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處暑,這裡的處意味著“終止”,它表示夏天的暑熱即將終止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一般是每年的8月23日或者24日。

處暑: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在其專著《24節氣誦讀古詩詞》中,北京赫德雙語學校小學部校長常麗華老師介紹,在古代黃河地區,處暑有三種較明顯的物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意思說,從這天起,老鷹開始捕鳥祭天,草木將開始凋零,穀物即將成熟。

在獄詠蟬(唐·駱賓王)

五言律詩,押侵韻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始聞秋風(唐·劉禹錫)

七言律詩,押灰韻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處暑: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唐·元稹)

五言律詩,押侵韻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秋日登樓(宋·朱淑真)

七言絕句,押青韻

梧影蕭疏弄晚晴,

殘蟬悽楚不堪聽。

樓高望極秋山去,

溢眼重重疊疊青。

處暑: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長江二首 其二(宋·蘇泂)

五言律詩,押侵韻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上東華詠蟬(明·伍堣)

五言律詩,押侵韻

蟬若與山深,深山不可尋。

鳴雖應以候,聽亦豈無心?

日暮林中送,人間枕上吟。

豈惟處暑至,對此自沉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