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以“互联网+教育”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以“互联网+教育”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紧密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持续提高管理、服务与教学信息化的水平。学校以互联网+教育为突破口,建立校级统一云计算平台,组建“锦城”云计算中心,统一规划部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学实验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育探索等教育教学实践,实现新旧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更迭、提升,探索未来教与学关系的进一步演化,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一、建立校级统一云计算平台,组建“锦城”云计算中心

利用学校现有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千兆网改造基础上,学校统一招标建设“锦城”云计算平台,整合统一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和统一的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在学校网管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基础上,组建《“锦城”云计算中心》,负责云计算资源共享、分配和管理。通过云计算中心根据各二级学院教学、实验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分配云计算资源和一定数量云桌面,逐步取代现有 PC 电脑。同时尽快实现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化孤岛的整合,成为统一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大数据分析依据。争取改造和平大楼网络为千兆网,将学校的综合信息管理纳入“锦城”云计算平台,用云桌面,逐步取代各部门办公的 PC 电脑。

二、统一规划部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学实验资源

一是云计算中心根据各学院学科建设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教学实验的需求,与云计算中心同步规划引进;二是在“锦城”共享云计算平台上,部署分配各学院学科专业所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验教学资源;三是在学校统一共享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上,推动落实各学院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战略;四是从 2018 年秋季学期开始,按复合化人才培养战略,针对全校大一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进行改革试点:计算机学院 6 名教师组成团队,暑期编写《互联网+新技术概论》讲义(涉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AR、虚拟现实 VR、区块链技术等),取代陈旧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从 2018 年秋季学期开始教学试点,再推广到全校。

三、开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育探索

一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条件,持续优化教学改革,打造更具特色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锦城”新课堂。1.探索网上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线下教师的有效管控更好结合方式;2.建立更多线上、课堂上、课后数据自动和手动的采集途径;3.建立学生更加便捷的每节课后的教学效果微评价反馈机制,方便及时改进教学,监控效果。

二是打造具有“锦城”模式的人才智能评测系统。1.归整“锦城”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经验,组织专家组提取特征模型;2.学校整合打通各类系统学生数据入口,学校统一管理数据,各学院按需使用,各显神通;3.建立学生智能评测系统,实时完成异常学生预警,优秀学生预测,特长学生发掘,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依据。

三是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人工智能精准教学系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