面稱,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達到結轉收入時點的項目比2016年同期有所增加。

這主要得益於萬通地產位於杭州的兩個項目,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杭州萬通中心銷售面積4.6萬平米,同在杭州的另一個項目杭州未來科技城銷售面積為11.62萬平米。而所有其他項目加起來的銷售面積只有約5萬平米。

萬通地產的業務分佈在北京、香河、天津、成都、杭州這幾個城市,2017年天津區域營業收入大減,僅為2.52億元,其他幾個區域營業收入均有提升,其中杭州所在的華東區域營業收入達到4.58億元,超越天津和川渝地區,成為對營業收入貢獻僅次於北京的區域。

不過,由於近兩年較少拿地,萬通地產正面臨土地儲備嚴重不足的窘境。其最後一次大規模拿地還要追溯到2013年,當年萬通地產新增三塊土地儲備,分別為杭州良渚項目,規劃面積為8.3 萬平米;天津生態城19號地,規劃面積為10.4萬平米;北京懷柔楊家園項目,規劃面積為10.3 萬平米。2014年萬通地產新增一塊土地儲備,為杭州未來科技城項目,佔地面積為6.34萬平米。公司可出租權益面積7.35萬平米,租金收入1.78億元。

此後,萬通地產拿地陷入停滯。2015-2017年,萬通地產持有待開發的土地面積分別為56、56.85、29.28萬平米,呈減少趨勢。

與此同時,截止到2017年底,萬通地產已開發的項目大部分已銷售,其中天津地區的萬通華府、萬通新城國際、萬通生態城新新家園、萬通上游國際、萬通上北新新家園等項目早在2015年便處於尾盤狀態。除此之外,成都、北京的大部分項目也處於尾盤狀態。2017年貢獻較大的杭州兩個項目只剩下6.58萬平米的可供出售面積。

項目可銷售面積減少,土地儲備卻沒有增加,對於萬通地產2018年的業績將會造成較大影響。

2018年第一季度,萬通地產營業收入為3.96億元,同比降低4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19.96萬元,同比降低89.15%。對此,萬通地產歸結於公司所屬子公司本期達到結轉收入時點的項目比上年同期有所減少所致。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只有天津萬通金府國際、杭州萬通中心、杭州時尚公館這三個項目實現了簽約。

另外,萬通地產上海項目貸款2018年到期,致使其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到24.4億元,同比增長6001%,這將使其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萬通地產欲32億控股星恆電源

據證券日報報道,7月29日,萬通地產公告稱,擬以31.7億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星恆電源78.284%股權,佈局新能源電池行業。

其中,泉州市啟源納川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出讓其持有的目標公司64.897%股權,蘇州晟邁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出讓其持有的目標公司 6.720%股權,陳志江出讓其持有的目標公司 6.667%股權。

公告顯示,星恆電源成立於2003年,主營業務為動力鋰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瞄準新能源汽車和輕型車市場。萬通地產稱,本次交易是對公司發展戰略的踐行。本次交易完成後,星恆電源將納入萬通地產合併財務報表範圍,萬通地產將增加新能源電池業務。

事實上,萬通地產此前並無新能源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目前,萬通地產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銷售與商業物業運營、房地產金融等多個業務板塊。其中房地產銷售業務為其主要營收來源,2017年營收30.44億元,佔其總營收的92.41%。

此次交易作價31.7億元,幾乎等於萬通地產過去一年的收入,2017年,萬通地產總營收為32.94億元,同比增長41.05%。而今年一季度已現頹勢,營收3.9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19萬元,同比減少 89.15%。

此次交易以現金收購,而事實上,萬通地產目前已經出現資金緊張跡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萬通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207萬元。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已經達到24.41億元。而目前萬通地產控股股東嘉華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5.66%股份已經100%質押,第二大股東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0.30%股份已經質押22.04%。嘉華東方和萬通控股為同一實際控制人王憶會。

