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音樂平台一片繁榮 騰訊系網易阿里一超多強

根據《2017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發展報告》多數平臺廣告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部分網絡音樂平臺廣告收益達到90%。

多元化變現是未來在線音樂平臺重點發力點,2016年數字專輯銷售增長迅速,QQ音樂銷售數字專輯/單曲超過2000萬張,金額突破2億,網易雲音樂銷售數字/單曲突破千萬張。

而對比國外音樂流媒體市場,2017年,Spotify營業收入為40.9億歐元(約人民幣310億),MAU1.57億,7100萬付費用戶,付費滲透率45.22%;

數字音樂平臺一片繁榮 騰訊系網易阿里一超多強

從競爭格局上看:騰訊音樂旗下三大平臺處在領先位置,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全球音樂報告》顯示,騰訊音樂佔據國內了超過70%的流媒體市場份額。

從各平臺MAU上看:騰訊音樂旗下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處於第一梯隊,2018年5月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月活躍用戶數為2.28億、1.95億、1.07億,同比增長分別為1.12%、4.56%、8.97%;

其次為網易雲音樂、咪咕音樂、蝦米音樂月活用戶數分別為0.68億、0.18億、0.13億,同比增長22.71%、18.52%、-1.49%;其中網易雲音樂和咪咕音樂、酷我音樂MAU增速最快。

從用戶粘性上看: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處於第一梯隊,蝦米音樂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最長達到35分鐘左右,月人均單日使用次數上看QQ音樂使用次數最多達到12次左右。

我國在線音樂行業的快速發展造就了音樂版權市場的繁榮,政策上加大力度打擊盜版音樂,推動我國數字音樂的正版化之路。

版權合作趨勢明顯,共享環境下挖掘全新增長空間

數字音樂平臺一片繁榮 騰訊系網易阿里一超多強

騰訊音樂先後獲得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索尼、華納、環球版權;阿里音樂獲得華研、寰亞等版權;太合音樂獲得滾石、海蝶、大石等版權。

數字音樂平臺一片繁榮 騰訊系網易阿里一超多強

 2017年10月,國家版權局要求幾大在線音樂平臺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採購獨家版權;而後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和阿里音樂先後進行了轉授權。

隨著版權市場發展走向正版化、共享化,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百度音樂等主要平臺開始進行差異化、個性化的網絡版權佈局;涉足音樂原創,通過培育原創音樂人,參與音樂節目製作等方式培育自有版權。

音樂版權市場進一步整合,“一超多強”格局凸顯

2016年5月,阿里音樂集團推出第一個粉絲娛樂交互平臺阿里星球;

2016年7月,騰訊旗下QQ音樂與控股酷狗、酷我的中國音樂集團宣佈合併,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2016年10月,百度音樂併入太合音樂近一年後,首次明確“三步走”發展戰略;網易雲音樂也在2016年憑藉其評論風格和社交屬性突破2億用戶。

至此,騰訊音樂擁有酷我、酷狗、QQ音樂三大平臺以及環球、索尼和華納三大音樂公司的獨家版權,成為絕對巨頭;而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分別以“社交”和“原創”為特色,躋身行業前列。

數字音樂平臺一片繁榮 騰訊系網易阿里一超多強

頭部內容版權帶動大部分消費,剩餘1%版權價值不可忽視

2016年,騰訊音樂通過強強聯合壟斷上游資源優勢,合計控制中國約42%音樂詞曲版權授權及50%以上的音樂錄製版權授權。

根據藝恩數據僅QQ音樂2016年版權數量就達到1500萬首,因此剩餘未授權的1%音樂版權數量在15萬首以上。

根據BuzzAngle發佈的《美國2017年度音樂消費報告》,按照洛倫茨曲線測算以單曲發行數據為例,前500首單曲的銷量佔總銷量的24.1%,前500位的專輯可以佔到33.8%的市場份額。

音、視頻流媒體會使頭部效應有所減弱,前500首單曲銷量佔總銷量的15%左右,前5000首單曲銷量佔比達到40%。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國內在線音樂平臺,因此剩餘1%的音樂版權對於平臺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