標的估值一年增加10億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萬通地產此次併購也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監管機構對於本次交易的合規性、是否存在無法控制標的公司風險、標的資產的估值是否過高、財務數據是否合理等方面進行了問詢。

星恆電源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估值增加迅速。聯想控股轉讓時,星恆電源估值為28億元;納川股份收購時,根據其收購價格,星恆電源實際交易估值為30.26億元;此次萬通地產收購,星恆電源交易估值已經到達40.5億元。

而且,上交所還注意到,星恆電源淨利潤增幅和營收增幅不匹配。公司去年淨利潤2.02億元,同比增加94%,營業收入14.36億元,同比增加41%。但是星恆電源去年毛利率為26%,同比增幅不大。淨利潤和營收的財務數據嚴重不配比。

此外,上交所還發現,萬通地產近兩年土地儲備增長停滯,房地產業務開始收縮。本次交易後,標的資產將被整合進入上市公司,未來會對公司主營業務及業績構成產生重大影響。萬通地產是否擬轉型鋰電池行業,是否計劃逐漸剝離地產業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標的業績財務數據嚴重不匹配 估值大幅增加但無業績承諾

7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關於對北京萬通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有關事項的問詢函》,問詢函包括九大問題。

上交所對標的公司業績情況提出了問詢,指出:星恆電源2017年淨利潤2.02億元,較上一年度增加94%,營業收入14.36億元,較上一年度增加41%,同時,2017年毛利率為26%,較上一年度增幅不大,上述財務數據嚴重不配比。請公司披露標的公司兩年一期:(1)主營產品的銷售收入、成本及毛利率情況;(2)前十大客戶名稱、銷售收入金額及佔比,前十大供應商名稱、採購金額及佔比;(3)應收賬款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及回款情況;(4)三費金額;(5)結合上述財務指標,說明標的資產淨利潤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上交所對於這次收購金額的評估也提出了異議問詢。2017年9月,前次收購時標的公司“星恆電源”100%股權估值為30.26億元,本次估值為40.5億元,明顯高於前次估值。請公司充分說明標的公司估值大幅增加的原因和合理性。

前次收購時,經營團隊承諾三年利潤不低於9億元。本次估值明顯高於前次估值,且需支付大額現金,但交易對方及經營團隊均未提供業績承諾。請公司說明未提供業績承諾的原因及合理性,並充分揭示重大投資風險。

收購標的毛利率滑坡

8月15日晚,萬通地產披露了上交所關於公司收購星恆電源股權事項問詢函的回覆。公告顯示,星恆電源2016年至2018年1-6月毛利率分別為24.62%、26.10%、16.86%,其中,輕型車和新能源汽車毛利率分別為21.64%和-5.46%,均較上一年出現下滑。

万通地产三度转型邯郸学步 32亿收购标的毛利率滑坡

2018年1-6月輕型車業務的毛利率下滑4.89%,其中主要因輕型車海外業務的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從2017年的39.73%下降到2018年的29.84%,主要原因為:

原材料成本上漲:輕型車海外業務中部分產品通過外購18650電芯組裝,主要以2.2Ah 和2.9Ah兩種電芯為主,其中2.2Ah電芯採購價格於2017年8月上漲3.8%,又於2018年 1 月上漲了17%,2.9Ah 電芯2018年採購價格較2017年上漲約3%,導致輕型車海外業務毛利率下降。

標的公司海外業務以美元結算為主,2018年1-5月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較2017年整體處於低位,使得公司2018年1-6 月海外收入結算匯率低於 2017年整體水平,故導致輕型車海外業務毛利率下降。外購電芯提價和匯率波動是 2018年1-6月輕型車業務毛利率較2017年下滑4.89%的主要影響因素。2018年5月後,美元兌換人民幣逐步顯著升值,標的公司海外銷售業務結算匯率呈現較大升幅,促進 2018 年下半年輕型車業務毛利率呈逐步回升趨勢。

新能源汽車業務毛利下滑方面,26148VDA新品電池產線於2018年1月開始正式試產,到2018 年4月達到設計產能指標,截止2018年6月底,基本達到預期生產指標。

2018年1-6月,新產線月投產數量從2.66萬支提升到58.2萬支,合格率逐漸提升至6月的 97.89%,製程損耗也逐步降低至6月的11.14%,但還未達成設計指標。因試產過程中相關指標未達設計目標產生額外試產成本,導致2018年上半年毛利為負。目前,該生產線已處於達產階段,各項指標正在穩步提升,已基本達成設計指標,下半年產品毛利率將有快速明顯提升。

2018年2月發佈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2018年新補貼標準的實施時間為: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 號)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標的公司在過渡期對銷售電池組產品,採取了降價促銷;2018年6月下旬,新能源汽車推廣財政補貼政策正式實施,標的公司電池組產品符合新的補貼標準,產品降價壓力相應減輕,毛利率水平亦將快速提升至合理水平。

2018年1-6月,新品電池產線試運行和新能源汽車推廣財政補貼政策過渡期不利影響是標的公司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車毛利率較2017年下降約30%的主要原因。

標的公司產品面臨替代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雖然看起來星恆電源業績大增,但在按32億元收購78.284%的股權計算,星恆電源整體估值已高達40.50億元。即便按後者2017年業績大幅增長後的業績計算,對應PE也已超過20倍。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司併購給出的代價高企,而且,公司進入新能源電池業務的時點未見得是一個好時機,勝負難料。”7月30日,深圳一傢俬募機構負責人認為,“不可否認,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一方面,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也不斷吸引新進入者通過直接投資、產業轉型或收購兼併等方式參與競爭;另一方面,現有動力電池及其材料企業亦紛紛擴充產能。”

目前,全球動力電池即將迎來二次產能週期。不同於以往的是,本輪投資主體將以CATL、BYD等本土龍頭企業以及LG、三星、大眾和寶馬等海外重量級企業為主,對產品性能和質量也更加重視。

相比之下,星恆電源鋰離子電池所採用的技術路線為錳系(LMO+NCM),主要產品為錳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面臨替代風險。

7月30日盤後,前海崢嶸投資總經理李劍輝稱:“雖然磷酸鐵鋰電池好於錳酸鋰電池,不過兩者的弱項都是能量密度已經到了極限。現在產業趨勢已經是三元高鎳電池,能量密度高,單位帶電量成本下降,同樣帶電量重量比磷酸鐵鋰和錳酸鋰電池更輕,續航里程更遠。”

同日,海富通基金研究員戴卡娜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鋰電池技術革新過程中,主要圍繞能量密度的提升下功夫。

“錳酸鋰電池相比碳酸鋰電池產品,單體的能量密度較低,技術相對較為落後。碳酸鋰電池是目前的主流技術。磷酸鐵鋰技術的成本低,但是能量密度的提升較差,比較常用於大巴車電池。”戴卡娜稱,“而高鎳三元性能優勢顯著,將逐步替代磷酸鐵鋰和普通三元,預計大規模應用將到明年。”

產能過剩關口“前車”進退兩難

據藍鯨財經報道,年來,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嚴格限購、以租代售、棚改政策等,極大影響著地產商的發展路徑,轉型升級成其必須。而在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目前國內製造業的當紅產業和投資風口,這塊大蛋糕讓處在轉型升級需求中、攜帶鉅額資金和資源的地產商“興味十足”。

資本的湧入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使其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傾向,而該傾向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電池產銷情況中表現最為明顯。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2017年6月底,國內已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各類車企已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售77.7萬輛 ,同比增長53.3%;2018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或將超過100萬輛。上述數據明顯高於2020年產銷新能源汽車200萬輛的目標。

在動力電池生產中,昔日電池巨頭深圳沃特瑪,及萬達參股的珠海銀隆近日陷入困境或可成為行業發展的“前車之鑑”。

補貼退坡雪上加霜 萬通地產接盤豪賭前景難料

據新浪財經報道,星恆電源走的並非業內主流技術路線,僅有的一部分三元電池產品主要的應用對象也不是乘用車和客車,而是佔新能源車市場份額較小的物流車。在這個相對“小眾”的市場中,電動物流車受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卻一點不小。

根據新政,新能源物流車補貼標準區分了電池容量區間,其中30度電的車型享受度電補貼850元,30-50度的車型750元,50度電以上享受650元,同時,中央財政單車補貼上限從15萬元大降至10萬元。根據新舊補貼政策差異推算,新政實施後的補貼標準將同比減少約40%。

據統計,以40度電的新能源物流車為例,國家補貼3.3萬元,地補按1:0.5的標準,補貼1.65萬元,國補與地補合計4.95萬元,相比2017年少3.6萬元,降幅為42%。

除此之外,與乘用車等其他車型不同,電動物流車要拿到補貼,也並非購車就行。根據新政,電動物流車要實際行駛滿2萬公里以後,才能有資格申請補貼。

在公司的技術路線、客戶群體、補貼政策和產業方向等因素均存在較大不確定的情況下,目前賬上28億貨幣資金的萬通地產花31億現金接盤星恆電源,不可謂不是豪賭。

巨資現金收購考驗萬通地產資金鍊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31.7億元的交易價款對萬通地產而言,相當於其一年的營業收入。2017年,萬通地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元,淨利潤3.56億元。

最新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萬通地產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77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22.71億元,同比增長 137.08%;利潤總額為4.7億元,同比增長 336.22%;淨利潤為 3.89 億元,同比增長655.19%;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 3.2 億元,同比增長 525.6%。半年報解釋稱,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屬子公司本期達到結轉收入時點的項目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公告顯示,萬通地產收購星恆電源78.284%股權所需31.7億元需為現金。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半年報披露,萬通地產經營性現金流為2.23億元,貨幣資金為28.16億元,合計現金流為-2146.79萬元,流動負債合計46.5億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營業收入低會影響其收購,可能會比較依賴和銀行等機構的金融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9日,萬通地產公司出質人股票質押數量合計12.19億股,佔總股本比例合計達到59.33%。而2018年3月12日起,股票質押回購新規開始實施,規定單隻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50%。

高比例質押或會帶來平倉風險。6月下旬,萬通地產因股票價格波動,其控股股東萬通控股已有兩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出現補充質押需求,萬通控股連續兩天向交易對手方補充質押流通股。萬通地產表示後續如出現平倉風險,萬通控股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補充質押、補充現金等措施應對。

年內房企投資新能源汽車逾百億 地產商能否玩轉造車?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以來,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規模已超過100億元。近日,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揭牌儀式舉行。恆大集團副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出臺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發展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

7月30日,萬通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星恆電源股份有限公司78.284%股權。

兆新股份7月18日發佈公告表示,深圳寶信從7月11日至17日累計增持公司股份9412.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舉牌資金超過3億元。此前,深圳寶信未持有該公司股份。

此外,華夏幸福、碧桂園、冠城大通、大名城等房企都已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據統計,今年以來,房企“造車”涉及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目前,地產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目的仍然還是圍繞房地產開發。房企對土地有較大的訴求,通過對汽車產業鏈的摸索轉向多功能用地,從而進行產品多元化開發。從盈利預期、資產規模的角度,外行想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獲得短期回報的可能性很小。

有房企人士分析認為,從經驗上來看,房企轉型失敗案例中被動轉型較多,企業往往在原來主業景氣度有所下滑之後開始向多元化尋求幫助,但這面臨轉向非主業沒有協同效應,短期難有成效,還需長期深耕。

嚴躍進則認為,從多元化投資的角度看,汽車行業作為未來較大宗的消費品,本身產業升級和更新的力度大,類似投資和國家發展戰略吻合。從社會資本鼓勵開發商轉型的角度,市場中有很多機會。汽車板塊將是未來市場消費的熱點轉型,也是後續此類企業尋找新業績成長點的重要體現。

万通地产三度转型邯郸学步 32亿收购标的毛利率滑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